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构成
实验室创建于1989年,由水工模型室、水槽及渗流电模拟室和水工模型试验场组成。现有建筑面积 580 m2,试验场地 6000 m2。目前,固定设备资产112万元,引进、开发了一批中、小型设备仪器,可以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学课领域的各种综合性实验研究。
2、实验对象、课程和任务
本实验室主要面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实验教学,兼部分研究生实验教学及研究。相关课程为《水力学》、《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流体力学》、《水工模型试验》、《河流动力学》等。
本实验室共开设9个实验项目:其中综合实验2项、验证实验4项、演示试验3项。每年试验人时数达2200时数。
3、实验人员构成
目前,实验室现有人员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工程师1人、讲师1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2人。
4、科技服务
除承担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外,还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
服务领域:可承担水利工程中的水工水力学问题研究,与水利水电工程有关的水流运动、河道演变、河道整治工程优化等相关研究工作,水工建筑物的静、动力结构模型试验及地质与大坝(道桥等)现场无损检测等研究项目,满足高精度要求的模型放样及流态、流速、压力、流量等观测工作。
既有成果:已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及泥沙预测模型实验》,获甘肃科技二等奖;《黄河兰州段治理与雁滩黄河大桥可行性研究》,获甘肃科技三等奖;《河流斗槽预沉及排沙研究》,获建设部三等奖;《桑圆峡雍水对兰州市防洪影响的研究》;《三倒坎黄河铁路桥渡冲刷试验与水文研究》等。
水工模型室 有低水头水利枢纽动态模拟仿真模型、中水头水利枢纽动态模拟仿真模型、土石坝水利枢纽动态模拟仿真模型、双曲拱坝水利枢纽模型、溢流重力坝模型、水闸模型、平面闸门及闸室结构模型、弧形闸门及闸室结构模型、分离式闸室闸底板模型、梁式渡槽、水闸渗流电模拟模型、透水地基均质土坝渗流电模拟模型、水电站厂房空间结构模型、泄水重力坝和泄水拱坝模型、试验水槽、流速量测仪、测针、测尺等设备。
水槽及渗流电模拟室 拥有本学科内国内自动化程度较高、测控技术先进的双变坡、单变坡玻璃水槽各一台,可以进行各种堰流流态测试研究、量水流结构、悬移质泥沙运动、推移质泥沙运动、高含沙水流运动、波流、径流共同作用下泥沙运动规律、河型转化、风作用下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泥沙的沉降特性等。拥有闸下、坝下渗流电模拟试验仪12台套,可进行渗流模拟试验。
水工模型试验场 供回水系统主要包括:离心式水泵、地下水库,供水能力1.0m3/s。配备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模型放样系统(如全站仪等)、流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电磁流量计Electromagnetic flow meter 、电动阀dynamoelectric valve、通信软件等)、尾水自动控制系统、多点流速测量系统(配合流速传感器)、压力自动测量系统(配合压力传感器),满足高精度的模型放样及流态、流速、压力、流量等观测工作,为流体力学、水工水力学、土木工程、施工水力学等方面的基础或应用实验研究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