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计算数学专业 代码:0701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计算数学的研究、设计、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具有坚实的计算数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数学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开发的工作能力,并取得有意义的研究或开发成果。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4、身体健康。
本学科所培养的硕士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开拓精神,善于接受新知识,提出新思路,探索新课题,并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能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计算或其它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小波分析及其应用
包括:小波变换理论、多分辨分析、小波分解与重构、小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2、计算几何与工程计算
包括:拓扑几何、数值几何与动态几何理论、网格自动生成方法及应用。
3、智能信息处理
包括:包括:机器学习与知识获取、文本知识挖掘、各种软计算理论与方法的融合等。
三、学制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在规定学制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年。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
硕士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课程28学分,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各1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参见“教学进度表”〕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以1年半为准。
秋季学期与本科第1、2学期相对应;春季学期与本科第3学期相对应。
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见“教学进度表”。
以同等学力入学和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程2门课程:数值代数与逼近、微分方程数值解法。补修课程不计入学分。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培养方式
1、单独培养:指研究生导师起主导作用;
2、联合培养:根据项目要求,导师组联合指导研究生完成项目所规定的任务;
3、学术交流:要求研究生参加一定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班、学术会议以及社会实践等。
(二)培养方法
1、用系统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导师个别指导同研究室、研究所、院集体培养相组合的方法,第一阶段由学院组织开设本专业共同学位课4-8门,第二阶段由导师及研究室开设各研究方向的学位课2-5门,研究生本人任选相近专业课1-3门, 保证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
2、注意培养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用一年半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熟悉所从事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
3、导师和研究室要做到教书育人,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政治学习、时事教育、公益劳动和体育锻炼。
七、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
1.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必修课程必须进行考试,考试可采用开卷或闭卷等形式。考试形式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决定,一经决定,不能随意更改。
2.任何形式的考试需保留相应的文字材料,如试卷等,没有试卷等文字材料的不能承认成绩。
3.评分采用百分制,成绩达到70分以上者,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4.必修课一门不及格,允许重修一次,两门必修课不及格,终止学习。
(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定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年的春季学期末进行。我院按照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标准,根据考核结果对研究生的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学习年限等提出进一步的建议。中期考核的结果,作为是否继续攻读学位和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依据。
中期考核的内容和要求是:
1.思想政治方面要通过综合考察学生的个人思想小结、考核小组的评语、基层党组织的意见等,对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水平作出评定。
2.业务方面应检查各门课程学习情况及考试成绩,并进行学科综合考试。学科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同时考察其科研能力。学科综合考试的方式可以是口试,也可以是口、笔兼试,按合格和不合格两级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组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赞成为合格。
3.身体健康。
八、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教学、科研实践环节。教学、科研实践经考核合格者,分别记1学分。
教学实践:试讲、辅导、领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学年论文(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由学院负责安排、检查和考核。
科研实践:参加导师或导师指定的课题组的科研项目,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由硕士生导师负责安排、检查、指导和考核。
学术活动:在学习期间,应听取本学科或本专业组织的学术讲座3-5次。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情况在本科生、研究生或教师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
九、学位论文工作
(一)论文选题的要求:
学位论文题目应在导师(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拟定,根据导师(组)的要求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应鼓励硕士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
(二)开题报告:
研究生于第二学年的秋季学期末作开题报告,具体内容见《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山西大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由培养单位组织公开进行。
(三)中期检查:
论文工作期间,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论文进行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在一定范围内作论文阶段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要按照《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的规定撰写。
(五)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末进行。有关要求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和《山西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
十、教材及参考书目(含主要期刊文献)
(一) 教材:
1.《抽象代数》,聂灵沼,丁石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泛函分析讲义》,张恭庆,林源渠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函数逼近论方法》,莫国端,刘开第编著,出科学出版社.
4.《数值方法》,关治,陆金甫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5.《Numerical Analysis: Mathematics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Third Edition)》, David Kincaid, Ward Cheney, 2003, 机械工业出版社.
6.《Approximation of Functions》,G.G. Lorentz,Holt, Rinehart and Winstan, Inc. 1966.
(二) 参考书目:
1.《复变函数逼近论(现代数学基础丛书42)》,沈燮昌编著,科学出版社.
2.《科学与工程计算基础》,施妙根, 顾丽珍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数值计算方法》,刘萍,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4.《函数逼近的理论与方法》,徐利治等著,伤害科技出版社,1983.
4.《Numerical Mathematics》,Alfio Quarteroni, Riccardo Sacco, Fausto Saleri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6.
9.《Introduction to Approximation Theory》,E. W. Cheney,McGraw-Hill, NewYork,1966.
10.《Approximation Theory and Metho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1.《An Introduction to Wavelets》,Charles K. Chui, Academic Press, Inc., 1992.
(三)主要期刊:
山西大学学报、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中北大学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太原科技大学学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数学年刊、计算数学系统科学与数学、数学物理学报、运筹学学报、工程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生物数学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控制与决策、自然科学进展、南京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学、科学通报、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Appl Math J Chin Univ、J Math Anal Appl、Nonlinear Anal、Siam J Contr Optim 等SCI期刊。
培养单位负责人: (章)
学位分委员会主席: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