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0年,前身为外国语言文学系,2002年更名为外国语学院。现拥有英语、俄语、阿拉伯语三个普通本科专业,及阿拉伯语自学考试专科、专升本专业。学院1990年招收英语专科学生,1994年招收英语本科学生,1997年招收阿拉伯语专科学生,2003年招收阿拉伯语和俄语本科学生,2005年招收“课程与教学论”英语硕士研究生,2011年招收“课程与教学论”阿拉伯语硕士研究生。学院下设英语专业教研室、俄语专业教研室、阿拉伯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应用语言学教研室。2011年外国语学院成立中东文化研究所,由丁俊教授担任所长。学院开设的“英语语音学”为省级精品课程,“英语语音学”和“口译”为校级名课。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99名,专任教师91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3名,讲师54名,硕士41名;常年聘请外教7名。兼职教授8名:辜正坤、杨永林、李振中、俞杰、何高大、李发元、王立非、孙迎春教授。学院有三十余名教师先后在英国、美国、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新西兰等国进修、访问和取得学位。十几年学院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600多名教师,并先后与法国欧亚管理学院、英国普茨茅斯大学和威尔士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福特海斯大学合作,选送了60多名在校学生出国深造。
学院已出版各类教材、专著(译著)49部,“阿拉伯语言文化基础教程”的出版更是填补了国内有关讲授阿拉伯国情和阿拉伯文化课程缺少教材的空白;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得教育部、国家民委、甘肃省科研项目44项,其中20项获奖;王谋清院长获得2007年甘肃省“师德标兵”奖;王谋清教授和马和斌副教授获得西北民族大学2007“十佳教师”,安永军、马纳琴老师被评为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十佳青年教师”;学院青年教师安永军、赵丽丽、靳松、卫炜、朱枝、马冬梅、金莉等老师先后获得西北民族大学举办的“青年教师课堂比赛”一等奖;赵丽丽老师获得2010年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甘肃赛区三等奖;2010年卫纬老师在甘肃省大学英语说课比赛中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获得二等奖。
外国语学院始终本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宗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和科研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外国语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效益。在2005年国家民委六所直属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抽查中获得第一名。 2005年、2006年先后承办了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教学指导组·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2005年联席会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等全国性会议。2008年十二月承办了甘肃省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学院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的英语、阿拉伯语、俄语口语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院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不断加强和用人企业的联系和沟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院每年的考研率和就业率都有显著的提高,截止到每年12月31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尤其阿拉伯语专业就业率接近99%,就业质量有所提高,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明显增加。2010年学院共举办11场专场招聘会,共推荐学生30多名,并且学院与中国水利水电九局、中交一航局、安徽省卫生厅和美迪英语教育集团等10多家用人单位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中中国水利水电九局有我院毕业生20多名,且表现良好,为我院在该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每年均超过毕业生总数的10%,考取院校也每年都有很大变化,仅2010年,我院考入211、985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就有19位,其中,2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4名学生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还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厦门大学等。
学院本着始终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为动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学术科研为引导,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管理队伍建设为保障,培养适应西部地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高水平、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