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代码:083201
一、培养目标
按照培养硕士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食品科学专业主要培养食品领域内的科研、管理和工程技术高级人才。使学生在本科培养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在研究生水平上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须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与动向;掌握本专业发展动向及其前沿领域状况;具有较高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合作精神和钻研精神;基本具有独立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及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中、外企业和国内高校、研究部门的技术、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
二、学习年限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一般为3年。课程学习为一年到一年半。资料收集和论文选题应在前三个学期内完成。立题后的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同时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4年,允许研究生停学工作或创业1~2年。
三、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简介
研究方向
|
主要内容简介
|
食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研究食品资源的结构、发生发展规律和永续利用战略;应用生物技术开发利用新的食品资源,开发菌类食品资源,完善食品“三维结构”;研究食用菌的集约化生产和加工工艺;农业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研究。
|
功能食品和添加剂
|
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研究功能性保健食品、发酵食品、粮油食品、食用菌深层发酵技术等产业增值高新技术;功能性寡糖、肽的研制;变性淀粉的研制;缓释剂和缓释技术、保鲜剂和保鲜技术、天然色素、天然防腐剂、天然香料、调味剂等的研究;功能食品微生物的大规模培养和食品储存技术。
|
食品生物技术
|
结合甘肃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发酵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食品和发酵工业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及生物处理等方面。
|
副产品综合利用资源化
|
研究大宗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的方法、工艺和工业化生产技术。
|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课程设置”附页)
1.硕士研究生课程设公共课、学位课和选修课。公共课为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学术背景和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选修。
2.对跨学科、专业或入学前是大专学历的研究生,还必须补修3~4门本科课程,单独计学分。
3.研究生应获得总的学分最低不少于32学分,课程设置见附页。
五、培养方式
1.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由所在院(系)党总支负责,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教研室(研究室(所))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及指导小组除了向研究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配合院(系)党政领导对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素养,引导他们走德才兼备的道路。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导师所在教研室的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等活动。
2.研究生培养过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方针,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并重为原则,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实验技术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加强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导师和指导小组根据培养目标及研究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在研究生入学后一周内制定出个人培养实施计划。
3.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授课方式应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可采用讲授、答疑、讨论等形式,强调研究生自学的能动性,注重培养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一般在一年内完成。
4.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导师所属教研室(研究室(所))内进行,也可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到导师指定的有关生产或科研单位进行。对于在校外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导师要加强管理,要有定期汇报制度。
六、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硕士生中期检查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由学院负责。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和成绩。中期考核合格者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不合格者不宜作为硕士生继续培养,应终止其学业,按《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七、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首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重视知识产权,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八、教学实践、学术活动
1.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教学工作能力的一个环节,必须面向学生,参加教学一线工作,辅导答疑,指导实验课、习题课、批改作业、指导作业设计或生产实习等。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内容由导师与教研室共同研究统一安排,并确定一名教师具体负责指导和检查。教学实践结束后,研究生本人要写出总结报告交负责指导的教师审阅,指导教师要根据平时考核结果,对总结报告写出评语。
入学前已从事过教学工作的硕士生,经导师同意,原从事教学工作单位的证明,可以免除教学实践,学分不计。
2.为使研究生更多地了解前沿学科、边缘交叉学科的知识,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情况,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校、院举行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术讲座、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每个研究生至少听满6次,结束后递交正文不少于4000字的心得体会报告,内容可以是综述性的,也可以是就某一个学术讲座专题的讨论。
九、科学研究及论文
1.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硕士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
2.从事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18个月。
3.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精确、数据可靠、言简意赅、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
5.论文工作初期作开题报告;论文进行过程中,硕士生应至少向导师组作一次论文中期进展汇报,接受导师组对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检查,论文不少于4万字。
6.硕士生学位论文中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应以自己的科研、实验或计算结果为依据,并在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
7.在申请学位之前,硕士生至少有一篇与学位论文选题有关的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被接受即将发表)。
8.硕士论文的评审、答辩和学位的申请与授予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和《兰州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