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保证并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保证和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现提出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优化培养结构
我校现有15个硕士点24个学科专业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理学类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理论物理、无机化学、自然地理学,文学类有戏剧戏曲学,经济类有政治经济学,法学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民俗学,管理类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类有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积极为山西省的教育、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近几年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先保证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鼓励留校硕士生考取定向博士生;其次考虑为其他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培养所需的人才,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为此,各硕士点必须对本专业的培养需求作出规划,学校将在此基础上调整培养结构确定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及招生类别。
我校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办单位,承担着为山西省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已在教育管理、 语文教学、数学教学、物理教学、化学教学、生物教学、英语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体育教学、思想政治教学等专业方向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达每年300人。为了探索新型教师的培养模式,我校已向教育部提交了“4+2”教育硕士培养的试验方案,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如果这一方案允许实施,我校的师范教育模式将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同时也对相应专业的师资和教育类师资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在为基础教育培养教育硕士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师资的建设与培养。
二、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严格遴选并实行动态管理
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没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导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自身素质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导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很难想象如果导师自己做的不是前沿工作,甚至导师本身都不知道这个学科的前沿在哪里,怎么可能把学生带到前沿领域。因此,研究生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岗位”,而不是一种“身份”。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必须严格遴选并实行复审制。各硕士点要注重梯队建设,采取积极引进和自我培养等途径建设导师队伍。对于备案的研究生导师要进行定期考核,淘汰不符合条件的导师。对于新聘任的研究生导师要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岗位职责,研习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学位论文标准与指导以及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
三、实行过程管理,保证质量监控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没有监控的培养是无法保证质量的。因此,应该在培养的各个环节实行质量监控。我校的质量监控将从硕士点建设、研究生学的方面和教师教的方面实行质量监控。
对已有硕士点的“标准化”建设是研究生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我校将对已招收过三届研究生的硕士点实行“硕士点合格评估定期自评制”。
研究生教育主要分为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两个阶段。在课程学习结束时,要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成绩进行中期考核,对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审定。随着教育的国际化,研究生外语水平应该有一个较高的标准。我校公共学位课程中的外国语考试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鼓励通过国家外语六级考试。修够课程总学分为合格。对于政治思想表现和课程学习成绩差,明显缺乏科研能力的应终止其研究生学习。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必须严把论文质量关。选题是学位论文质量保证的前提,各硕士点要严审开题报告。对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未通过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答辩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一环,学校将按学科专业建立专家库,随机抽取论文评阅人,实行“双盲”评审制。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规格的重要指标。学校鼓励申请硕士学位者学习期间在II级及其以上刊物上发表与其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或取得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
为了确保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对学位课程中的公共课和教育类硕士点共同基础课和选修课实行公开教学制,对于学位课程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行定期教学交流制。为了客观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并为教师教学提供真实反馈信息,实行研究生评教制。
为了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每年评审一定量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并给予表彰。
凡发表论文注有山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可享受我校相应的科研奖励。
四、加强教学建设,保证培养条件
培养方案是制定硕士生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规格适应发展中的社会需求,各专业应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研究,一般每2至3届要进行一次调整刷新。应以“基础厚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为硕士生质量目标,构建合理的学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应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为此,我校规定,国际交流性强的学科专业,如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无机化学、自然地理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史专业外国教育史方向、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及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物理教学、化学教学、生物教学、体育教学等专业从2002年起至少有一门课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或期刊进行教学,到2005年达到三门,将来逐步过渡到主要课程均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民族性比较强的学科专业,如戏剧戏曲学、民俗学、教育史专业中国教育史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方向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鼓励使用原版外文资料作为课程教学的参考内容。
研究生教材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硕士点合格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各专业应出版一定量的高质量教材。
实验室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条件保证。理科类学科专业应强化实验室建设,确保课程方案中所规定实验项目的进行,教育类硕士点要强化多媒体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戏剧戏曲学专业和民俗学专业要继续强化专业陈列室建设。
图书资料建设是保证培养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图书馆应注意各相关硕士点图书的采编,各硕士点应将图书资料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去做,要征订一定量的外文期刊。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涉及到课程所和相关学院,课程所主要负责二级学科资料以及三级学科专业共用资料的建设,各相关学院主要负责三级学科专业方向资料的建设。
五、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重视学风建设
研究生培养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培养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研究生处、院(系、所)、硕士点、导师、研究生任课教师、研究生所在的党、团组织,都要关心培养质量,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学风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求实、严谨、科学的作风。
学校各级党、团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研究生中积极申请入党的先进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积极慎重地做好研究生中发展新党员的工作。
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导师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完满地实现培养目标负有直接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体现既教书又育人的原则。每位导师要以严谨踏实的学风、高尚的科研道德积极要求和影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科学严谨、勇于创新的良好学风,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