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随着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我院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由原“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学科”和“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于 1998 年合并而成的。“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学科”是 1992 年被批准建立的硕士点, 1990 年被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博士点。“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 是 1981 年被批准建立的硕士点, 1983 年被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批流体传动及控制博士点。合并后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在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以队伍规模大、研究方向全和学术水平高的优势在全国同类 2 级学科中名列第一。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目前是国家重点学科,“ 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首批国家长江学者计划可聘请特聘教授的学科,并设有机械工 程 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由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流体控制及自动化系、机器人研究所和现代生产技术中心组成,目前具有优良的教学环境和科研条件,设有国家“ 863 ”智能机器人网点开放实验室和国家“ 863 ” CIMS 培训中心等一些高水平的实验室。学科现有一支以工程院院士 蔡鹤皋 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业务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目前有院士 1 人,教授(含研究员) 29 人,其中博导 20 人(其中境外兼职 2 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 49 人。目前硕士招生规模 230 人,博士招生规模 60 人。截至 2005 年已累计授予硕士学位 670 人,博士学位 223 人。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 )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自主控制技术、压电和超声驱动与控制技术、运动模拟器结构优化技术和机电系统动力学研究等。( 2 )仿真与试验系统,包括仿真与试验系统集成设计理论研究、快速控制系统原型理论与应用、空间飞行器地面仿真技术、虚拟装配技术及其关键元器件的研究、飞行仿真试验系统设计理论及试验设备研究和全物理仿真试验系统的研究等。( 3 )流体控制及自动化,包括电液伺服系统的计算机控制、新型气动元件及气动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液压控制系统、新型流体伺服元件及系统研究、变粘度流体流动特性理论及应用、静液驱动理论研究和水压元件研究等。( 4 )传感与测控技术,包括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机器人传感器与环境感知理论研究、多传感器系统集成及控制技术、纳米尺度几何量测量技术、汽车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和过程生产中的传感与测控技术等。( 5 )机器人技术,包括智能机器人、微驱动与微操作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先进机器人机构与控制技术、医疗辅助机器人、仿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研究、机器人柔性臂研究、空间机器人、基于互联网机器人遥操作及临场感技术、自重构模块化机器人和智能机构与仿生机器人等。( 6 )先进制造技术,包括数字化快速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和智能机构设计与制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