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学科简介
财政学是我校传统学科,自1984年开始招收财政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已达1200多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我校培养的财政学本科生在考研考博、政府管理及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本学科现有正副教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甘肃省“555”工程人才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4人。有7人兼任甘肃省财政学会副会长、财政学会理事、税务学会理事、投资学会理事、全国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等职,为开展横向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较好的平台。近3年来,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在《税务研究》、《财政与税务》、《兰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主编、参编教材6部,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地级奖励。
我校财政学学科和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学科自2005年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财政学”课程自2003年建成了校级精品课程,有多人次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学奖。学科地位、教学水平及成果在西北地区具有独特优势。
本硕士点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可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工作,或在政府机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承担中高层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下设公共财政与公共经济、税收理论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研究、政府预算管理等四个研究方向。
兰州商学院
财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202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独立地进行理论和实务研究,能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中高层次的财政管理、税收策划和宏观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公共财政与公共经济;2、税收理论与政策;3、财政货币政策研究;
4.政府预算管理。
三、学制及学分要求
财政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至4年。包括课程学习、研讨、社会实践、专业工作实习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其中,课程学习、研讨、社会实践、专业工作实习等时间约占三分之二。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34学分,其中,学科公共课4门共12学分,专业基础课4门共12学分,专业方向课2门共4学分,选修课至少选2门共4学分,理论前沿讲座、实践活动各1学分,共2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附表)
五、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财政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每门课程均安排阅读必要的参考书目和一定时间的学术讨论,采用课堂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评分还将参考学生参与学术讨论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具体表现。
六、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答辩之前,必须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且应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
七、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应当注重在拓宽、加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研究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注意了解、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在校期间,研究生应当参加必要的课题项目研究、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研讨班和教学活动。
八、学位论文
1.财政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在导师组和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完成学位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2.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经综合考核后,方能进入硕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未修满34学分的研究生不得申请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和进行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撰写在第五、六学期进行。第四学期末,研究生根据其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并经研究生导师组确认。第五学期初提出开题报告。
4.跨学科报考录取至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阶段的主干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经考试及格,其成绩记入学习档案,但不计学分。补修课程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撰写硕士学位论文阶段。
5.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必须在方法和观点等方面具有创新。
财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020203 财政学 方向1公共财政与公共经济
020203 财政学 方向2税收理论与政策
020203 财政学 方向3财政货币政策研究
020203 财政学 方向4政府预算管理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期
|
总学时
|
授课院系
|
备注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学
位
课
|
学科
公共课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2
|
√
|
|
|
|
|
36
|
经贸学院
|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2
|
|
√
|
|
|
|
36
|
经贸学院
|
公共外语
|
5
|
√
|
√
|
|
|
|
102
|
外语学院
|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
|
3
|
√
|
|
|
|
|
51
|
统计学院
|
专
业
学
位
课
|
专业
基础课
|
中级微观经济学
|
3
|
√
|
|
|
|
|
51
|
经贸学院
|
中级宏观经济学
|
3
|
|
√
|
|
|
|
51
|
经贸学院
|
中级计量经济学
|
3
|
|
√
|
|
|
|
51
|
统计学院
|
公共经济学
|
3
|
|
√
|
|
|
|
51
|
财金学院
|
专业方向课
|
方向1
|
政府经济学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公共选择与公共政策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方向2
|
政府经济学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税收经济学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方向3
|
政府经济学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财政货币政策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方向4
|
政府经济学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预算管理研究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选
修
课
|
专业选修课
|
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地方财政研究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国际税收专题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西方财政思想史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国有资产管理专题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财税前沿专题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跨专业选修课
|
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
2
|
|
|
|
√
|
|
36
|
会计学院
|
金融经济学
|
2
|
|
|
|
√
|
|
36
|
财金学院
|
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
|
2
|
|
|
|
√
|
|
36
|
经贸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2
|
|
|
|
√
|
|
36
|
公管学院
|
专业补修课
|
财政学
|
|
√
|
|
|
|
|
|
|
税收学
|
|
√
|
|
|
|
|
|
|
前沿讲座
|
|
1
|
|
|
|
|
|
|
|
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教学实践)
|
1
|
|
|
|
|
√
|
|
|
学时、学分、周学时合计
|
|
|
|
|
|
|
|
|
学位论文与答辩安排在5-6学期
|
注:1.修读本专业的研究生除学位课外,在第四学期至少修满4学分(含4学分)以上的选修课,第五学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活动。
2.研究生在确定选修课时,要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