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现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该学科在西北师范大学有着传统的优势。2003 年我校获准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点,其中历史地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同年又获准历史地理硕士学位点。2004 年建立历史地理研究所,专门从事历史地理的研究和教学。
本所现有研究员、教授 3 人、副教授 2 人、中初职人员 2 人。其中博士 2 人、硕士 3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 1 人、甘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 人。学术队伍学历层次较高,整体实力较强。
本所研究领域主要有下列两个方向:
1 .西北历史地理。着重于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地理的研究,尤其是在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研究、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历史上西北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国内外居有重要地位。
2.人文地理研究。着重于对历史上西北地区的开发,农业、畜牧业等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变迁及其规律,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城镇兴衰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本所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西绿洲历史时期的开发与沙漠化研究》等,并与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等单位合作,分别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西地区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研究》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 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重要成果。出版专著 16 部,主要有《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河西开发史研究》、《河陇史地考述》、《历代经略西北边疆研究》、《西北史地探赜》、《大漠中的历史丰碑》、《甘肃抗旱治沙史研究》等。在《地理学报》、《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地理科学》、《地理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180 余篇,受到学术界好评。荣获甘肃省社会科学奖 5 项、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 7 项、其它奖励 4 项。
本所十分重视对研究生的培养。现有在学硕士生 4 名、博士生 1 名。研究生主要课程均由正高职人员讲授,少数课程由副教授讲授。不仅注重课堂上的教学、研习,而且注重赴实地实习、考察,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较强的科研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