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学科点是由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力学系与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联合申报。该学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有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具有设备先进,配套合理,能支撑其研究方向的实验室。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能胜任高等学校体育师资、教练员、全民健身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1.运动人体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
(1)运动人体体质工程
(2)运动健身与康复的科学理论与应用
(3)运动生物力学
2.体育教育训练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
(1)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2)运动项目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总学分大于或等于32,小于或等于36。其中学位课学分大于等于21,在学位课程中:学位公共课为9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大于等于12;必修环节学分为5学分。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详见《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有关要求》
四、课程设置
公共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和公共选修课)详见研究生院统一开设课程
专业课程设置:(见下表)
课程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任课教师
|
专
业
基
础
课
|
S47zj01
|
实用体质学
|
60
|
3
|
第一学期
|
任晋军
|
S47zj02
|
体育原理
|
60
|
3
|
第一学期
|
史冬博
|
S47zj03
|
运动训练学
|
60
|
3
|
第二学期
|
任晋军
|
S47zj04
|
生物力学基础
|
60
|
3
|
第一学期
|
陈维毅
|
S47zj05
|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
|
60
|
3
|
第一学期
|
范春燕
|
S47zj06
|
营养与保健
|
60
|
3
|
第二学期
|
范春燕
|
S47zj07
|
体育统计学
|
60
|
3
|
第二学期
|
郭兆霞
|
专
业
课
程
|
S47zj01
|
运动动作要领专题
|
40
|
2
|
第三学期
|
陈维毅
|
S47zj02
|
体育测量方法与评价
|
40
|
2
|
第三学期
|
任晋军
|
S47zj03
|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
120
|
4
|
第一学期
|
任晋军
|
S47zj04
|
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
|
120
|
4
|
第二学期
|
任晋军
|
专
业
选
修
课
|
S47zx01
|
运动心理学
|
40
|
2
|
第三学期
|
郭兆霞
|
S47zx02
|
篮球理论与实践
|
40
|
2
|
第三学期
|
李继海
|
S47zx03
|
田径理论与实践
|
40
|
2
|
第三学期
|
任晋军
|
S47zx04
|
排球理论与实践
|
40
|
2
|
第三学期
|
廖红
|
S47zx05
|
足球理论与实践
|
40
|
2
|
第三学期
|
史冬博
|
S47zj06
|
运动员选材
|
40
|
2
|
第三学期
|
任晋军
|
S47zj07
|
专业英语
|
40
|
2
|
第三学期
|
郭兆霞
|
硕士研究生在第四学期初一个月内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检查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六、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
具体按《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七、发表论文
按太原理工大学在校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