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202)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本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实际运作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学制及学分要求:
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包括课程学习、研讨、社会实践、专业工作实习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4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2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方向课为4学分,选修课为6学分,实践活动为2学分。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下表)
-==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科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项目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分数
|
学时数
|
考试或考查
|
一
|
二
|
三
|
四
|
必
修
课
|
学科公共课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
|
|
|
|
2
|
|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
√
|
|
|
2
|
|
|
公共外语精读
|
√
|
√
|
|
|
4
|
|
|
公共外语口语与听力
|
√
|
√
|
|
|
2
|
|
|
中级计量经济学
|
|
√
|
|
|
3
|
|
|
中级微观经济学
|
√
|
|
|
|
3
|
|
|
中级宏观经济学
|
|
√
|
|
|
3
|
|
|
运筹学
|
√
|
|
|
|
3
|
|
|
专业基础课
|
高级管理学
|
|
√
|
|
|
3
|
|
|
营销管理
|
|
|
√
|
|
3
|
|
|
专业方向课
|
方向1
|
流通理论与实务
|
|
|
√
|
|
2
|
|
|
营销理论前沿
|
|
|
√
|
|
2
|
|
|
方向2
|
人力资源管理
|
|
|
√
|
|
2
|
|
|
人力资源经济学
|
|
|
√
|
|
2
|
|
|
方向3
|
高级质量管理
|
|
|
√
|
|
2
|
|
|
品牌管理
|
|
|
√
|
|
2
|
|
|
选修课
|
选
修
课
|
互联网技术
|
|
|
|
√
|
2
|
|
|
经济分析中的数学方法
|
|
|
|
√
|
2
|
|
|
决策科学研究
|
|
|
|
√
|
2
|
|
|
管理会计
|
|
|
|
√
|
2
|
|
|
管理经济学
|
|
|
|
√
|
2
|
|
|
金融工程
|
|
|
|
√
|
2
|
|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
|
|
|
√
|
2
|
|
|
媒介管理
|
|
|
|
√
|
2
|
|
|
现代企业理论
|
|
|
|
√
|
2
|
|
|
现代管理学名著选读
|
2
|
|
|
|
√
|
|
|
跨学科
选修课
|
发展经济学专题
|
|
|
|
√
|
2
|
|
|
其他硕士点专业课
|
|
|
|
√
|
2
|
|
|
补修课
|
|
|
|
|
|
|
|
|
前沿讨论
|
|
|
|
|
|
|
|
|
实践活动
|
|
|
|
|
√
|
2
|
|
|
学位论文
|
|
|
|
|
|
|
|
|
培养方式及考核办法:
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每门课程均安排阅读必要的参考书目和一定时间的学术讨论,采用课堂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评分还将参考学生参与学术讨论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具体表现。
科研能力基本要求:
在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答辩之前,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并且应与论文选题相关。
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应当注重在拓宽、加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研究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注意了解、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在校期间,研究生应参加必要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
学位论文要求:
A.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在导师组和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完成学位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B.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经综合考核后,方能进入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未修满40学分的研究生不得申请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和进行论文答辩。
C.学位论文撰写在第五、六学期进行。第四学期末,研究生根据其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提出论文选题,并经研究生导师组确认,第五学期初提出开题报告。
D.跨学科报考录取至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阶段的主干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试及格,其成绩记入学习档案,但不计入学分。补修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撰写硕士学位论文阶段。
E.硕士论文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必须在方法和观点等方面有所创新。
研究生教育特点:
1.研究生培养方式:
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强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案例教学。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将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等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业人员参加各个培养环节的工作,加大学生务实型能力的培养力度。
2.研究生期间学习: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涉猎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所研究学科的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学习各种研究方法,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3)学会写论文;
3.授课采用集中授课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集中授课方式:采取“主讲教师面授+名家讲座+专题(案例)研讨”方式。
(2)在线学习方式:
在线自主学习:随时随地多媒体课件点播+收看或下载多媒体名师讲座,同时辅以光盘
课件和纸媒教材。
4.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总成绩可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最高不超过总成绩30% 。
课程总成绩要求:
(1)平时成绩:以作业和学期论文成绩为主。
(2)期末考试成绩:课程期末考试由研究生办公室统一组织集中闭卷考试。
5.导师指定一定书目分阶段阅读,写出心得:
定期(一般两周左右)与导师交流沟通(面对面或网上交流);
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与导师一起参加学术会议、学术研究活动;
参与导师部分辅助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