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目录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目录

考研试卷库
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目录

*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目录
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所属院(系、部)
02经济学
0202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03法学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政教研部
07理学
0709地质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油气资源学院
08工学
0802机械工程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0803光学工程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注:不分设二级学科
理学院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精密仪器及机械
电子工程学院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电子工程学院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工程热物理
机械工程学院
热能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动力机械及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流体机械及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制冷及低温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化工过程机械
机械工程学院
0808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子工程学院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
理学院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学院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子工程学院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电子工程学院
系统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电子工程学院
导航、制导与控制
电子工程学院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学院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化学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艺
化学化工学院
生物化工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工业催化
化学化工学院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矿产普查与勘探
油气资源学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油气资源学院
地质工程
油气资源学院
082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油气井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田开发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12管理学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注:不分设二级学科
经济管理学院
1202工商管理
(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
会计学
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注: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1个。
 
 
*          专业学位类别和领域
门类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所属院(系、部)
08工学
0852工程硕士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仪器仪表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学院
化学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地质工程
油气资源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项目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12管理学
1251工商管理硕士(MBA)
 
经济管理学院
1253会计硕士(MPAcc)
 
经济管理学院
 
 
 
 
 
 
 
 
 
*          学科方向介绍
*          001石油工程学院
0852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是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为了弥补学术型硕士实际操作能力差的特点,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创新研究能力,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2010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人数60名。
本领域培养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所属的四个方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工程管理)中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规划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专业型硕士应具有本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082001油气井工程(学术型)
油气井工程二级学科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品德端正,具有独立从事油气井工程中工程设计、组织实施、分析和解决油气井工程作业问题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本硕士点自1992年获批建立以来,已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上百人。1995年4月作为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重点建设学科正式启动,2001年成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油气井工程学科依托一个部级研究中心(CNPC石油钻井信息应用技术中心),一个导向钻井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培养方向主要有:储层保护技术、导向钻井技术、井筒信息应用技术、深井与超深井钻井技术。
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学术型)
油气田开发工程二级学科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品德端正,具有独立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开发方案设计、油气藏工程分析、采油工程实施和解决油气藏开发工程作业问题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本硕士点自1992年获批建立以来,已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几百人。2001年成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依托1个联建国家工程实验室(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一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部低渗-特低渗油田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二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CNPC油层改造重点实验室—高能气体压裂理论与工艺研究室、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二个省部级工程及研究中心(CNPC高能气体压裂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油气钻采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培养方向主要有:渗流理论和油气藏数值模拟、采油采气工程理论与技术、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油气藏描述及开发地质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082003油气储运工程(学术型)
油气储运工程二级学科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品德端正,具有独立从事油气田储运工程中地面工程设计、油气集输场站建设、油气集输过程中的动态分析、输油气管线实施和解决油气储运工程作业问题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本硕士点自2002年获批建立以来,已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几十人。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培养方向主要有:油气管道和储罐的强度研究、油气集输及安全技术。
 
*          002油气资源学院
085217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地质工程学科隶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是综合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工程评价和工程设计的学科。我校该硕士点主要研究涉及油气田地质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地质与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质勘察工程等领域。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条件完善,承担了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紧密与油田企业合作,解决了油田生产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专业培养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在油田企业、地质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油气田地质勘探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中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及工程规划与管理的高层次工程人才。
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术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我校本硕士点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和油气成藏地质学等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特色。本硕士点学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承担了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在鄂尔多斯等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整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培养了大批的相关高级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广博的科学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能在油田企业、地质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油气地质理论和综合研究、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或相应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学术型)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是综合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进行矿产资源评价和普查勘探方法的学科。经过多年发展,我校本硕士点在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资源评价技术、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评价技术等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本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条件完善,建有“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取得了整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培养了大批的相关高级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在油田企业、地质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油气地质理论和综合研究、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或相应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术型)
本硕士点自获批建立以来,已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几十人。近年来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格架及油气藏圈闭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国外油气资源地球物理综合评价、复杂油气藏地震成像理论与方法、静校正理论与方法、井间地震勘探理论与方法、复杂储层测井识别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领域。
本专业依托应用地球物理系和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培养方向主要有地震勘探方法技术、地球物理测井、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和地球物理信息处理等。
专业拥有西安石油大学油气地球物理勘探评价重点实验室以及地震勘探实验室、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实验室、地球物理测井实验室和地球物理资料处理解释实验室等。
081803地质工程(学术型)
地质工程学科隶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是综合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工程评价和工程设计的学科。本硕士点学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承担了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紧密与油田企业合作,解决了油田生产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专业培养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在油田企业、地质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油气田地质勘探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中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及工程规划与管理的高层次工程人才。
*          003电子工程学院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品德端正,具有仪器仪表领域知识结构,掌握本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应用实践能力较强,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以光电油气测井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井下测控研究室和陕西省钻机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作为硕士点培养基地。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培养能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电子设备与通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生适宜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电子与通信工程具有四个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路与系统。
085210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学术型)
精密仪器及机械二级学科属于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品德端正,具有精密机械、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结构的硕士研究生,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实践能力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动态;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术型)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是原石油部所属石油高校中惟一的仪器类重点学科,也是陕西省重点学科,1993年获硕士点。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2个。近5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出版专著6部,授理和授权专利30余项。目前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5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000余万元。
本学科已形成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2)油气井下测控技术及仪器。(3)生产井测试与油气开发。(4)测井解释与信息处理。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型)
以电能变换、电能检测、电机学、自动控制、微电子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为技术基础,以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能的变换与控制、功率电源、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等理论技术和应用为主要内容,主要从事以电力传动、电网、电能变换研究领域为主体的与控制、电子、电气、信息等领域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研究MW级电能变换、特大功率电力半导体器件、特种电源(如功率脉冲、超高频、特低频电源)、高压直流输电、配电网的实时调配控制等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器件和电能转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学术型)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和硕士点是以研究信号与信息的处理为主体,包含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通信、雷达、电声、水声、医学、地震、勘探、地球物理、航天航空、自动化等各领域中使用的各种形式的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信号与信息处理已形成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信息探测与处理技术、信号分析理论与技术、随动过程中的信息获取与综合应用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术型)
    以控制理论在钻井、采油、输油等过程的工程领域内的控制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以系统的建模、分析、检测、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核心,研究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方法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针对不同的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和控制对象,采用现代控制设备、智能算法和控制策略,应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方法,实现先进自动控制过程系统,提高石油天然气生产的控制水平。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术型)
以自动化技术、现代控制理论、人工智能、信息处理、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等为技术基础,以石油石化生产过程检测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智能装置的系统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主要内容,主要从事以工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装置和系统研究领域为主体的与控制、电子、电气、信息等领域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研究开发油气长输管道自动监控、油气采集自动监控、电动钻机电控等系统中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
081103系统工程(学术型)
以石油石化工业生产中复杂系统的设计、分析、控制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特色研究对象,应用现代数学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按一定目的对应用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与控制,包括系统的递阶、分散控制和稳定性等,以达到最优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目标。主要特色研究内容有:PCP压流可调高效自动化注水采油技术、油田电网优化技术、现代电力电子系统及其应用等。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术型)
以现代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在石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现代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包括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对生产中复杂模型对象具体信息的识别、分类、解释和控制的过程,实现检测和控制的智能化。本方向主要特色研究内容有:基于新型传感器和传感技术的工业生产过程检测、导向钻井系统的机电传递模型识别和智能控制、工业过程智能系统等。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学术型)
主要研究惯导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空间状态检测与制导与仿真等。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和控制理论对多传感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姿态检测的测量精度、可靠性和容错能力。针对导向钻井系统和井眼轨迹闭环控制技术,研究惯导系统的复杂控制模型、特殊条件下的姿态解算和控制技术、大功率低干扰电驱动方法、惯导平台小型化数字化和全工况仿真及惯导检测、控制与驱动系统中机、电、液系统的构成等。
*          004机械工程学院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是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为了增强该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性,重点培养工程创新研究能力,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该领域2009年开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本领域培养从事机械工程领域所属的4个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车辆工程)中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工程规划与工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型硕士应具有本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机械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
动力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是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为了增强该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性,重点培养工程创新研究能力,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该领域2011年开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本领域培养从事动力工程领域所属的6个研究方向(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中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规划的高级专门人才。
动力工程领域专业型硕士应具有本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动力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动力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术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学科。该学科培养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机械制造、控制与生产管理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较好的了解;掌握机械制造学科科研与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分析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机械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作为业务技术骨干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该学科以服务石油装备制造为特色,尤其在石油装备各种特殊材料的深孔成型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共设机械现代难加工技术与控制、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控制、机械制造中的检测与诊断等4个研究方向。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学术型)
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学科培养在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如力学、机械学、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流体传动及控制、传感与测控技术等;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具有从事该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机械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可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院所、工业企业中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技术管理等工作。
该学科于2001年获得陕西省重点学科,并于2007年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石油钻采装备”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设石油钻采自动化理论和智能装备研究、石油装备检测与传感技术、井下工程测试及仪器与工况分析、机电系统振动仿真与控制、石油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等6个研究方向。
080203机械设计与理论(学术型)
机械设计是联系机器需求和技术实现的纽带,创新的设计是推动机械工程发展的动力,是决定机器产品功能、质量、价格、交货期的先决条件。机械设计与理论学科培养从事机械设计、机械系统性能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的人才。该学科不采取以一种或一类特定机器为对象的培养模式,而是要求设计和研究人员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在面临一项新任务时能迅速获取所需新知识。该学科培养在机械设计与理论学科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在力学、摩擦学、强度理论及设计理论方面有坚实的基础;在CAD技术、计算机编程、机械参量测量、微处理器应用及文献阅读方面有较强的基础;在机械零部件的冷热加工及装配工艺、电工学、电子学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机械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可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工矿企业承担教学、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开发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该学科于2007年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石油钻采装备”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设钻采机械工作理论及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油井钻采工具行为分析与设计、机械系统动力学与应用、石油管柱力学理论与应用、海洋石油钻采装备研究、机电产品造型设计等8个研究方向。
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
车辆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汽车、机车车辆、拖拉机、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与技术问题。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我国汽车工业以及交通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该学科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理论、金属材料、化工、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控制技术等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培养在车辆工程学科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及必要的实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科技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问题;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机械工程高级专门人才。能在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院所从早教学、科研及实验工作,或在工厂企业从事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工作。
该学科以服务陆上石油移动机械为特色,尤其在油田特种工程车辆理论与成套装备技术配套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该学科共设油田特种车辆设计理论与技术、油田特种车辆与车载设备配套技术、车辆液压与控制系统技术、车辆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等4个研究方向。
080701工程热物理(学术型)
工程热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及其他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它的原理几乎与所有产业部门及科技领域都密切相关,工程热物理学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该学科涉及石油石化工业中的高效传质设备(包括齿边窄条阀板式塔、等几率填料塔、板波纹填料塔、高效降液管);石油、石油化工工业中油气水分离技术和装置研究;低位热能回收利用技术和装置研究;传热设备及节能技术;燃烧学,多相流,能源的清洁高效转换及新能源等研究内容。
该学科培养在工程热物理学科中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能量转化、传递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能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先进测试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高级专门人才。
080702热能工程(学术型)
热能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燃料燃烧、能量传递转换与利用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原理、方法和相关设备的设计、运行、控制等。热能的生产、转化及利用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该学科涉及燃料的燃烧及气化;清洁燃挠及环境污染控制;多相流动及其传热特性;工业加热炉技术;能量转换与利用新技术;热力设备与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仿真技术与现代热工测试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的运行及安全;热力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系统优化等研究内容。
该学科培养在热能工程学科中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能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先进测试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高级专门人才。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学术型)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以燃气轮机、汽轮机、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其系统为对象,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流体动能安全、高效、低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以及与此相关的控制技术。该学科涉及动力系统与机械建模、仿真、优化;动力机械与设备的气动热力学;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排放净化;动力机械的控制理论与技术;热力机械的结构分析及设计方法;新型动力机械。炼油厂烟气轮机组运行及安全;炼油厂大型烟气轮机组状态监测技术;动力机械关键零件失效分析与延寿技术等研究内容。
该学科培养在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中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动力机械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熟悉学科的发展动向及国际学术前沿概况;在实验技能、计算能力、应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解决本学科科学问题方面经受培养和训练;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高级专门人才。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学术型)
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研究包括风机、鼓风机、泵、水轮机、压缩机、变矩器、藕合器、阀门等各种流体机械内部流动规律,能量转换机理;流体机械及系统工作特性及控制;流体机械及系统优化设计;流体机械动力学计算、强度与可靠性分析;流体工程中噪声与振动机理及控制等。该学科涉及泵、压缩机等流体机械内部流动机理;流体机械及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可靠性分析;流体机械材料耐磨冲蚀性能研究;流体机械的机械和磁性流体密封技术;空化、多相流及非牛顿流;流体工程中噪声与振动机理及控制;阀门三维参数化设计技术和性能研究;流体机械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研究内容。
该学科培养在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中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流体机械及工程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掌握测试分析技术;在实验技能、计算能力、应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解决本学科科学问题方面经受培养和训练;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高级专门人才。
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学术型)
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主要是研究获得、利用并保持低于环境温度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实现该条件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知,熟悉近代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向;掌握热工测试、热工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三、研究范围
气体液化及分离设备与系统;石油、石油化工工业中低温气水分离技术和装置;LNG低温储罐设计技术;石化、石油加工设备低温疲劳、断裂伤与安全技术;制冷及低温系统的自动控制及计算机模拟;气体低温冷冻干燥技术和装置。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学术型)
化工过程机械学科主要研究化工、石油化工、炼油与天然气加工、轻工、核电与火电、冶金、环境工程、食品及制药等流程性工业中处理气、液和粉体材料必需的设备和机器、本学科是一个专业面广,为国民经济多个行业服务的涵盖多种学科的交叉型学科。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传质学等工程热物理和化工过程原理的科学基础为本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从事化工过程机械科学研究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
三、研究范围
各种过程工业设备与机器的设计、节能、增效、材料、制造、检验、维护及安全保障等方向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石油石化过程工业中的传热设备及节能技术的研究;压力容器及管道的设计、制造和安全保障的技术研究;特种石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石油化工过程设备的腐蚀、损伤与延寿技术的研究;非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
*          00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学术型)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以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固体化学等为理论基础,从材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出发,应用现代物理与化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技术,通过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实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探索材料性能、组成、结构的关系,研究材料科学中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着重研究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转变规律,以及他们与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规律改进材料性能,研究和开发新型材料。本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研究方向包括材料腐蚀与防护,新材料制备与表征,材料物理化学行为。
080502材料学(学术型)
材料学学科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和使用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基础。以金属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内在的规律,寻找提高材料综合性能的途径;研究材料使役性能(疲劳与断裂、腐蚀与防护、摩擦磨损)的演化规律及控制因素,探索优化材料使役性能的途径,延长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研究方向包括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材料断裂理论与应用,金属使役性能研究,结构的安全评价,油气田用工程材料。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学术型)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研究控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并通过材料加工过程的设计、控制及质量检测等环节将材料加工成人类社会所需求的各种零部件及成品的应用技术学科。本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陕西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陕西省焊接钢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材料加工工程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教学科研基地。研究方向包括先进材料焊接及应用、材料表面工程及应用、材料加工工艺与组织性能控制、材料加工设备及自动化、材料加工质量评价与控制。
*          006计算机学院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计算机技术领域研究方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研究、管理与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领域所设课程与培养计划反映计算机学科的各个领域的当前国内外先进水平,加深计算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提高工作能力,旨在使学生具有扎实和宽广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和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能力,能适应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系统维护和项目管理等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培养的学生就业范围广阔,适合于高新企业、外资企业和计算机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各大、中、小企业的IT部门,银行、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政府部门、机关和学校的信息中心的就业。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学术型)
本学科以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重点在网络、通信与控制一体化的应用技术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其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科研院所和网络通信类企业的人才需求,掌握通信与计算机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门知识、先进的技术方法,同时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学科主要有信息传输与传感器技术、通信网络与嵌入式系统、测井信号成像处理、网络通信与数据管理等稳定的研究方向,涉及通信工程、电子设计、网络与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和无线传感技术等内容。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学术型)
本学科主要以石油工业智能化控制为背景,在计算机接口技术及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学、嵌入式SOC系统、无线传感网络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石油机电监控系统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高和加强智能控制系统在性能、精度、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为石油生产的自动化提供有利的帮助,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具备计算机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设计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开发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学科在高性能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色彩管理的研究和石油机电监控及智能控制系统方面形成研究特色,本学科下设计算机接口技术及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等研究方向。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术型)
本学科主要研究软件开发、维护以及使用过程中所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培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方面的专门人才,能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系统的计算机软件或理论和有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工作的能力。能胜任计算机软件或理论的教学、科研、软件系统开发等工作。
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以石油行业大型软件和专业化软件开发、石油行业软件工程标准与规范研究和制订、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究及应用、应用软件开发等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影响和实力的学科特色,设有石油信息标准化研究所和面向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的软件开发研究所。本学科下设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算法设计与分析等研究方向。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型)
本学科始终坚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为基础,紧密结合石油行业勘探开发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强调计算机应用技术、石油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交叉,长期从事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广泛开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开发与咨询服务工作,在石油企事业和陕西省地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为国家、石油行业和地方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大批人才,是陕西省重点学科。
该学科拥有“油气信息智能处理与可视化重点实验室”和“油气信息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两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本学科下设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
*          007化学化工学院
085216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以应用型、应用研究型、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教学及研究重心在于拓宽研究生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加强最新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培养和训练。
化学工程领域侧重于石油化工工艺、油气田应用化学和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三个主要方向。按照三个方向制定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和课程的设置上,通常具有较宽的口径和较广泛的适用性。在主体培养方案框架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的特点以及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培养方案
081701化学工程(学术型)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与其它工业生产的化学过程、物理过程及所构成的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操作和优化的共同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它的关键技术包括流体流动理论、传递理论、分离技术、系统工程、最优化理论、化工热力学理论等。化学工程专业重视与过程控制、过程设备、自动化、材料学等学科的结合,积极开展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广泛的适应性,掌握现代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的生产过程、设备设计和产品研制开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现代化研究方法和工具。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化工类生产的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工作。
化学工程专业以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诸领域的化工传递与分离过程、化工系统优化与节能等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开发、放大、设计和操作优化为研究方向。
 
081702化学工艺(学术型)
化学工艺是以石油、天然气、煤及生物质为原料,以生产各类有机化学品为中心,以提供相应的过程技术与产品为目的的一门技术学科。它的关键技术包括:有机化工反应过程、有机化工分离过程、有机化工过程的分析与集成,以及相应的催化理论和化工热力学理论。化学工艺专业重视与生物工程、材料学、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学科的结合,积极开展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生毕业后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广泛的适应性,能胜任化工类生产的研究、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工作。
化学工艺专业的研究方向为石油加工及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艺、煤化工工艺、化工过程气体净化诸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放大、设计和操作优化。研究上述领域中的有关课题,对我国石油、天然气与化学工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081703生物化工(学术型)
081704应用化学(学术型)
应用化学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功能材料及器件等的制备原理、工艺技术及其应用的二级学科。主要进行化工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培养学生掌握合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油田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独立从事化工生产过程中与化学有关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的能力。
研究内容:油气田化学材料及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油气田化学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石油工业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主要进行石油工业环境污染控制、污染物回用处理技术;绿色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变换精细化学品合成的基本原料和起始物,研究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和应用技术
081705工业催化(学术型)
工业催化是以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碳一化工等有机化工过程的催化剂为研究对象,结合催化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工艺、化学工程等学科知识,以提供工业催化剂生产、使用、循环技术为目的的一门技术学科。工业催化的关键技术包括原子结构理论、表面晶体化学、现代分析技术、有机化工反应过程、催化理论和化工热力学理论等,具有鲜明的理工结合特点。毕业后具有扎实的催化科学技术基础、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理论和熟悉现代化学、物理实验方法,能胜任相关行业中与催化相关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及新反应器的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管理。
工业催化专业围绕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加工及化工、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开发过程,开展催化裂化、加氢裂化、乙烯齐聚、合成气净化、羰基化等多相催化剂研制、修饰、催化过程技术开发及工业放大等科学研究工作。
*          008理学院
080300光学工程(学术型)
光学工程专业依托于教育部“光电油气测井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由理学院的骨干教师组成。拥有雄厚光学传感领域的科研、工程实力和配套完整、先进的研究开发设备。与国内多家大型测井公司、光电企业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在光电测井、光纤光栅井下高温高压测量方面取得多项独立知识产权,获国家、省部级奖3项。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100%。主要研究方向有:(1)光纤传感技术与系统;(2)光电传感测井技术及应用;(3) 光电检测与光电信息处理;(4)光子晶体传感理论与技术(5)光学技术在石油管道检测应用。
080901物理电子学(学术型)
物理电子学专业依托于教育部“光电油气测井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由理学院的骨干教师组成,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7名。拥有从事物理电子学领域相关科研工作的配套仪器设备200余台套。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成立以来,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以及西安光机所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培养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100%,多人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大型测井公司以及光电企业的主要骨干。主要研究方向有:(1)光电子学及光纤传感技术;(2)光电检测技术;(3)光电子技术应用;(4)太阳能电池及应用。
 
*          009经济管理学院
085239项目管理(专业学位)
项目管理工程领域培养从事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涉及石油石化工程、建设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等行业项目和相关服务项目。项目管理知识领域主要包括:项目综合(集成)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等。
项目管理工程领域主要培养方向有:项目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项目经济评价与方案优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等。
125100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
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
MBA教育采取学员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学制一般为2-3年。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125300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
会计硕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MPAcc教育采取全日制学习,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授予硕士学位。
020205产业经济学(学术型)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以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为基本对象,着重研究产业经济发展及运行的一般规律、产业组织及结构模式、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产业经济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科研工作、产业或行业管理、产业政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制定及现代产业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学科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政策;环境、科技、经济、社会、产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区域结构优化理论。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该学科侧重研究与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效率。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技术创新理论、科技进步理论与测度方法,经济效益理论与计算方法,生产率理论,项目评价理论和可行性研究方法,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开发和利用的评价方法,科技、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区域结构优化和评价方法。
120201会计学(学术型)
会计学是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本学科将立足管理学的研究领域, 以企业会计理论及其应用为侧重, 研究和探讨企业会计核算理论、企业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法规、企业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等问题。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政府公共财政管理、企业会计主管、上市公司会计总监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学科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和管理会计与审计等研究领域。
120202企业管理(学术型)
企业管理是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企业管理专业着重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般规律、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组织模式、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方法。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各类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理论及企业战略的研究工作,也可在咨询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
本学科主要研究范围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理论、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研究领域。
120203旅游管理(学术型)
旅游管理是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本专业下设旅游服务管理和区域旅游开发与产业化两个研究方向。本硕士点毕业生可以到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校从事旅游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学术型)
技术经济及管理是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是以技术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为基本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结合的新兴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的毕业生可从事现代企业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金融和咨询机构论证和管理及有关部门投资规划与资源利用管理等工作。该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企业管理学有特别密切的联系。
本学科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技术创新理论、科技进步理论与测度方法,经济效益理论与计算方法,生产率理论,项目评价理论和可行性研究方法,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开发和利用的评价方法,科技、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区域结构优化和评价方法。
*          010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术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同时,又在新的科技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当时的社会实践不断有着新的丰富和发展。
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有广阔的理论视野,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研究;当代中国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术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中,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本专业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追踪最新理论发展前沿,比较熟悉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胜任高等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涉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从全球化视野研究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从比较分析角度研究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模式的社会发展模式。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进程、成果、趋势为研究对象,努力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深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践成果的认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的学科。
培养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这一理论研究和分析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所面临的新问题。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够担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领导科学研究。
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型)
本学科是在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其中主要包括指导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指导越朝古老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查阅本专业相关资料、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科学。它包括国外一些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创新,国外学者、特别是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阐释,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型)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学科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哲学、法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宽的社会知识和较高的实际运用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等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
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主要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是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要在广泛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中阐明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要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研究,深入开展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研究,深刻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