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主要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方向简介
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于2000年10月批准,以原“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为基础组建成立。现设有七个研究部: 1.非平衡金属材料研究部 主要研究方向有金属与合金非平衡结构形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结构形成及演化的计算模拟;非平衡金属材料在温度、压力、电磁等外场作用下的稳定性;非平衡金属材料在结构表征与相转变;非平衡金属材料的力学、磁、热、耐腐蚀等性能;非平衡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方法、可加工性及工程应用探索。 2.高性能陶瓷材料研究部 主要研究内容是新型高温陶瓷及复合材料的多层次结构设计和制备科学,特别是发展综合金属的塑性、可加工性、导电、导热和抗热冲击性及陶瓷的耐高温、抗氧化、高强度、高模量、自润滑的三元层状可加工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这些材料的电子结构、晶体结构和显微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发展不同尺度(低维粒子或薄膜及大尺寸体材料)的低成本材料制备新技术;研究新型陶瓷及复合材料的静态、动态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行为及在高温、腐蚀介质中这些材料的热/化学稳定性。 3.先进炭材料研究部 主要从事单壁纳米炭管、多壁纳米炭管、纳米炭管绳、纳米炭纤维等炭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纳米炭管、纳米纤维的储氢特性;准一维纳米炭及螺旋形炭纤维的制备及其电磁特性;纳米炭管的场发射特性;氮化硼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纳米炭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4.磁性材料与磁学研究部 在稀土永磁、巨磁致伸缩材料、巨磁电阻材料、磁性超微粒子及纳米胶囊、磁性多层膜、磁技术应用等多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5.微电子互连材料研究部 主要致力于互连体材料的基础研究,发展在微小尺度下实现可靠互连的材料和相关技术,为集成电路的连接和器件小型化提供解决方案。研究内容主要涵盖无铅钎料合金的研究改进,无铅钎料合金的制备工艺,微电子互连体界面冶金,电子封装系统的结构及可靠性评估等。 6.固体原子像研究部 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微观结构的纳米—原子尺度表征、形变行为与结构演变及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界面结构对性能、形状稳定性影响;外场(电场、磁场和电子束等)处理对先进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固体材料微观结构特征及其与性能间关系的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和发展材料理论研究和数学建模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发展在原子尺度表征新型材料的新方法。 7.材料的疲劳与断裂研究部 主要研究方向有单晶、双晶与三晶等模型材料的循环形变与疲劳断裂的晶体学机制;各种形变局部化产生的滑移带、形变带以及绝热剪切带的微观形貌与特性;纳米材料、亚微米材料、超细钢铁材料等发展中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蠕变及疲劳断裂特性;高温合金、高温钛合金、镁合金、铝合金等在复杂加载方式下,如拉扭多轴疲劳、热机械疲劳、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以及腐蚀环境下的疲劳特性;工程材料的失效分析。 二、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开展腐蚀电化学,高温氧化,混合气氛腐蚀和熔盐热腐蚀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同时,发展材料的腐蚀性能评价,寿命预测和检测技术。研究方向有: 1.纳米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侵蚀性离子在界面的传输规律,材料腐蚀的电化学机理;开发环保型表面转化膜,绿色缓蚀剂,纳米有机涂料和腐蚀电化学检测新技术。 2.研究先进高温结构材料的氧化行为、氧化膜应用及活性元素的作用、力学因素对合金选择性氧化的影响,低地轨道空间原子氧对材料的侵蚀作用以及防护涂层技术。 3.研究材料在氧化、硫化、卤化、碳化等单一或多种腐蚀环境中的腐蚀机理,包括燃料电池中的熔融岩腐蚀和垃圾焚烧中的气相或复相环境中的腐蚀等。着重了解腐蚀机理并发展相关的耐蚀材料和防腐蚀技术。 4.研究材料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的数学、物理和分子模型,发展材料腐蚀性能评价和腐蚀寿命预测新技术,探索新型耐蚀材料和耐蚀涂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5.研究耐腐蚀、磨蚀和耐高温的涂层。 三、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成立于2002年底,整合了金属研究所高技术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优势和力量,旨在为国家解决经济与国防实际问题。中心将积极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对先进材料与技术进行系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全面主动适应工程任务发展的需求,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不断提供新材料、新技术和器件,并培养、锻炼一支适应高技术发展需要的、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中青年材料科学家群体。中心主任杨锐研究员。中心下设七个研究部: 1.高温合金研究部 其主要从事高温结构材料的合金设计、制备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分析和综合性能测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铸造高温合金、变形高温合金、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特种铸造冶炼技术、高温腐蚀与防护涂层、合金设计和工艺过程模拟等。 2.钛合金研究部 其主要研究方向有:高温钛合金,结构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钛及钛铝基复合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 3.特殊环境材料研究部 其主要研究方向有:抗氢脆合金,轻金属材料,活性材料的熔炼与铸造,膜贮氢合金,微重力材料科学,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和材料制备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等。 4.材料表面工程研究部 其主要研究方向:涂层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材料表面强化和功能改性;利用表面技术制备新型防护涂层、功能薄膜和多功能复合膜;工程应用和性能评价;及相关的涂层生长机理、显微组织与性能关系等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问题。 5.材料特种制备与加工研究部 其主要研究方向有:功能泡沫陶瓷的制备工艺与应用,新型功能复合材料,材料的微波制备与加工,微波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材料特种连接技术,喷射无模成型技术,焊接技术和功能器件的喷墨打印成型技术等 6.精密管材研究部 其主要研究方向有:精密管材相关材料的研究,短流程精密管材制备工艺的研究和小批量、多品种管材的研制和试生产等;主要加工工艺有:冶炼,热加工,冷加工和冷加工等;主要加工材料有:高温合金,高温不锈钢,稀有金属和铝合金等。 7.专用材料与器件研究部 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医用材料与器件,先进钢铁结构材料,储氢材料及应用,空间环境专用材料和器件,塑性加工先进技术,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技术,特种炭及其复合材料,热结构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 四、沈阳界面材料研究中心 “中心”人员由“海外知名学者”与金属所内相关的合作科学家组成。首批10名“海外知名学者”为吕坚、逯高清、姜辛、高华健、郭正晓、马恩、毛星原、尚建库、朱世杰、秦禄昌,他们来自美、法、德、英、日、澳大利亚六个国家的著名材料研究机构,在本学科领域内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重要影响,均为金属研究所的海外博士生导师。“中心”旨在搭建吸引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平台,组建界面材料优秀研究团队;拓展新的学科领域,注重学科交叉,带动和促进所内、国内界面材料学科的发展,使之尽快跨入国际前列,在几个重要的领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通过与海外人才的密切合作,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大幅度提升我所材料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取得一批原创性高新技术成果。该“中心”重点开展有关金属界面材料的制备科学与相变、界面材料的结构表征及理化性能、信息技术用界面材料、生物技术用界面材料、纳微机械系统用界面材料、特种用途界面材料、清洁能源和环境用界面材料等学科方向的研究工作。 为了使本学科在较高起点上快速成长,中国科学院批准金属所引进“海外知名学者”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不断造就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高素质人才。“中心”每年在国内有关大学或研究机构轮流举行一次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让在读学生和研究生了解材料研究的前沿学科及最新进展,激发他们对材料科学的兴趣,为界面材料科学研究培养后备人才。海外博士生导师将采取不定期回所(每年在所内工作时间为2-4个月)、与所内合作导师共同指导、远程指导、提供博士生国外学习条件等多种方式指导招收的研究生,随着他们的加盟,我所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该中心是国家计委“科技发展项目”子项目之一,是一个以技术开发和创新为主的技术实体,它的建设和运行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市场急需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实现合金的均质化为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将现有或正在开发的研究成果进行工程化中试开发和生产,使其成为成熟配套、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和技术。 六、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该中心是在“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中心”依托于原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中心”以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重大腐蚀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以腐蚀控制工程、防腐技术和防腐产品的开发为自己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