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一段1000字的文章,用300字左右写一篇摘要。(20分) 假如有人问:治学有没有诀窍?那么我想,勤和恒就是最基本的诀窍。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这是中国的古话。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当然,勤和恒是不可分的,勤字中间就包含了恒的意思。譬如我们劝人多读书,决不是希望他读一本书,读一天书,而是希望他天天读,持之以恒,养成读书的习惯。治学,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从博到约,由浅入深。 博和专,是一对矛盾。我不反对“学贵专精,不尚驳杂”的道理,但我同时也深信,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昌明、世事日繁的社会里,要专攻一业,不及其他,恐怕也难于攻克这一业。在科学的领域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出现了大量的所谓边缘学科,文学艺术就更不必说了。看来,“杂家”这个词已经不该有贬义了。文学是人学,而人,是生活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的,要研究人、反映人,要刻画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作家的知识就非博不可、非杂不可了。有位作家说:“要博,什么书都可以看看、翻翻,记不住内容,或对内容没有兴趣,即使只知道书名、作名、出版年月,积而多之,有时也会有用处的。同时,不但是‘开卷有益’,也得注意社会上的种种事情(自人情世故以至风俗景物)。”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因为“人情世故”、“风俗景物”之类,在教科书和正式的报章社论、文件中是学不到的。 谈到博和杂,就很自然地想到一个“浅”字。梁启超有一段话讲得很坦率,他说:“启超学问欲极炽,其所嗜之种类亦繁杂,每治一业,则沉溺焉,集中精力,尽抛其他,用若干时日,移于他业,则又抛其所有所治者。以集中精力故,故常有所得,以移时而抛故,故入焉而不深。”他又在给女儿的一首诗中说:“吾学病爱博,用甚浅且芜,尤病在无恒,有获旋失诸,凡百可效我,此二无我如。”我认为不论治什么学,“学问欲极炽”和“集中精力”,都是完全必要的,学海无边,对这一门“沉溺”了一阵之后又“移于他业”,看来也是很难免的,而且,要是真的集中精力地钻研了一阵,要“尽抛”也是不可能的。茅盾在少年时代就通读了诸子百家、唐诗宋词,这些不都成了他毕业文学事业的用之不尽的潜力么?我认为梁启超所说的“尤病在无恒”只是他的自谦之辞,他在学海里浮沉了几十年,到晚年还保持着“极炽”的求知欲,这种恒心是值得称道的。 最后,我还想引用梁启超提倡的“善疑、求真、创获”这六个字来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善疑,就是不迷信旧说,坚持独立思考;求真,就是实事求是,上下求索;而创获,而是独辟蹊径,敢于创新。循此途径。持之以恒,那么积跬步致千里,集细流成江湖,也就庶几近之了。 二、生活中,有时说了实话要“倒霉”,说假话反倒占了“便宜”。你对这种现象持怎样的看法?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