2010年工业设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
专业:工业设计
考试科目名称:综合课 考试科目代码: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所学过的每一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具有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式内容
工业设计概论专题、平面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金属工艺学、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工业设计方法、工业设计与工业美术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 工业设计概论专题部分
a.设计的产生与发展:工业革命的积极意义;工业化的尴尬与人性呼唤;制造技术与人类需求的多次整合。
b.工业设计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工业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各门类知识对设计的作用和意义;知识体系与知识创新。
c.工业设计活动:工业设计的构成与范畴;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活动宗旨。
2) 平面与色彩构成部分
a.平面构成:形态的基本理论;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平面构成的形式。
b.色彩构成:色彩的属性;色彩的表示法;色彩的混合规律;色彩的设计方法;色彩构成原则。
3) 立体构成部分
立体构成形态与形式的基本因素;掌握体的组合规律;体会体积和量感,认识所用材质的特性;通过对基本结构的感受,理解体与空间的关联性及立体形态的表现方法。具体包括:立体构成形态与形式的基本因素;立体构成形态与形式的基本因素;立体设计的材质因素;立体形态设计的技术加工;立体设计的表现方法与操作程序。
4) 金属工艺学部分
a.铸造: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型砂、芯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及其组成。铸型(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模样和铸件间的差别。型芯的作用、结构及制造方法。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特点、应用。三箱、刮板等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机器造型的特点及造型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浇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熔炼设备及浇注工艺。铸件的落砂和清理,常见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特种铸造的特点和应用。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成形方法(注塑成形方法的设备、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b.塑性加工:塑性加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坯料加热的目的和方法、常见加热缺陷、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锻造加热炉大致结构和操作、锻件冷却的方法。自由锻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自由锻基本工序的特点。轴类和盘套类锻件自由锻工艺过程。胎膜锻的工艺特点和胎膜结构。冲压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冲压基本工序和冲模结构。常见锻造和冲压缺陷及其产生原因。数控冲压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数控冲压的编程方法及数控冲床的操作。
c.焊接:焊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焊条电弧焊机的种类、结构、性能及使用。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酸性和碱性焊条的性能特点。结构钢焊条的牌号及其含义。常用焊接接头型式和坡口型式,不同空间位置的焊接特点。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气焊设备的组成及作用、气焊火焰的种类和应用、焊丝与焊剂的作用。氧气切割原理、过程及金属气割条件。其它常用焊接方法(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钎焊等)的特点和应用。熔焊的常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d.碳钢的热处理及性能分析:热处理的基本操作过程。碳钢热处理后的性能特点。硬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e.车工: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熟悉车床、车刀、量具和主要附件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车削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工一般轴类和盘套类零件的基本工艺过程。
f.铣工:铣削加工的基本方法,铣床主要附件的大致结构与使用方法。
g.刨工:刨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刨床、刨刀的使用方法。刨削加工平面和沟槽的基本工艺过程。
h.磨工:磨削的基本加工方法和磨削特点。外圆磨床和平面磨床,磨削外圆、锥面及平面。液压传动的概念。
j.钳工:钳工工作在机械制造及设备维修中的作用。钳工主要工作(锯、锉、钻、攻螺纹、套螺纹、划线)的基本操作及所用的工、夹、量具。钻、扩、铰、刮削和研磨等方法。机器部件装配和拆卸方法。
k.检测:测量中常用量具和工具,并掌握其使用方法。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圆跳动等形位公差的含义及其误差的测量方法。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其测量方法。
l.数控车: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m.数控铣: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n.数控线切割:数控线切割机床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数控线切割的编程方法和格式。计算机辅助加工的概念和加工过程。
o.特种加工: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的工作原理、加工特点和应用。激光雕刻机的工作原理、加工特点和应用,上述两种特种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5) 产品设计部分
a.产品形态设计的规则与思维方法:创意规则;思维方法;形态改良与形态创新;比例感觉与分割。
b.产品形态设计的平面表现;方案草图的表现;手绘效果图的表现;三视图的表现。
c.产品形态设计的立体表现;材料的选择;成形方法;表面工艺。
d.薄板件的结构设计:薄板件的设计规则;联接方法。
e.注塑制品的结构设计:塑料件结构设计准则;注塑成型塑料制件的组装。
f.设计准备;设计定位;概念分析;形态语义。
6) 人机工程学部分
a.人体基本数据测量与分析;人体感知能力分析;
b.人的心理及功效研究;人的生物力学与生物化学研究;
c.作业安全的研究及预防;作业环境的分析;
d.显示装置设计;操纵装置设计;工作座椅设计;手握式工具设计;作业岗位及作业空间设计;安全装置与安全界面设计;人机系统设计。
7) 材料与工艺部分
a.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材料分类;材料特性的评价;材料的固有特性;材料的工艺特性;
b.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材料感觉特性的概念;质感设计;材料的抽象表达;材料的美感;
c.金属材料及成型加工工艺:金属材料基本知识;钢材、铝材、铜材;金属成型工艺。
d.塑料及成型加工工艺:高分子材料基本知识;塑料的分类、性能、用途;塑料的成型加工工艺;增强塑料。
e.玻璃、陶瓷、木材:玻璃、陶瓷、石材的性能、用途及其成型工艺。
f.电镀工艺:电镀概述、常用金属表面装饰电镀、塑料电镀。
g.金属的氧化与着色工艺:铅及其合金的氧化与着色处理、钢铁的氧化及磷化处理、铜及其合金的氧化处理。
8) 工业设计方法部分
a.设计科学概论:广义设计;设计研究的领域;现代设计方法;设计理性的特点与思考;工业产品的功能。
b.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技法:创造性思维;创造法则;创造技法。
c.功能论设计思想及方法:设计过程;功能论设计思想;功能分析;方案分析;功能价值分析。
d.系统论设计思想及方法:系统的概念;系统论设计思想与方法;系统分析。
e.商品化设计思想及方法:商品化设计思想;设计与营销策略;设计与产品定位;设计与生产计划;设计与研究开发。
f.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观念;人性化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g.设计调查的方法:设计调查;调查的方法和步骤;调查技术;预测方法。
h.设计方法:设计计划的制定;设计与标准化;设计与法规。
9) 工业设计与工艺美术史部分
a.工业设计前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状况;
b.工业革命;
c.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d.新艺术运动;
e.工业设计初期的研究领域;
f.装饰艺术运动;
g.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萌起
h.包豪斯;
i.工业设计的兴起;
j.工业设计职业化和设计理论的发展;
k.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l.非理性主义设计的兴起与风格的多元化。
1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
a.绪论:制造与制造技术,制造系统,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地位,课程的内容、特点与学习方法。
b.机械制造工艺方法与工艺过程,切削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中的机床、刀具、夹具方面的术语、基本定义及基础知识,零件结构工艺性。
c.切削原理:切削过程,切削力,切削热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破损与使用寿命,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与切削液、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刀具合理几何角度的选择,磨削运动、特点、砂轮性能参数及选择。
e.机械加工质量及控制: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机械加工过程中振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f.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工序公差的确定,工艺尺寸链,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工艺过程经济性分析与工艺过程优化的概念。
g.机器的装配工艺: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装配工艺规程设计,装配精度及装配尺寸链,互换装配法与修配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与调整装配法及机器自动装配的概念。
三、参考书目
1.刘国余,产品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9
2.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3.丁玉兰,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张锡,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张世昌、李旦、高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柳冠中主编《工业设计学概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
8.林建群,《造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吴士元编著,色彩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