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本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师大学堂遭八国联军毁坏。1902年末,中国政府在恢复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规划设立史学目,1903年改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次年夏,京师大学堂开始进行预备科和师范馆的史学教育。1910年3月,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相当于四年制本科)的中国史学门开始招生。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改为国立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的史学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力求使学生获得广博的基础知识,打下厚实的学术功底,练就精深的专业能力。五四运动后,1919年8月,校评议会依新制将中国史学门改称史学系。
1937年7月,北京大学史学系的建设被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所打断。部分师生随校内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相关科系合组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社会学系。抗战胜利后,北大史学系1946年随校北上复原。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时,由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燕京大学历史系一部分骨干教师的汇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师资阵容进一步壮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益发突出。随着形势的发展,考古专业1983年从本系分出,独立成系。
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本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历史目光和渊博知识的人才,在各条战线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本系毕业的学生中,成长出一批批著名学者、革命者、爱国志士和社会贤达。在本系的教师行列里,涌现过李大钊、朱希祖、马叙伦、马衡、陈寅恪、陈翰笙、傅斯年、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垣、陈受颐、顾颉刚、冯家升、张星烺、刘崇鋐、毛子水、姚从吾、郑天挺、翦伯赞、张政烺、向达、邓广铭、周一良、齐思和、杨人楩、邵循正、苏秉琦等杰出的史学家。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承前启后,代代相传。
全系现任专职教师62名,其中教授28名,副教授18名,讲师16人。阵容齐整,各有所长。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承担着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国际合作或海外基金奖助课题6项。校内创办一流大学研究课题多项。每年都有大批学术论著发表,很多论著在国内外获奖。在历史学诸多的学科前沿中,活跃着本系的学者。本系1993年创办的学术刊物《北大史学》,每年出版一辑。
本系课程门类设置齐全,分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从1994年起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文科多媒体计算机科研实验室设立于本系。系图书室藏书10余万册,校图书馆所藏有关的历史书籍近百万册,其中有许多珍贵的善本。
每年本系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50人,硕士研究生40人,博士研究生30人,接受各种层次的进修生10余人,进修教师20余人,访问学者10余人。现有近百名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在本系学习。每学期均聘请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前来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报告,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信息传达给本系的广大师生。在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学术环境中,努力造就目光开阔、学识渊博的优秀人才。
领导机构
现任领导机构: |
主任:牛大勇 |
副主任:张帆、高岱、王春梅(兼) |
党委书记:王春梅 |
党委副书记:刘隐霞、刘一皋 |
教学机构: |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主任:徐 凯 |
世界古代史教研室 主任:朱孝远 |
中国近代史教研室 主任:徐万民 |
欧美史教研室 主任:高 毅 |
中国现代史教研室 主任:杨奎松 |
亚非史教研室 主任:王红生 |
中国中古史中心 主任:张希清 |
世界史研究室 主任:宋成有 |
办公机构: |
|
历史系办公室:孟爱华 |
历史系主任助理:王小甫 |
历史系教务室 :杨克敏、王忠立 |
外事秘书:李隆国 |
历史系党委办公室: 马春英 |
科研秘书:王中立 |
历史系资料室 :王美秀、杜静、赵桂英 |
研究生秘书:何 晋 |
历史系复印打字室:刘兰春 |
历史系工会主席:王美秀 副主席:高 岱 |
历史系多媒体实验室:荣力 |
中国中古室中心资料室:臧健 |
研究机构: |
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张芝联) |
东北亚研究所(所长:宋成有) |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林被甸) |
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王晓秋) |
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何芳川) |
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王天有) |
现代史料研究中心(主任:杨奎松) |
希腊研究中心(主任:朱孝远) |
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天有) |
|
历史系学科评议小组: |
组长:阎步克 副组长:高毅 |
|
成员: 何芳川 王天有 王晓秋 牛大勇 董正华 王春梅 彭小瑜 朱凤瀚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 吴恩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副所长) |
历史系学科学位评定分委会: |
主席: 王天有 |
副主席:高毅 |
委员: 王晓秋 宋成有 何芳川 阎步克 荣新江 牛大勇 董正华 朱孝远 王春梅 |
培养目标
本系史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总体上尽量兼顾史学教育的学术性和社会性,分层次地培养高质量的史学人才。一是突出学术功能,建立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生的系统培养模式,在各阶段都打好厚实的通史基础,以利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适应现代社会对学术精英的高层次需要。二是加强本科学生的能力训练,包括资料搜集、整理、考订、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述、写作能力,计算机等辅助工具应用能力,研究、思维能力等等,并给他们提供一些跨学科的必要知识,满足社会各界各部门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广泛需求。三是充分发挥史学的教化功能,从事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史学教育面向非史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乃至全体国民,承担提高民族素质和公民文化教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
海外交流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也步步推进,先后同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法国、荷兰、香港、台湾等十几个院校的相关系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数十名海外学者和学生前来访问或进修,我系每年选派若干教师、研究生及个别本科生赴海外深造或讲学,现职大多数教师都有海外讲学或留学、进修的经历。
本系先后聘请多名海外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研究员。其中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柯伟林(William C. Kirby)、李中清(美国)、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韩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金俊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温、京都大学教授谷川道雄、早稻田大学教授依田熹家、关西大学教授大庭修、创价大学教授金子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郭少棠等。
另外,在国内外各种项目和基金的资助下,我系师生还以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如合作研究、教学交流、召开国际研讨会等等。
每年寒暑假期间,我系办有长短期不等的中国历史文化讲习班。用中、英、日、韩等语言向海外各种层次的留学生、进修生讲授有关中国语言、文化、历史的知识,深受海外人士的欢迎。
奖助学金
政府和海内外各界在我系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逐年增长。目前,本系每年有70多人次可以获得各种奖助学金。其中包括三好学生奖、光华奖、安泰奖、洪业奖学金、钱穆文化奖、杨人鞭世界史青年教师奖、杨乃英奖学金、谢李淑英奖学金、依田熹家奖学金、金子治奖教金、世川良一奖学金、韩国学奖学金、刘绍棠奖学金、孙中山研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保洁奖学金、505奖学金等奖项。凡是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都可申请获得学校的专款补助。
研究生教育
硕士研究生分四个专业,学制三年。中国古代史专业从先秦至明清分设八个断代史,另设中西文化交流史、历史文献、史学史、历史地理等,共十二个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分设近代史、现代史、中外关系史等三个研究方向。世界古代史专业分设上古史、中世纪史两个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分设主要国别史、地区史、史学理论、现代化进程、欧洲封建过渡、殖民主义史等十九个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四个专业,其中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全国第一家博士后流动站也设在本系。博士导师二十余名。周一良、田余庆、马克垚、张芝联、吴荣曾、祝总斌、吴宗国、徐天新、沈仁安、郭华榕、郑家馨、梁志明、林被甸、马克垚、刘祖熙等史学前辈虽已退休,有的仍在指导研究生,对前来请教的海内外学子,循循善诱,不遗余力。阎步克(魏晋南北朝史)、王天有(明清史)、高毅(地区国别史)、何顺果(地区国别史)、荣新江(隋唐史)、房德邻(中国近现代史)、王晓秋(中国近现代史)、朱孝远(欧洲中世纪史)、林承节(印度史)、董正华(世界近现代史)、宋成有(日本史)、何芳川(世界近现代史)、茅海建(中国近现代史)、徐万民(中国近现代史)、欧阳哲生(中国近现代史)、徐凯(清史)、邓小南(宋史)、张希清(宋史)、王小甫(隋唐史)、李孝聪(历史地理)等著名学者,正承担着培养博士的重任,传道授业,诲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