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科院研究生院正积极酝酿研究生培养改革,内容包括:
第一,招考方式改革。他说,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录制度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招考管理及指标配置高度行政集权化,考试科目刻板,录取中重分数,考录中人才综合选拔标准失衡等等。
中科院此次进行的改革,要扩大导师选择和面试在录取中的权重,杜绝社会上不正之风对录取的干扰,确保在能力面前人人机会平等。
此外,除外语、数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外,还要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试,加大面试权重。面试中,着重考核学生逻辑思维、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敏锐性及进取心等。
白春礼说,目前学生入学时就确定导师,“一次录取定终生”。中科院正考虑试点先用1年时间,让导师和学生相互了解,再由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
第二,弹性学制问题。培养制度上,中科院是“两段式”的培养模式,改革将实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硕士可以规定最低和最高毕业年限,鼓励硕博连读和跨学科选修课程,鼓励前沿风险选题和交叉学科选题;博士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缩短或延长学习时间。
第三,成本分担问题。以前,中科院没有专门的教育经费,培养研究生的很多费用由课题组、导师承担。白春礼说,在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之前,中科院不会对研究生收取学费。
中科院还要进一步明确规范研究生“三助制度”:一方面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要把研究所、导师给学生的补助由“暗补”变为“明补”。导师给学生的津贴,是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应得的报酬,应该以合同的方式,把学生、导师、课题组、研究所、中科院等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下来。
第四,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培养体系、管理体系、监督体系和反馈体系4个方面。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体系涉及到课程、论文研究、导师、支撑条件和文化氛围等。在生源质量稳步提高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观念上,必须明确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其次,必须做好课程教学与论文研究的统筹安排,重点提高博士论文的质量要求,加强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要健全课程教学,健全研究生科研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支撑体系。
白春礼认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中科院要在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实验室实习、学术讨论、中期考核、论文开题、论文撰写、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评审等各环节建立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为分流、淘汰机制的建立打下科学有效、公正公开的制度基础,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激励研究生努力向上的竞争机制。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督体系方面,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招生录取质量、学位课质量、论文质量、导师质量、学位授予质量5个方面的监督上。要有制度的保证,要有师生的参与,要能真正服务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采访中白春礼院士强调,培养研究生,导师不能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劳动力。他说,导师要鼓励研究生正确处理科研热点与个人特长的关系,最好能将个人兴趣、个人特长和科研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对别的科学领域发生了兴趣,应该鼓励、支持他们更多地进行自由探索。
此外,导师还要指导研究生对论文目标和研究范畴进行适当的选择。导师要对研究生进行扎实地训练,使他们在知识积累和成果的产出方面都有进展。要尽量指导他们做有深度的工作,取得有水平的成果,这个成果一定要经得起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