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考试的命题依据是相关专业知识及其运用。作为一种能力型考试模式,GCT-ME逻辑考试的目标不是测试考生的逻辑专业知识及其运用,那么,它的命题依据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自然是应试辅导首先应当研究的,同时也是考生应当关注的。
GCT-ME逻辑试题的内容从总体上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专业知识的各种领域,但并不测试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其运用。一般地说,GCT-ME逻辑试题只预设考生具备常识,只测试考生基于常识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因此,GCT-ME逻辑考试的命题,并没有一种简明规范的依据。可以略带夸张地说,每一道初始制作的优秀的能力型逻辑试题,都是一项独立的小科研工程。
有理由认为,以下诸点是我国的GCT-ME逻辑考试命题的参考依据:
第一,“批判性思维”的理念。
第二,已经形成的主要来自美国的能力型考试的逻辑题库,其中主要是美国能力型考试(GMAT、GRE、LSAT等)的逻辑部分(Critical Reasoning)的已考试题,也包括用以辅导的模拟试题。这是我国的能力型考试逻辑命题的重要参考依据。我国考生所应对的能力型逻辑试题,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英语初始制作题的二次或多次制作,有些是初次制作题的直接译制。
第三,已经初步形成的我国能力型考试的逻辑题库,其中主要是MBA(已有9年的历史)逻辑部分的已考试题,以及近年来MPA等的逻辑部分的已考试题,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辅导教材中的模拟试题。
第四,逻辑学的相关知识。正如已经关注到的,知识-能力型试题的近乎半数的高比例,是目前GCT-ME逻辑考试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逻辑学的相关知识,自然是GCT-ME逻辑命题的一个重要依据。在逻辑学的知识体系中,如何确定,哪些知识可能和GCT-ME相关,哪些不大可能和GCT-ME相关;那些相关的知识如何在应试中正确运用,这对考生,特别对应试辅导来说,是个复杂的同时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和处理失当,可能使辅导成为误导。
以上诸点,是考生特别是考前辅导应当关注和研究的。
正如前面指出的,我国的能力型考试是比照国外的模式仓促上马的,在命题方面,缺少足够的理论准备,实际上处在一个积累经验和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再加上试题的特殊性,使得此类命题事实上并没有一种简明规范的依据可依,因此,我国的GCT-ME的逻辑试题必然带上较多的命题专家的个人印记。这同样是考生特别是应试辅导应当关注和研究的。根据已考的两届试题,GCT-ME逻辑试题至少有两处国内同类考试所不具有的特点:第一是知识-能力型试题的近乎半数的高比例;第二是逻辑演算型(即依据条件通过多步推理求得结论)的试题有较多的出现(有关讨论见第三章)。这些特点就是命题专家的个人印记。此种个人印记是动态的,因此,应试辅导应当加以追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