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沿革
方剂学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科创建于1959年,1993年被批准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招收培养了中国第一位中医学博士后;2004年本学科课程《方剂学》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4年本教研室所属“方药分析实验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6月再次通过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2007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二、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段富津教授,男,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国家级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奠基人。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新药评审委员,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及《方剂学》主编,“十五”、“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主审,全国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主编。主要科研方向为方剂的配伍与疗效客观化。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草枣汤的作用机理及配伍特点研究;省级科技项目——天麻钩藤饮降压机制的研究、益气养阴法治疗消渴病的配伍研究、疏风凉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拆方研究等10余项课题,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教育厅及中医药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现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段富津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黑龙江省计划项目-天麻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现已完成“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段富津专辑的编写工作;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冠心康胶囊的研制。
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李冀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是我国第一位中医学博士后。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级重点学科--方剂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首批特聘教授。现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5名,已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49名。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劳动模范及全国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黑龙江省第二批名中医”、“省卫生系统跨世纪拔尖人才”。教学工作方面,首次提出中医方剂学“多维博约,因方施教”教学模式, 2001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其所主讲的《方剂学》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担任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方剂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五年制规划教材”《方剂学》主编、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对外教育规划教材《方剂学》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案例教材《方剂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五年制规划教材”《方剂学》副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精编教材《方剂学》副主编。发表论文125篇,著作20余部。主要科研方向为方剂的配伍与疗效客观化,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项目1项,省攻关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主持或参与省教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市科委项目20余项。先后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
学科学术带头人康广盛,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剂学教研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顾问,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国家自学考试《方剂学(二)》命审题专家,中华名医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黑龙江分会理事,黑龙江省医疗新产品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科学中国人》专家委员会专家,香港国际传统医学会客座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现承担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中医局课题1项,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2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 项。培养硕士25名,博士9名。主编有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复习应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丛书《方剂学》;副主编教材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方剂学》及其配套教学辅导用书《方剂学(一)自学辅导》、《方剂学(一)同步练习册》,全国协编中药专业用教材《方剂学》,全国中医院校各科课程习题集《方剂学·习题集》。是全国统编教材《方剂学》三版、四版的编委,新世纪七年制规划教材《方剂学》编委。主编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26篇。
三、学科梯队
姓 名 年龄 毕业学校 学位 职称 全国学会职务
段富津 77岁 黑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 教授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顾问
李 冀 47岁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 教授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
康广盛 67岁 黑龙江中医学院 教授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专业委员会常委、顾问
高权国 59岁 黑龙江中医学院 教授
张洪昌 54岁 黑龙江中医学院 教授
肖洪彬 50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 教授
梁 华 42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 教授
陈宝忠 36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 副教授
孙丽英 41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 副研究员
李胜志 33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 副教授
高长玉 36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 副教授
赵雪莹 29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 讲师
于秀春 49岁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学科共有13名教师,其中教授7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0名,资料员1名,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学会副主任1人、常委2人,副秘书长1人。学科成员中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新药审评专家2人,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1人,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2人,国家中医药类别医师考试命审题专家1人、国家自学考试命审题专家2人,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3人,黑龙江省特聘教授1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人,黑龙江省名老中医1人,黑龙江省名中医1人,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黑龙江省新药评审专家2人,黑龙江省医疗新产品评审专家1人。
四、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有4个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①方剂配伍规律与临床研究:通过古今大量方剂的组方原理分析,掌握方剂的配伍规律,并通过临床验证,使方剂的配伍达到规范化。②方剂疗效客观化及作用机理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实验药理学和实验治疗学等方法,从客观的整体及器官水平确定其主要药效。从微观的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来阐明方剂功效的作用机理。③方剂配伍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采用现代的分离、分析技术,特别是多维、多模式的现代检测手段,阐明方剂中的物质组成、结构等,是方剂现代化的关键。④方剂的文献及理论研究:方剂的历史悠久,文献繁多,蕴藏着丰富的理论与实用价值,文献整理与研究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重要环节。
五、人才培养
学科已培养出中国首位中医学博士后,招收培养博士86名,硕士126名,毕业的博士中有18人分别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
六、科研成果
学科总结多年教学法研究及教学改革成果,创建“中医方剂学多维博约,因方施教教学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及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3项。现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各类科研课题23项,已完成各级科研课题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5年来,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研制新药8种。
七、教材建设及出版学术著作
学科先后参加了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方剂学》三版、四版、五版的编写工作。自1992年承担主编首批国家规划教材《方剂学》及与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方剂学》、《方剂学学习指导》及《方剂学·习题集》等。相继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方剂学》及与其配套的《方剂学自学辅导》、《方剂学同步练习册》。2004年学科承担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方剂学》工作,该书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已在七年制教学中应用。同时,学科还承担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五年制规划教材《方剂学》副主编,以及全国高等教育中药、药学专业系列教材《方剂学》主审工作。2005年又主编国家中医药对外教育系列教材《方剂学》。2006年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方剂学》及《方剂学·习题集》。学科主编教材还有: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复习应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丛书《方剂学》;本科辅助教材《中医必备歌赋》;研究生辅助教材《中医名方临床应用》、《复方药理学》、《中成药药理与临床》等。
八、实验室、资料室建设
学科有400平方米的实验室,有1名专职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有近300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学科有古今方剂学资料比较齐全的资料室,并有专职资料员负责管理,订有较齐全的70余种中医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