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延革:
财政学专业隶属于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创建于1951年,1958年设立本科专业,1998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主要研究方向:
财政学专业主要研究财政分配和政策,其中涉及财政理论、税收理论、财政、税收政策、国家税收制度等,需要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研究内容,我校在财政学专业开设了五个研究方向: 1、财政理论与政策 2、税收理论与实务 3、区域财政管理 4、国有经济与企业财务管理 5、财政投融资管理根据研究方向要求,主要开设了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公共财政制度、财政收支理论与实务研究、国家税收理论与实务研究、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研究、国债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国财政思想史专题研究等课程。旨在培养既有坚实的经济和财政理论基础,又能从事经济、财政科学研究、理财与税务业务工作和高校财政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学术队伍情况:
学术队伍情况从导师情况看,目前我校财政学专业有7名硕士生导师,在7名导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2人。目前,每位导师都有多位助手,协助导师进行研究生教育。 1、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申长平教授后备学术带头人:张爱龙副教授、王妍副教授骨干教师: 赵左丽讲师、贾晓俊硕士 2、税收理论与实务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昝志宏教授后备学术带头人:王仙花副教授、彭月兰副教授骨干教师: 孔翠英硕士、严雅娜硕士 3、区域财政管理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崔满红教授后备学术带头人:张爱文副教授骨干教师: 牛富荣讲师、单顺安硕士 4、国有经济与企业财务管理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李小萍教授后备学术带头人:苗迎春副教授、杨锁柱副教授骨干教师: 梁春贤讲师、四秀珍硕士 5、财政投融资管理研究方向: 学术带头人: 谭建立教授后备学术带头人:杨秀昌副教授、刘扭霞副教授骨干教师: 郭燕飞讲师、赵文生硕士
四、科研及成果情况: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坚持以建立教学科研型财经大学为发展目标,鼓励学院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中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动承担、善于研究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能给财政、税务机关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横向研究课题,鼓励大家关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前沿领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目前已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 据统计,自2001-2003年以来,本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在国内一些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7篇,被CSSCI检索收录的论文10余篇;出版国家级和省级学术著作4部;主持、参与完成课题10余项;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五、研究生培养情况:
培养研究生情况我校的财政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即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财政学专业2001至2003年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2名,目前在校研究生53名。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已培养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201名,尚有33名在读。
六、学科优势与特点:
我校财政学学科是全国财经类院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也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最早培养本科生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经过几代人呕心沥血、与时俱进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可以担负起提高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任务,能够自主地持续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任务;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经济技术问题,为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能够接受高等学校学术骨干进行学术访问或深造,逐步建成具有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开放型、示范型的教学、科学研究先进基地;能够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工作条件等方面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其优势具体表现为:
1、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财政学学科已成为有五个稳定的、研究意义重大的、总体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方向。其中,财政理论与政策、区域财政管理两个研究方向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居国内领先地位;税收理论与实务居于全国先进水平;国有经济与企业财务、财政投融资管理研究方向居于全国比较高的水平,为学科的近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学科梯队结构合理。财政学学科经过长时期的精心培养和教学科研实践锻炼,不仅涌现出一批在国内享有广泛影响的专家学者,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学术带头人,而且形成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梯队,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财政学学科与省内外、国内外的同行及相关学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经常参与国内及国际性的学术活动,是中国财政学会、山西财政学会团体会员。教师们重视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曾多次主持和出席一些重要的国内外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