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域概述
控制工程学科是我校的省级重点学科,1980年本学科便开始与冶金部自动化院合作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国家第三批学位授权点评审中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始终瞄准控制科学的发展前沿,突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即掌握先进控制理论和方法,针对复杂工业过程控制对象,进行建模、优化和智能控制。以研究和分析复杂工业过程系统的结构、建模和优化控制为主导,综合运用先进控制理论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控制技术在各类复杂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为了培养生产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学科侧重与工程应用,已经建立了与工程硕士培养密切相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生产企业和工程建设行业中具有控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从事技术和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学科培养的工程硕士应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本学科培养的工程硕士应具备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广泛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控制领域中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与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控制工程技术和控制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够熟练阅读与本领域相关的外文资料。
三、培养方式
1、本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由导师指导小组联合指导培养,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审批通过的校内外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培养目标及工程硕士研究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在研究生选定导师以后两周内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2、一般采取在职业余学习方式,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课程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求在1-2年内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学习年限3-4年,不超过5年。非学位课程学习强调自学。论文工作应结合工程硕士研究生本人有关生产或科研单位具体项目的研究进行,具有参加和完成实际项目及应用研究成果。
3、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强调把所掌握的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在解决经济建设的实际问题中去。
四、领域范围
大系统理论:工业过程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分析与控制是在系统的具体模型建立以后,研究系统的层次、结构,进而给出相应的递阶、分散控制方法,以简化系统与智能控制结合,可将复杂系统的研究引入一新的阶段。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主要是以微电子技术和微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现代化(智能化)的电源系统为对象,以控制理论的应用为手段,以培养电力电子高级研究人员为目标,重点研究无污染的电力电子技术装置,特别是ZVS和ZCS技术的机理研究和控制结构、控制方法的研究。
控制理论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包括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和非线性控制等)的基本理论、建模理论、控制算法和设计方法。结合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去控制生产环节和过程,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各类复杂问题,是被控系统动态品质指标达到期望的最佳状态。研究专题有: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流程工业过程控制等。
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通过检测,将对故障敏感的信息转换变成信号,(例如振动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分析,提取故障信息,消除无用信息,然后与正常状态或故障状态进行对比或模式识别,以确定故障的程度、部位、类型,然后根据定时检测数据进行劣化趋势预报,再根据趋势作出处理决策。因此故障诊断的目的是发现故障征兆而不是解决故障。
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以人工智能理论、计算机科学和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及非线性动力学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内容涉及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专家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专题有:智能专家控制、智能自适应及预测控制、神经及模糊控制、复杂系统控制等。
五、课程设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工程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校集中开课6门,15学分。学院开设其它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约15-16学分。开题报告和学术交流计入学分,分别为1学分。
课程设置表见后面附表。
六、学位论文
文献调研
文献与项目调研是工程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生必须广泛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阅读中外文献,阅读量不少于20篇。调研期间,费用自理。
开题报告
工程硕士生正式进入论文工作前必须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在第5学期结束前,由指导小组安排作口头报告,经审核合格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
开题报告必须包括文献阅读、项目课题调研汇总、课题计划、研究内容和论文工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中期报告
中期检查,既是督促、帮助工程硕士生按时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考查硕士生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为保证工程硕士生按时、较好地完成学业,建立学习、工作中期检查制度。工程硕士生应在开题报告上交4-6个月后,提交论文工作的中期报告,作为工程硕士生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学术活动和调查研究的质量考核和检查。
论文要求
1、在导师指导下,按研究方向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对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以应用基础及应用型为主。
2、工程硕士生应在调查研究、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征求有关专家、教授意见,经指导小组和院(系)研究生工作小组审定后,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制定学位论文进展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3、工程硕士生在学习期间,每学期应进行一次读书报告或文献综合报告或阶段工作报告(包括中期报告)。
4、在毕业答辩前两个月,研究生应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独立完成3万~4万字论文撰写工作,交导师审阅后进行修改、补充、打印成册上交学院。
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按照《鞍山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规定执行。
附表:课程设置表:
类型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阶段 |
学时 |
学分 |
校 开 课 |
必 修 课 |
|
政治理论 |
1 |
36 |
2.0 |
|
英语 |
1 |
100 |
5.0 |
|
数值分析 |
1 |
60 |
3.0 |
|
应用概率统计 |
1 |
60 |
3.0 |
选 修 课 |
|
计算机软件基础 |
1 |
36 |
2.0 |
|
商法 |
1 |
30 |
1.5 |
|
技术经济学 |
1 |
36 |
2.0 |
院 开 课 |
必 修 课 |
|
矩阵分析 |
2 |
2.0 |
36 |
|
线性系统理论与设计* |
2 |
60 |
3.0 |
|
计算机控制系统 |
2 |
40 |
2.0 |
选 修 课
|
|
DSP 原理与应用 |
2 |
36 |
2.0 |
|
MATLAB语言 |
2 |
30 |
1.5 |
|
大系统理论基础 |
2 |
40 |
2.0 |
|
交流电机统一理论 |
2 |
40 |
2.0 |
|
接口技术 |
2 |
40 |
2.0 |
|
近代交流调速 |
2 |
40 |
2.0 |
|
模糊控制 |
2 |
36 |
2.0 |
|
神经网络 |
2 |
30 |
1.5 |
|
系统辩识与自适应控制 |
2 |
60 |
3.0 |
|
系统工程 |
2 |
40 |
2.0 |
|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
2 |
40 |
2.0 |
|
PLD与现代数字系统设计 |
2 |
40 |
2.0 |
|
组态软件 |
2 |
40 |
2.0 |
|
现代传感技术与应用 |
2 |
40 |
2.0 |
|
最优化原理与方法 |
2 |
54 |
3.0 |
|
数理方程 |
2 |
54 |
3.0 |
必修环节 |
|
开题报告 |
3 |
|
1.0 |
|
中期报告 |
3 |
|
|
|
学术交流 |
3 |
|
1.0 |
在面向企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本学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学科1990年开始招收在职研究生,2001年开始招收同等学力研究生。毕业的研究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近10年来本学科在工程实践中,与鞍钢、宝钢、本钢等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如十五攻关课题“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集成平台及关键技术”、国家重大引进技术项目“出钢口下渣检测技术和渣层测厚技术的研究”、“中厚板水幕连续冷系统智能控制”、“宝钢冷连轧数学模型研究”、“铁水脱硫过程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烧结球团焙烧过程的优化智能控制”等。与地方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合作也富有相当的成果,特别是国家重点示范项目“IC卡无纸记录仪”、“IC卡远传式预付费水表”和“IC卡预付费电表”系列、“Klj-a快速淋洗搅拌抽提仪”、“油田钻杆探伤仪”等项目的研究。这些合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本学科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本学科的一些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已经成为相关地方企业长期、稳定的技术指导和顾问。
为培养本学科工程硕士,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本学科现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硕士点,及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筹学与控制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点。近3年本学科发表科研论文180余篇,其中17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专著共6部,出版教材(教学用书)3部;省部级以上获奖和鉴定的科研项目13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1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项目4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达到150万元;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合计1920M2,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42台(件),仪器设备值合计200余万元;本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4.7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98种。本学科领域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31人,国内外兼职教授8人。目前已经开始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培养本学科的博士生。本学科将立足本学科发展前沿,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加强与相近和相关学科专业的相互渗透,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