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1993 年,面对因三峡工程建设启动带来的“库区百万移民和安稳致富”这一世界级难题,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的前身,原重庆商学院经济研究所应运而生。2002 年 7 月,学校在原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区域经济研究院,同年被遴选为重庆市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2 年 9 月,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区域经济研究院的基础上,依托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统计学等优势学科成立。2004 年,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重庆市唯一部市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系统研究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重大战略问题的国家级学术平台。2006 年,由重庆工商大学牵头,整合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四家单位产业经济领域的科研力量,联合成立“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产业经济研究院。至此,中心“一心辖两院,一心推两院”的发展模式得以形成(下辖区域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院,推动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发展)。
2009 年,区域经济研究院在全市首批重点研究基地评估中位居全市综合排名第一。同年,中心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常务副主任文传浩教授代表中心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接见。2010 年,中心在教育部五年评估中位列同类基地全国第三名。 2012 年,中心牵头申报的“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2013 年,由中心牵头建设的“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获批“重庆市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2014 年,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2015年,应用经济学在重庆市“十二五”市级重点学科验收评审中荣获优秀。2016年,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中,中心在全国 151 个基地中综合排名第 63 名,其中社会服务能力位居 12,决策支持能力排名第 8;在经济类“学术片”24 个基地中综合排名第 10。2017 年,中心分别入选中国核心智库和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同年,中心成立“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并入选重庆市重点专题智库。2018 年,由中心牵头申报的“重庆
工商大学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专家服务基地”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中心设有重庆市区域经济学“巴渝学者”及重庆市首批经管类唯一“两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拥有重庆市“双一流学科”、市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硕士点建设平台,与中国社科院联合共建“经济分析与预测联合调研基地”,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共建“重庆市园区经济咨询中心”和“重庆市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设有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和“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分站”,是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挂靠单位。中心已形成了应用经济学“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多渠道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 50 余人。其中,教授 26 人,具有博士学位 40 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 1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人,“教育部、国土资源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 人,全国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 1 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 人,“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 1 人,“重庆改革开放 30 年经济风云人物”2 人,获省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2 人,“两江学者”1 人,“巴渝学者”3 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5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8 人,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10 人。
中心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纵横向项目 600 余项,科研总经费 6000 多万元,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50 余项。其中,杨继瑞、王崇举、文传浩、杨文举等学者成果多次得到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克强、汪洋、张高丽、马凯、回良玉、黄奇帆等肯定和批示。中心学术交流频繁,先后举办大型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 10 余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为社会输送了 500 余名优秀研究生。社会服务广泛开展,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西部省市提供了 100 多场(次)干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