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该考试的目标,是“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表明政治理论考试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两类本事:一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认知能力;二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前者是基础、前提,后者是重点、关键。下面,我们主要从2004年考题出发来谈一谈2005年考研政治理论复习的总体思路。
从2004年的考题命制情况来看,该指导思想得到比较好的贯彻和体现。在“政治理论试题”总共四类题(单选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分析题)、100分的卷面中,前两类题直接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认知能力的考查,它们占了45分。就具体题目而言,除了“形势与政策”部分的个别题目(如“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内容)显得有些“偏”外,其它的题目所考察的,可以说都是“基本”的东西,如基本概念和基本论断,是一个本科生应当、也完全有能力掌握的。后两类题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它们占了分值的大部分,即55分。如果说对付前两类题主要是靠“背功”的话,或者说打开现有的书本可以直接找到关于它们的现成答案的话,那么后两类题在一般的教材或辅导书上是无法找到有关它们的直接答案的,故而要将它们回答好,就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透彻理解,活学活用。与往年相比较,2004年政治理论考题最突出的特点是明显强化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具体表现在:
1.从题型构成上看,论述题被取消了,全部代之以分析题。
我们知道,论述题的特点是提问相对直接,考生一看就知道问什么,要考什么原理;而分析题的提问就比较含蓄、隐晦,不少题目中不直接出现要考查的对象,需要考生自己识别、归结出来。如果说论述题是单一地考查同学们的演绎能力的话,那么分析题则是既考查归纳能力,又考查演绎能力。假如归纳得不对,那么演绎就无从谈起。不少考生因为归纳能力比较差,结果面对题目不知所措,要么无法下笔,要么乱写一气。
2.题目大多是复合型的,所涉及的知识点不是一个,而是几个。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最后一道题,它融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哲学三科的有关知识于一炉,这种突破学科界限、注重相关知识点之间的渗透与衔接的命题方式,是前所未有的。显然,要答好这种题目,机械地瞎子摸象是不灵的,它需要考生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融会贯通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要求相当高。从实际情况看,考生对这道题的回答不大理想,不少考生对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的把握不准确、定位欠清晰,给人一种“蒙了”的感觉。针对2004年考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有志于参加2005年考研的同学们当如何应对呢?我们认为在战略层面上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即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现在在一些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政治理论很容易的,最后突击背一下就行了。这种说法不要轻信。近几年来,考生中因政治理论课达不到单科最低录取分数线而被淘汰的大有人在。面对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容不得大意。
思想上的重视转化为行动,就是一定要早动手。是否参加考研要早决策;决定参加就要早投入复习。这么多要背的内容,不花大量的时间是对付不了的;而综合能力的提高,更非临时抱佛脚所能解决问题的。那么如何行动呢?在政治理论的复习中,建议同学们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做好三件事。
一是抓好点。即应当记忆理解,主要指基本概念。政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以及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东西,对它们必须准确记忆,透彻理解。倘若概念不懂、范畴不清,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不会,那其他的事情都将无从谈起。
二是连好线。即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相互贯通。
三是顾好面。即应当全面复习,不能有遗漏。从学科构成本身的逻辑上讲,不同的概念、原理之间的确存在轻重主次之分,所以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妨把它们区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但这种态度在考研中就不适用。因为凡是考纲规定的内容,都可能考。所以,从应试的角度看,什么内容重要?凡是考的,就是重要的。而什么考、什么不考,考完了才知道。故而复习必须全面。近年来考研命题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注意各章节内容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