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所简介
经济法,不管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国本土,都是法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法律的一个新兴部门,其内容丰富且与时俱进。它的存在突破了传统的公、私法的二元体制;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也需要借助全新的公私融合的现代法学理念。总之,经济法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各种规范的法学研究范式,对包括转型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法制度、法现象和法文本进行认识和研究的法学学科。
兰州大学的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点是全国较早(1986年)的法学类硕士点之一。截至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二十届。同时,经济法学作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已形成转型中国与经济法、法律经济学等在全国都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兰州大学经济法学研究所是经过兰州大学批准于2005年正式成立的。
经济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养成正确的经济法理念,具备坚实的经济法知识和相应的纠纷解决技术,学会运用多学科特别是经济学、社会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熟知计算机和互联技术,未来适于从事政府经济管理、经济司法审判、经济检察业务、疑难复杂经济案件代理和经济法教学研究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团队
(一)研究所特聘和客座教授
目前研究所已经下列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研究所的特聘和客座教授(这个工作还在继续深入拓展):
刘文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法学的元老和奠基人之一。
史际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
王全兴: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岳彩申:西南政法大学经济贸易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Ugo Mattei,professor in law at the Law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Torino and th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Hastings College of the Law,Expertise:Comparative Law,Economics and Law,European Community Law.Professor Mattei has published eleven books and more than one hundred other publications in English,Italian,French,Portuguese,Russian,and Chinese.
(二)研究所学术梯队
刘光华(代所长):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法总论、社会法总论、商法、竞争法。
陈国文:男,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税法、法律经济学。
贺小平:男,经济法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法。
梁琳:女,经济法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资源法、国际经济法。
李志强:男,经济法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劳动法、公司法。
三、研究方向
一般而言,经济法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三个方面: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法理论、经济法制度经验和经济法文本及其历史变迁;中国特别是转型中国经济法的理论、制度及文本的演进;以及经济法学作为独立的法学学科其自身的体系和内容。
而兰州大学经济法学研究所根据学校学科规划和自身研究结构,所确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经济法总论(特别是转型中国经济法的经验和分析实证研究);经济活动法律制度(特别是经济合同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公共经济管理法律制度(特别是财税、金融法律制度);社会法律制度(特别是社会法一般理论);法律经济学(特别是比较法与经济学)
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兰州大学经济法学研究所为本科生开设经济法学、竞争法学、税法、票据法学、劳动法学和法律经济学;同时为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等开设课程:经济法学、法律经济学、经济学、社会法学、公司法,等等。
四、研究成果
至今,研究所成员在包括《中国法学》、《法学家》、《中国乡村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经济法评论》、《经济法研究》等在内的权威、核心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近80篇。主要包括:
1.《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缺陷及其立法模式思考》,载于《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
2.《论树立公、私法观念的现实意义》,载于《中国法学》(增页)1994年第5期;
3.《美国经济法的域外适用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载于《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4.《关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若干问题的思考》,载于《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第1期;
5.《企业间相互借贷的制度分析》,载于《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6.《经济法的语境论研究进路》(获得甘肃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载于《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7.《中国特色经济法体系建构中的若干问题》,载于孙国华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
8.参编史际春教授主编:《经济法》(普通高等学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9.参编李艳芳主编:《经济法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0.《中国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混同”:现实图景及原因背景分析》,载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6年第2期转载;
11.《我国反垄断法立法体例的选择:形式抑或还是内容?》,载于《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2.《民间金融的司法障碍和经济法的可能作用》,载于杨紫烜主编:《经济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转型期民间投资乡村公共物品的路径和面临的制度性困局》,载于【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转型时期民间投资及其法律规制的制度逻辑——关于中国经济法运作基础的实证考察》,载于《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史际春主编:《经济法评论》(第六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全文收录;冯玉军主编:《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版全文收录;
15.《跨国竞争关系的法律调控和经济法的多元实施机制》,《法学家》2006年第6期。又载于王先林主编:《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第1期;
16.《渐进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当代经济法:一个经验和实证的角度》,载于王全兴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当代经济法文丛),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6月版;
17.《论社会法调控机制——以SARS防治对传统公私法调控机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为视角》,载于《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4期;史际春主编:《经济法学评论》(第四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全文收录;
18.《经济转型中国的反垄断法——我们如何来破题?》,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9.《证据、审前交换与中国转型时期新型纠纷的解决》,载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审判与实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办公室的故事:是谁在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载于冯玉军主编,著名法学家孙国华、江平作序的《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文集,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21.《转型时期民间投资及其法律规制的制度逻辑》,载于《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法学卷),2002年10月,清华大学;
22.《集体财产所有权制度研究:一个公有制经济实绩的角度》,载于《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法学卷),2003年10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23.《探讨寻求转型背景下公共利益维护的新机制》,载于江合宁主编:《西部法商论丛》,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4.Access to Justice----China Report,Ugo Mattei,General Reporter,Access to Justice,the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aw Symposium 2006.Paris;
25.《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之反垄断法规制的评判及其展开》,王艳林主编:《竞争法评论》2007年即刊;
并且,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在内的10余项科研项目:
1.主持的教育部2006年规划项目《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的经验实证研究:基于省域材料的考察》(项目批准号:06JA820022,2007-2009年);
2.主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法律域外适用问题研究》(横向课题);
3.主持并完成《建设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法学科成体系》(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4.参与并完成《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法制现代化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参与并完成《伊斯兰正义观》(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委托翻译课题项目);
6.参与并完成孙国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2003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03AFX002)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经济法;
7.参与并完成史际春教授主持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8.参与并完成史际春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重点规划项目《社会法暨经济法一般原理研究》;
9.主持兰州大学委托“211”行动计划《环境法制现代化》中的《环境法主体制度研究》子课题;
10.主持《转型中国经济法的经验实证研究》(横向课题)。
目前,研究所在巩固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法学,完善经济法学培养方案,集中精力组织申报重大科研项目。
五、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研究所人员目前所参加的国内外交流和所担任的主要社会工作包括: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2002);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2006);
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社会法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
甘肃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5);
甘肃省国税局依法治税高级顾问团顾问(2000);
甘肃省司法厅律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1999);
兰州市仲裁委员会委员(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资格(1993)。
Visiting schola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Hastings College of the Law(2004.08-2005.08)
六、表彰奖励
至今,研究所在科研和教学方面获奖情况
1.1999年1月19日获得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甘肃省第六次社会科学“兴陇奖”三等奖;
2.2001年1月21日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甘肃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果三等奖;
3.2003年1月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甘肃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果三等奖;
4.2004年获得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中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三等奖;
5.2007年1月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甘肃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果三等奖;
6.2006年9获中国法学会西部法制论坛中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三等奖;
7.1996年因主讲主干必修课《经济法学》而获得兰州大学主干课程奖;
8.1999年获得兰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良好;
9.1997年12月24日,被中共兰州大学委员会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10.2006年11月获法学院“最受学生尊敬教师”及首届兰州大学“十佳教师”提名。
11.2007年7月获得兰州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12.2008年6月获得兰州大学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授课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