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工学
一级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代码:0817
二级学科名称:应用化学
学科代码:081704
本学科于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本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并且是中国感光学会非银盐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现有教授20余人,副教授40余人,本学科2000年增设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在有机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感光化学与材料、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应用电化学等研究领域均处于全国前列,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发明奖5项,省部级奖30余项,科研成果显著,技术产业化程度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效益巨大。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浓郁,承担着大量的国家、省部委攻关项目和企业立项的研究课题,科研经费充足,培养研究生的条件和环境优良。1992年以来已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120余人,他们中大多数已成为科研、教学与经济生产部门的骨干力量。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2.掌握应用化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强化与材料、环境、生命科学及化学工程与技术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动态;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层状及插层结构无机功能材料化学
无机功能材料是化学工业中传统无机材料经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后崛起的一类新型材料。因特殊结构和性能,无机功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其产业关联度大、渗透性强、资源利用率高。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层状及插层结构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同时还要开展纳米及团簇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工作。
2、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本方向在探索精细化学品合成反应规律、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同时,通过分子结构设计研制了一批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化学品包括液晶、药物中间体、日用精细化学品、燃油发动机尾气处理剂、表面活性剂、污水处理剂、油田化学品、金属表面改性处理剂、水处理化学品、特种功能涂料、紫外固化封装剂等。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细化学品已进入产业化阶段,为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3、应用电化学
应用电化学是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化学保护、化学电源、电化学合成及生物电化学过程的科学问题。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金属局部腐蚀的电化学监测、电化学保护及材料表面的电化学改性技术、海水多相流作用下的腐蚀电化学以及电化学传感器等,研究居国内外先进水平。在电化学合成与加工以及新型高能电池研究方面也有重大进展。
4、应用光化学
利用激光能量密度高、单色性好、可控性强的特点制备高活性粉体材料,可以获得粒径细小、粒度分布范围窄、分散性好、不易团聚、纯度高的纳米粉体,是本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
5、介孔材料制备化学
M41S系列介孔材料的发现,不仅将分子筛和沸石由微孔范围扩展至介孔范围,且在微孔材料(沸石)与大孔材料(如无定型硅铝酸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独特的结构特征以及它的大比表面(1000m2/g),为分子筛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空间。本方向利用介孔材料的独特结构特点,充分认识介孔材料的不足,以“扬长避短”为原则针对介孔材料的结构调控和应用性能开展研究,合成了系列介孔材料,并在介孔材料应用方面实现了突破。
三、知识域要求
本学科的研究生要求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通过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拓展在材料、化工、环境、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面,强化专业实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