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考研政治 >> 正文 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

考研试卷库
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1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
    
    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
    
    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
    
    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
    
    4.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D。辩证法
    
    5.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唯物论B。辩证法
    
    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学说
    
    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科学社会主义
    
    D。政治经济学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属性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
    
    A。坚定的革命性B。自觉的实践性
    
    C。鲜明的阶级性D。彻底的科学性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0.工业革命的内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厂手工业
    
    B。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选择题Ⅱ,即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涵盖的领域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
    
    A。政治和经济
    
    B。文化和军事
    
    C。历史和艺术
    
    D。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科学
    
    3.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后果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
    
    A。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厂手工业
    
    B。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了新的阶段
    
    4.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事件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是因为他们独创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
    
    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法
    
    6.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一、选择题Ⅰ
    
    1.【答案】D
    
    【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众多因素合力促成的结果。A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B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C项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只有D项契合题干的设问。
    
    2.【答案】A
    
    【解题思路】见上题
    
    3.【答案】B
    
    【解题思路】见第1题
    
    4.【答案】D
    
    【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但他是无与伦比的辩证法大师。马克思批判和抛弃了他的唯心主义思想,汲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AB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内容;C项不属于黑格尔,因为他是唯心主义。
    
    5.【答案】C
    
    【解题思路】AB是哲学思想,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畴。D项是马克思的独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马克思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6.【答案】A
    
    【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将哲学上的方法论具体运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最后结论。B项不够完整准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而且将它们运用到社会领域,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
    
    7.【答案】D
    
    【解题思路】ABC三项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是其政治立场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手段。
    
    8.【答案】D
    
    【解题思路】ABCD四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其中最根本的属性是彻底的科学性。因为只有具有彻底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而要保持彻底的科学性,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因为理论毕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因此,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保持其本身科学性、正确性、真理性的必然要求。
    
    9.【答案】B
    
    【解题思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最终和最后的目标,是最高纲领。其他三项,是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要途径和阶段。
    
    10.【答案】A
    
    【解题思路】BCD属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后果。
    
    二、选择题Ⅱ
    
    1.【答案】ABCD
    
    【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无疑是一个非常浩大、复杂的主题,牵涉到方面非常之广、内容非常之多,需要从各个角度对其加以论证。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非常的浩繁丰富,它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法学、历史学、军事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十几个学科。这些内容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宛若一块完整的钢板,构成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宝库。
    
    2.【答案】ABC
    
    【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ABC三项。D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本题与上一题要注意区分:上一题是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本题是问主要内容。所以,即使是记忆型的题目,也要确保记忆的精确。
    
    3.【答案】BCD
    
    【解题思路】工业革命是生产力领域中的重大变革;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推动力,工业革命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生产力的其他内容,而且必然导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即整个社会形态的改变。BC项是生产力领域的变化;D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A项属于工业革命的内容。
    
    4.【答案】ABD
    
    【解题思路】属于历史事实。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
    
    5.【答案】BC
    
    【解题思路】劳动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马克思是做了继承。辩证法古已有之,黑格尔将其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水平。马克思的贡献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马克思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6.【答案】ABCD
    
    【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就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件、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最根本的属性是彻底的科学性。因为只有具有彻底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而要保持彻底的科学性,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因为理论毕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因此,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保持其本身科学性、正确性、真理性的必然要求。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2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根据词源学考证,在古希腊文里,哲学之义是“爱智慧”。哲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科学之大全
    
    C。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所有规律的科学
    
    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的基础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
    
    3.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4.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5.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6.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实践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引起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这在哲学对象上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C。哲学研究世界的本质,科学研究世界的现象
    
    D。哲学是整体,科学是部分
    
    8.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经验论的观点
    
    9.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关键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提出了首要的基本的实践的观点
    
    10.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B。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又一个方面
    
    C。是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仅仅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现之后才有的现象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B。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C。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D。绝对真理的真正体现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是因为它(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并不以科学为基础
    
    B。可以囊括一切科学
    
    C。给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法
    
    D。只提供指导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性的不同回答
    
    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回答
    
    14.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95)()
    
    A。物质是否能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C。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
    
    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15.“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候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一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16.工程师先在头脑中构建出大厦,接着画出工程设计图,然后由工人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
    
    17.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理解,正确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C。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
    
    D。只有绝对运动,没有相对静止
    
    1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B。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
    
    19.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辩证法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绝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0.“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先验论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2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也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而形式也是主观的
    
    C。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22.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人有同环境相分离的自我意识
    
    B。人有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
    
    C。人有着动物所没有的思维
    
    D。人能进行劳动
    
    23.意识的本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B。人脑的机能,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大脑的分泌物
    
    D。思维的各种现象
    
    24.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性活动
    
    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25.“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6.古代哲人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种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辩证法的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27.在新时期,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创意可以变成财富。我们可以从哲学上这样来看待创意产业(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时代的发展使得精神也可以具有第一性
    
    28.庸俗唯物主义的特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D。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2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是通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是否被意识所反映来界定的
    
    B。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3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片面地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B。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
    
    C。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
    
    D。强调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31.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生产实践
    
    B。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各类行业的分工
    
    32.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的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33.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B。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
    
    C。能动地改造历史规律
    
    D。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
    
    3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受意识制约,意识影响物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也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影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
    
    35.社会规律的特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C。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36.在国家社会发展问题上,有一种观点是“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这种说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强调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B。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
    
    C。强调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法决定论观点
    
    D。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
    
    37.唯物辩证法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内容,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世界普通联系的观点
    
    D。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3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39.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起决定作用
    
    40.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D。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4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D。对立统一规律
    
    4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事物发展的哲学道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曲折发展的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43.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44.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事物的度B。事物的属性和量
    
    C。事物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
    
    45.主观辩证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主体活动的辩证法B。客体活动的辩证法
    
    C。思维活动的辩证法D。感性认识的辩证法
    
    46.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实质(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认为一切都是不确定、不可知的
    
    B。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的因素
    
    C。一味地否定
    
    D。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
    
    47.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的实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唯心主义的B。旧唯物主义的
    
    C。辩证唯物主义的D。形而上学的
    
    48.在辩证法理论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49.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相结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5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是否显著激烈B。是否迅速明显
    
    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
    


    51.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
    
    52.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度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C。把事物内容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53.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事物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54.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引述列宁的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分析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C。分析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55.“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宿命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
    
    5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发展由量变过渡到质变
    
    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D。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57.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B。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C。向有利于克服矛盾的方向转化
    
    D。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5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发展地看问题
    
    5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客观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B。矛盾只存在于社会领域中
    
    C。矛盾只存在于自然界中
    
    D。矛盾是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中的反映
    
    60.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都有共同点
    
    B。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C。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
    
    D。都没有确定的界限
    


    61.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的绝对运动
    
    D。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62.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质和量的相互转化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63.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推行了退耕还林的政策,原因是耕种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破坏了植被和生态,结果是土地荒漠化。退耕还林的政策的制定是由于认识到(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不仅要看到事物的客观性,还要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应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也应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复杂的普遍联系
    
    D。植树的经济效益更好
    
    6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65.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世界都是过程,过程都是集合
    
    B。与过程相对的结果是过程集合出的世界
    
    C。世界是以往过程的总结
    
    D。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66.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朴素的唯物论的观点
    
    B。唯心论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
    
    67.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条件对事物的发展没有作用,关键在主观能动性
    
    B。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
    
    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
    
    6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B。矛盾双方的完全一致
    
    C。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D。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完全等同
    
    69.主要矛盾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B。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D。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矛盾
    
    70.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之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客观性B。历史性
    
    C。能动性D。随机性
    
    7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
    
    B。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创造性活动
    
    C。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民族利益
    
    D。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国际交往
    


    二、选择题Ⅱ,即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哲学上的党性原则,把哲学家们划分为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可以同意的观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世界是可知的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D。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它以改变世界为哲学的根本目的
    
    B。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C。它以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核心
    
    D。它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哲学形态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4.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自身存在着的世界
    
    B。“绝对精神”的产物
    
    C。没有规律的客观事物的堆积
    
    D。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5.下列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感觉是人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屏障
    
    B。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C。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D。经验是认识真理性的最终判断标准
    
    6.现代社会科技领域“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科学知识可以创造出新物质
    
    B。批驳了不可知论
    
    C。为唯物主义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依据
    
    D。今天的梦想就是明天的现实
    
    7.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他们(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承认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8.下列问题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9.一切包含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都认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世界是可知的D。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10.各种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一元论哲学B。坚持可知论
    
    C。坚持物质第一性D。坚持唯物史观
    


    11.唯心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坚持意识第一性B。坚持辩证法
    
    C。一元论哲学D。可知论哲学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它以改变世界为哲学的根本目的
    
    B。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C。它具有实践性的首要的基本特征
    
    D。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哲学形态,并且申明为无产阶级服务
    
    13.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哲学要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B。哲学以特有的方式反映和把握时代
    
    C。哲学与它的时代是相互作用的
    
    D。真正的哲学总是站在时代科学的前列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之间在物质观上的区别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是否承认物质的客观性
    
    B。把物质局限于自然界还是也包括人类社会
    
    C。是否认为意识是物质所派生的
    
    D。把物质理解为某种物质结构及其属性还是理解为客观实在性
    
    15.在生产实践中,“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和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这段话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实践不能创造物质
    
    B。实践改变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
    
    C。实践活动要以物质世界的存在为前提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6.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成就的概括
    
    C。前者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D。前者是后者的根据,后者是前者的条件
    
    17.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
    
    B。能动地改变历史规律
    
    C。能动地反映世界
    
    D。能动地改造世界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论和二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C。坚持了世界的物质多样性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9.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其特征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
    
    B。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C。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D。实践的主体群众性
    
    20.辩证唯物主义在运动和静止问题上的看法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C。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
    
    D。只有相对运动,没有相对静止
    


    21.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统一于哲学的物质范畴
    
    B。具有暂时性和可变性
    
    C。研究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
    
    D。给哲学的物质范畴以证实和提供新的材料
    
    22.下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C。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人类社会是统一于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2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2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B。人的现实感性活动
    
    C。人的存在方式
    
    D。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25.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下列关于实践的这种中介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通过实践活动人与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B。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
    
    C。通过实践活动使主体客体化
    
    D。实践是主客体分化和统一的基础,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交错点”和桥梁
    
    26.科学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不是纯粹的生物过程
    
    B。是社会的产物
    
    C。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D。人类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社会
    
    27.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大,客观规律的作用越小
    
    B。客观规律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8.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29.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客观的
    
    B。实践的中介是客观的
    
    C。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
    
    D。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30.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通过(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和改造实现的
    
    B。人自己特殊的社会存在方式——劳动实现的
    
    C。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现的
    
    D。自然界的人化实现的
    


    3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B。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其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C。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性的
    
    D。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32.“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3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该诗句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静中有动
    
    B。动中有静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动就是静,静就是动
    
    34.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这表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C。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统一性
    
    D。时间、空间是人天赋的认识能力
    
    35.主体和客体出现了一般物质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B。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
    
    C。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D。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
    
    3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具有同一性
    
    D。观念是人脑产生的
    
    37.人在实践中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促进改造主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促进改造客观世界
    
    B。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础
    
    C。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主观世界在实践基础上能够正确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38.下面关于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前者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后者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
    
    B。前者具有能动创造性,后者不具有能动创造性
    
    C。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D。前者具有社会性,后者不具有社会性
    
    39.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确定实践方案
    
    B。实践目标的制订
    
    C。实践的组织与管理
    
    D。实践结果的检验
    
    40.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能动地改造世界
    
    B。人的意识的自觉性和选择性
    
    C。能动地反映世界
    
    D。能动地改变意识
    


    41.“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B。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理念在事物之先
    
    42.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的正确理解,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对规律只能承认、接受
    
    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4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人能动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B。指道德实践
    
    C。人的现实感性活动
    
    D。人的存在方式
    
    44.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对立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孤立的观点与联系的观点
    
    B。静止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
    
    C。否认矛盾的观点与主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观点
    
    D。主张规律是主观的观点与主张规律是客观的观点
    
    45.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最后一项是“以骄奢淫逸为耻”。奢靡可能会逐步发展以致危亡,这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量变最终必然引起质变
    
    B。量变随时可能引起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6.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度”的概念的正确理解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度就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B。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规定性
    
    C。质变就是对度的规定性的突破
    
    D。度是区分事物量变和质变的标准
    
    47.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理解正确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它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B。它在一定条件下向普遍性转化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均有其特点
    
    D。人的认识从矛盾特殊性开始,科学认识就在于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48.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个性中包含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49.矛盾解决的形式主要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矛盾双方平衡发展
    
    B。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C。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D。矛盾双方融成一个新事物
    
    50.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B。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C。使矛盾双方都发生变化
    
    D。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51.休谟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是一种(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52.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认识事物的量
    
    B。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C。认识事物的质
    
    D。认识事物的质和度
    
    53.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辩证的否定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之间联系的环节
    
    C。事物发展的环节
    
    D。扬弃
    
    54.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相对于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B。斗争性存在于具体的条件之中,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C。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矛盾的斗争不能离开同一性但又能破坏着同一性
    
    55.中国传统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的统一,更重视“和”的统一。其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C。“礼之用,和为贵”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6.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新生事物里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B。新出现的事物较以前的旧事物在时间上更后出现
    
    C。新生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的合理的因素
    
    D。新生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5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因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它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其他规律是由对立统一规律推演出来的
    
    C。它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D。它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58.在辩证法看来,系统的特征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系统的结构性B。系统的整体性
    
    C。系统的层次性D。系统的开放性
    
    59.辩证法的“过程论”的观点认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前进的方向是世界过程中的主导
    
    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C。存在即是过程
    
    D。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是要灭亡的
    
    6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B。不仅包括量变,而且主要是质变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61.唯物辩证法的量变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B。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
    
    C。事物前进过程的中断
    
    D。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62.联系的条件性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一切都是有条件的
    
    B。有条件本身是无条件的
    
    C。离开了条件一切都无法理解
    
    D。一切随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
    
    63.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对主要矛盾的解决起着决定的作用
    
    C。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就容易得到解决
    
    D。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作用
    
    64.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65.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
    
    B。必然性制约着偶然性
    
    C。偶然性表现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
    
    D。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发展开辟道路
    
    66.下列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矛盾普遍性的思想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物生有两”B。“万物莫不有对”
    
    C。“耦之中又有耦”D。“过犹不及”
    
    67.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
    
    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问题
    
    D。矛盾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68.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内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9.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还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否定是联系的、发展的环节还是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C。否定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D。否定是亦此亦彼的“扬弃”还是非此即彼的“抛弃”
    
    70.划分新生事物的标志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最新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
    
    B。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的事物
    
    C。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事物的新形式
    
    71.关于蝴蝶效应,有人举例说北半球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引起了南半球某个地区的气象变化。这个事例可以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所谓联系是主观的
    
    C。思维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D。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72.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B。个别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
    
    C。个别与一般的区别是相对的
    
    D。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或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
    
    73.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它的含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任何事物内部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并且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B。世界的发展过程仅是纵向联系
    
    C。不同事物通过一系列中介统一起来
    
    D。任何事物都是世界发展链条上的不同的环节
    
    74.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互不相干
    
    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75.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B。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
    
    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选择题Ⅰ
    
    1.【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所有哲学共同的特点的认定。此题问的是哲学的特点是什么,而不是问某种哲学的特点是什么,也不是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四个选项中的三个就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设置干扰。选项D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不是所有哲学都有的特点,所以不选。选项B属于旧哲学的特点,不是所有哲学共有的特点。选项C是错误的,哲学只是研究最一般的规律而不是所有规律。选项A是所有哲学共有的特点,所有的哲学都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以本题选A。考生牢牢把握住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就不难做对该题。
    
    2.【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选项A语义不清,“科学之科学”的含义可以是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理解二者的关系,所以不对。选项C认为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基础”的语义不清,是理论基础还是事实基础,无论哪一个都存在严重的歧义。选项D认为哲学的基础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这也不全面,因为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能单单说成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在本题中,符合题意要求的是选项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以对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3.【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及其地位的理解。回答此题必须把握三个层面的问题,即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哲学基本问题各方面内容的地位如何。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所以答案是B。
    
    4.【答案】B
    
    【解题思路】该题是对唯心主义具体观点的辨认。“心想事成”是人们的日常说法,是说人要善于多思考问题,有其合理性。但将这个说法上升到哲学去认识,“心想”是人们的主观活动,“事成”则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及运动过程,“心想事成”,就是说只要“想”就能直接把想的东西变成现实,这在哲学上是典型的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
    
    5.【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存在是否决定意识,这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把这一原则运用到社会历史,那就是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所以本题选B。
    
    6.【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论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基本知识点。在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们都曾探讨和提出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比如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但是由于他们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伟大意义,因此都不能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出和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题中所给出的四个备选项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而只有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7.【答案】B
    
    【解题思路】把哲学看做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是整体而科学是部分,哲学是本质而科学是现象,便是旧哲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与科学看做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而科学则是研究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这就使哲学对象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据以上分析,本题选B。
    
    8.【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不可知论具体观点的理解。题干是休谟不可知论的典型观点。“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是说人与外界通过感觉隔离开来,人们是无法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即世界是不可知的。此命题的错误实质是否认了感觉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即否认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所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C项)。考生解答该题难点在于对休谟观点的理解方面。考生如果懂得休谟是一个典型的不可知论代表的话,就比较容易地选出正确选项。
    
    9.【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在哲学内容上的不同就在于,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引起了哲学上的伟大变革。而实现这两个“统一”的关键就是实践。一般考生只要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的重要性,就应轻松选出正确答案。
    
    10.【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深入理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在古代哲学就开始了,不属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后的事;辩证法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又有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所以不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认识。所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本题中,符合题干的是命题C。
    
    11.【答案】B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重要性的理解。从辩证法的观点看,世界上不存在“顶峰”,哲学体系也是不断发展的,不存在最终完成的问题,同样,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也不存在什么绝对真理的真正体现的东西。在本题中,符合题干的是命题B。
    
    12.【答案】D
    
    【解题思路】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既联系又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等同于具体科学,更不是包罗一切科学并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它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指导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题中的A项否认和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项夸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法,故C项也是错误的。这样将A、B、C三项排除,只有D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13.【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划分标准的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又称为世界本原问题,所以本题选A。选项B、C、D都不属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故而不选。
    
    14.【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只有在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物质与意识对立才是绝对的,超出这一范围,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所以本题选C。
    
    15.【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马克思哲学的特征的认识和对意识的能动性的理解。本题题干是马克思的一段话,此观点突出的是劳动过程中人的意识能动性。答案应选B。考生应注意抓住马克思哲学关注实践的特点。
    
    16.【答案】B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点。
    
    对于题干中的事实,考生不会不理解。但断定这一事实说明的哲学道理,如果考生没有真正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话,也有一定的难度。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几乎不会有考生选择A和C。选择D项的考生,多半是因为对列宁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的误解和类推。实际上,只要考生对题干中的事实稍加分析就可明确了,工程设计图是通过施工这一条件而转化为“大厦”一物质现象的,而不是意识本身创造的物质(D项)。所以在B和D项中再排除D项,正确选择就只能是B。
    
    四个选项中,也只有B项是正确的表述。所以,从这方面也知道正确答案。
    
    17.【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该知识点是在考试中多次考到的知识点。本题中,选项ABD都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有选项C表达了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18.【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本题的回答,首先要审清题目问的是什么。题目问的是“客观前提”。本题中各选项对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都有意义,但客观的、必须的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因为没有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前提,就谈不上能够“正确”地去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所以只选D。其他的选项也可以有作用,但不是客观前提。
    
    19.【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这是本章的基本知识点。
    
    唯心主义是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与运动割裂开来,所以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的看待物质和运动、静止,所以选D。
    
    20.【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人的意识的主体性的理解和掌握。人与动物不同,动物被动机械地反应外界,而人则是积极主动地感觉、反映外界事物,即人具有主体性。集中表现在,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在观察、感觉、反映时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题干中马克思这段话就是说明了“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的特点(C项)。该题没有难点,只要明白题干这段话是正确的,就应该找到正确答案。题中的四个选项,其中A、B、D三项明显不合题意。
    


    21.【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的概念,具体是考查对意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准确理解。题干是对“意识本质”基本内容的认定,命题C符合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问题的表述。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所以答案是C,其他的选项都片面。
    
    2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在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我意识、语言、思维、劳动都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但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劳动,所以本题最佳选择是D。本题审题时要注意到“最根本的区别”。
    
    23.【答案】B
    
    【解题思路】意识的本质有两个方面,一是人脑的机能,二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本题中选项A仅说了大脑的机能和属性,不全面,选项C是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也是不正确的。
    
    24.【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概念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既不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A项),也不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项),当然更不是动物式的“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D项)。
    
    25.【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物质特性的理解,以及对意识的来源和本质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在类似感觉的特性基础上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答案是D。
    
    26.【答案】D
    
    【解题思路】相对主义的根本特点在于否定事物静止的一面,把运动看做是脱离静止的绝对运动。本题中庄子的话,其特点就在于否认生与死、可与不可之间的相对静止,把生与死、可与不可看做是无条件转化的没有相对静止性的东西,这是典型的相对主义观点。
    
    27.【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或精神、思维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但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成物质。所以选B。A、C、D都是唯心主义的表述。
    
    28.【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的概念、物质与意识的正确关系。庸俗唯物主义是把意识看做是物质的分泌物,认为人脑分泌意识,从而把意识直接等同于物质,抹杀了意识的主观性,对意识作了庸俗的理解。选项A、B、D都不是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的准确表述。所以本题选C。
    
    29.【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物质定义的完整准确理解。对于事物,一般下定义的方法,是把该事物纳入到更大的类中,比如“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对于物质难以这样来定义,因为无法找到更大的类可以将物质归入。所以列宁的物质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正因为是这样界定,所以确立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选项片面,“能被意识所反映”未必已经被意识所反映。本题中B、C都无法对物质进行界定,所以不选。
    
    30.【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概念,具体是考查不同派别对“意识”的理解。A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它一般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同样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D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所以本题选C。
    
    31.【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践活动的类型的基本知识点。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有三种,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是最主要的、决定其他活动的活动。
    
    32.【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但不同的人之所以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是由主体的不同社会地位、知识素质等等所决定的,体现了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不同的人之所以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本身也是客观的,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意识受到客体的影响。不能说意识是人的自由创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ABD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33.【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正确理解。考生对该知识点有所了解就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选项BCD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的观点只有选项A。
    
    34.【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本题问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四个备选答案要严格在这个题干的指导下来选择。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本题选A。其他的描述,对于这个题干来说,都是不准确的描述。
    
    35.【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的特点在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这是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最大区别,所以本题选B。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规律没有阶级性。所以ACD都不选。
    
    36.【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规律的必然性的认识,还考查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否定了国家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历史人物及其言行的作用,是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的观点,并是一种英雄史观。
    
    37.【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辩证法的基本知识。
    
    38.【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法各个规律特殊作用的理解。选项A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选项B是质量互变规律的作用,选项D是干扰项。C揭示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所以本题选C。
    
    39.【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知识点。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偶然性是不可缺少的,不是不起任何作用,也不是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而是时时都起作用的,只不过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所以本题选B。
    
    40.【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是对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概念最基本含义的理解。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就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所以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就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41.【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也是考查关于矛盾问题的基本知识点。矛盾问题的精髓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42.【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发展的观点的理解,具体是对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观点的理解掌握。选项A、B、D本身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就题干来说,杜甫的这句诗所体现的事物发展的的哲理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所以选项C。
    
    43.【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因果关系的内涵的把握。选项A、B、D都是描述,前后没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无法形成必然的因果判断。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44.【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质、量、度的认识。对于不同质的事物,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区别的依据。度是确定事物有量变和质变的依据,对于同质的事物,因为质是相同的,所以区别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45.【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辩证法有特定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划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自然和社会运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指思维活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选择C项。
    
    46.【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的否定观的认识。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实质是不能辩证地看待肯定与否定的关系,不是肯定一切,就是否定一切,把肯定与否定完全对立起来。选项A是不可知论。选项B是辩证的否定观的一部分。选项C只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所以本题选D。
    
    47.【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认识。题干所引的话,是恩格斯批判的形而上学的典型名言,体现的是形而上学思想的实质,即把对立的东西绝对地对立起来,在对立中看不到统一,在统一中看不到对立。所以本题选D。
    
    48.【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矛盾规律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最基本关系的理解。选项BCD都是干扰项。两点论和重点论最基本的关系就是“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A项)。
    
    49.【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扬弃”这一概念的把握。辩证的否定又称扬弃,它本身的含义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恩格斯语)。
    
    50.【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度的知识点。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断定事物是处在量变阶段还是质变阶段,其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所以本题选C。
    
    51.【答案】B
    
    【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对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确认和理解。题干引用的是中国古人讲的包含丰富辩证法思想的著名的一段话。是说如果战马蹄上的钉子丢了,铁蹄会脱落,战马会跌倒;战马跌倒了,战士会摔伤而不能作战,战争会失败;战争失败了,国家就会灭亡。这正好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52.【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度的概念的理解把握。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或者说限度。故选B。
    
    53.【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理解和把握。题干引用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实例。他们只注意到甘草和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而没看到因甘草滥挖破坏植被进而造成土地荒漠化,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的间接联系。题中只有C最符合这层意思,所以是正确答案。
    
    54.【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掌握情况。只要考生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个基本的知识表述,就会很快选出正确答案D项。
    
    55.【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认识。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对历史的认识中,这是属于辩证法的观点。题干所引是马克思所说的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不能把偶然性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否则历史就会变得非常神秘。所以选D。
    
    56.【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命题A、B、D的内容,即是否承认普遍联系、是否承认运动变化和发展以及是否承认量变和质变,都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但是二者分歧的核心是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所以本题选C。
    
    57.【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矛盾和矛盾的同一性的认识。矛盾转化并非是由坏向好,由低级向高级,或是向任何一个方向,而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转化的基本观点。
    
    58.【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矛盾规律中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意义的掌握。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不起决定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每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相互转化。我们在工作中应分清主次,既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坚持“两点论”,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所以该题正确答案为C项。选项D的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内容。
    
    59.【答案】A
    
    【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矛盾的客观性的理解和把握。科学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因此,矛盾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60.【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联系的基本含义的理解。联系的最基本的含义便是承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