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交通大学焊接专业于1955年成立于上海,1956年迁至西安,1960年培养出首届本科毕业生,1978年成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之一,1990年成为全国五所拥有焊接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4年根据国家及学校院系调整精神,焊接教研室更名为焊接研究所。
师资力量:全所现有教职工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名,讲师4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名。
研究方向:(1)材料先进连接与控制技术:先进材料连接与接合新技术,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机器人应用与控制技术。(2)材料表面强化与器件制造:新型热喷涂方法与高性能涂层制备,纳米结构涂层与功能涂层制备,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研发,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研发。(3)先进连接过程与质量控制:超声NDT系统及图像信息处理,焊接冶金过程及其数值模拟,特种材料连接技术及其程控技术,焊接结构的腐蚀与防护。
人才培养:西安交通大学焊接专业自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已毕业博士研究生12届,硕士研究生28届,本科生36届,培养博士生40余名,硕士生300余名,本专科生3400余名,专业证书及进修培训生800余名。
科研成果: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西安交通大学焊接研究所完成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自2003年以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2项、省部级成果奖5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纵向课题经费300余万元,横向课题经费1200余万元,一些研究领域处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9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