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概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能的变换与控制、功率源、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等理论技术和应用。我校开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近二十五年的历史,从事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与课题研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经过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前后近十年的建设和积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已经成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方面一个新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该学科上已经取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技奖励成果和较高级别的学术论文,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一批踏实肯干的学术带头人,目前该学科点有教授及研究员9人,副教授及高工10人。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及电力电子工程设计和开发调试能力;可胜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及管理工作;具有作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工程师的科研和设计项目的协调组织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熟悉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毕业后可在科研、企业、教学等单位从事研究、工程技术或教学等工作。
三、研究方向
1、特大功率电能变换技术与电力传动
主要研究内容:MW级电能变换装置(电压上万伏或电流上万安)的合理结构、绝缘、数据的检测、可靠保护、电磁兼容、优化控制、瞬态参数的准确测量等技术难题,从理论、结构和工艺上解决这类电源的最优化问题。
导师队伍:李宏教授、候晓峰研究员、孙明研究员、张瑞萍高工、张奇志副教授。
2、电力电子系统的智能测试与可靠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瞬态功率能量及特大功率电力半导体器件的测试、电力电子过程参数的准确检测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和仪器仪表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和开发新型电力电子过程工程检测仪表,开发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和计算机智能检测系统;针对电力电子系统的特点研究电磁兼容、抗干扰及提高运行可靠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导师队伍:汤楠教授、李琳教授、杜凯研究员、蔚红旗研究员、霍爱清副教授。
3、特种电源及其微机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国民经济中要求的特种电源(如功率脉冲、超高频、特低频电源)研究其电路拓扑、控制策略、运用先进的控制原理及思想,借助微机、DSP、CPLD、FPGA等手段,实现复杂环境下被控量的准确、及时、快速检测和控制问题。
导师队伍:程为彬教授、郑澍研究员、陆建秋研究员、白长生研究员、李明高工。
4.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配电网自动化
主要研究内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使用的功率组件、多个电力半导体器件的串并联、驱动、保护技术,相关的高压系统的软起动等国民经济中急待解决的热门理论及技术问题;应用大系统优化理论、模式识别理论、无线传输与载波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研究配电网的实时调配控制系统,以达到自动抄表和自动调度,研制新型柱上开关,对配电网运行信息实现全程自动化处理,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和最经济合理的用电。
导师队伍:王正鸣研究员、董张卓高工、张建军副教授、闫苏莉副教授、高炜欣副教授。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的学习年限为3—4年。学完课程修满32—36个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授予工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