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号与信息处理、智能电子仪器设计与研发、计算机智能测控技术、通信网络与传输技术以及图形/图像处理等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40余篇,出版著作6部。先后承担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正主持开展着“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先后获得了“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获新型实用专利等奖项。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陕西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陕西省青年科学家论坛优秀论文”等。
目前电子信息研究所共有教师15人。全所教师积极开拓进取,进行学科发展基地建设,开展电子信息工程系和电子信息研究所管理机制改革,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试验硬件以及改善研究环境,为电子信息研究所发挥出生机和活力,积极服务于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有“信号与信息处理”和“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在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领域招收工程硕士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时电子信息专业还获得了“长安大学本科名牌专业”、“长安大学先进集体”和“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科的发展目标是立足“信号与信息处理”和“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公路交通行业为主要特色,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基础,在多传感器与阵列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估值与自适应处理、现代信号处理及其应用、图像处理与视频技术、面向对象高级编程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将信息学科中的先进技术与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和建筑领域中的研究课题进行有机结合,特别是以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道路的勘探设计、施工、监理与控制、养护与管理、道路材料的结构组成与路用性能分析,采用计算机与现代测控技术开展公路交通及城市道路智能测控与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攻关纵向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项目,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并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逐步树立本学科在学院、学校和全国同类专业中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