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原理》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331
一、考核性质
为落实党中央“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置社会工作硕士学位。
二、考核评价目标
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导督、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考试时间
初试时间180分钟,闭卷、笔试。
四、考核内容
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
一、社会工作概述
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服务领域
4.社会工作的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1.社会福利思想
2.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价值体系
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三、社会工作的理论
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及地位
2.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
3.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四、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
1.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及其关系
2.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
3.青少年发展与社会环境
4.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
5.老人发展与社会环境
五、社会工作过程
1.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2.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六、社会工作教育
1.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意义
2.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
3.社会工作本土化
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功能
二、社会
1.社会及其构成
2.文化的类型与功能
三、人的社会化
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及意义
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与内容
3.社会角色
四、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
2.社会互动的理论
五、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涵义及类型
2.初级社会群体
3.社会群体的变迁
六、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
2.社会组织的结构
3.社会组织管理
七、社会制度
1.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2.社会制度的功能
八、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的概念与功能
2.社会分层理论
3.社会流动
九、社区
1.社区的概念与要素
2.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
3.城市化
十、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类型
2.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
3.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十一、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涵义及特点
2.社会问题的类型与成因
3.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十二、越轨与社会控制
1.越轨行为及其类型
2.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3.社会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