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学院
MBA的报读人数一直在持续增长,2009年MBA报考人数更是增加近两成。业内专家预测,2010年MBA报考也将持续走热,报考人数或可突破7万人。在商学院招生前景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国内外知名商学院却清醒地意识到,由美国华尔街引起的金融危机,已经敲响了警钟,商学院想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就必须进行反思,做出一些改变。
6月28日,在庆祝与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10周年之际,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邀请到来自美国、港澳、上海、北京和广州本地的知名商学院院长齐聚中大岭南堂,共同探讨了金融危机下,商学院的责任与未来发展。院长们都表示,商学院不是要教育出更聪明的赚钱机器,而是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商界领袖;不能只顾短期效应,而应有长远眼光;不应只注重股东利益,忽视社会利益;不应只注重教授经济模型和获利方法,而要加强对学生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教育。
商学院培养的不是“赚钱机器”
澳门大学副校长何顺文指出,学生已经迷失在大量的概念模型之中,我们也许比过去更智慧,科技更发展,但我们并没有变得更快乐。商学院要改变基本的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出更聪明的“赚钱机器”,而是要培养学生更多的责任感。
中大岭院吴立范院长表示,某些大公司的CEO们通过提高股价而获利,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得到高额的分红,对经济危机的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的MBA教育背景,让大家对MBA教育产生怀疑和反思。在中国,很多商学院教授运用中国哲学教育学生,比如“商场如战场”,将市场竞争比喻成你死我活的较量,大家把商场上的对手看成敌人,因此在竞争过程中采取各种不正当的手段。他指出,这是商学院在教学中应该要避免的,应该给学生灌输“双赢”、互惠互利的理念。
华信惠悦咨询公司总监DeirdreLander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指出,目前很多职业经理人急功近利,一个重要原因是CEO任期年限越来越短。要在两三年的任期内为企业赢得较大利益,CEO就会变得只注重短期效益,而不顾长期影响,这样的CEO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做很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事情。
与会各大商学院院长达成一致共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因为人们盲目追求金钱的快速增长,现在商学院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能够解决眼前的危机,以及未来如何通过商学院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
MBA教育应该去影响学生的商业道德
吴立范教授认为MBA学院应该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为学生提供资源帮助其成长。要改变目前追求金钱的唯一目标,就应该重新定义经理人的目标和责任,并向学生明确传达。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付克勋表示,复旦商学院正在对MBA课程进行改革,在必修课程中植入商业道德课程,并不断尝试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避免学生过分追求利润和金钱,鼓励学生将智慧投入到社会、咨询服务、非营利组织中。
中山大学岭院副院长张艳梅认为,MBA教育可以通过商业道德课程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
MIT斯隆管理学院院长DavidSchmittlein强调,目前商学院教育中最应该改变和加强的是领导力培训,“商学院的作用不仅仅是教专业知识,应加强领导力、责任感的培养,锻炼学生在全球环境下的领导力,以及负责任的态度,致力于培养未来的商业领袖。”他还指出,MBA学生的选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选择那些正直、有商业道德意识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