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牙和牙槽突损伤:牙损伤类型、特点及治疗原则,牙槽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5)颌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骨折分类、骨折段移位的分析、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
治疗原则;颌间牵引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折线上保留牙齿和拔除牙齿的基
本原则;掌握髁状突骨折的治疗原则;无牙颌骨折、儿童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
疗特点;
(6)颧骨及颧弓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7)鼻骨骨折的解剖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8)颌面部交通事故损伤的爆裂性骨折的概念、眶底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9)骨折的愈合的原理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0)口腔颌面部战伤:口腔颌面部火器伤、烧伤、核武器伤及化学武器伤等伤口的特
点、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7. 口腔颌面部肿瘤
(1)口腔颌面部良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恶性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及
无瘤操作原则,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
(2)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的病理发生、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3)颌骨囊肿:颌骨囊肿的分类、来源囊肿的特点,临床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4)瘤样病变:色素痣、牙龈瘤的发生、类型及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5)良性肿瘤的分类、组织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6)口腔颌面部舌癌、牙龈癌、颊黏膜癌、腭癌、口底癌、唇癌、皮肤癌、上颌窦癌、
中央性颌骨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与治疗原则、癌症的预后;
(7)肉瘤:软组织肉瘤包括纤维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骨肉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8)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分类、临床表现、治疗特点;
(9)组织细胞病(朗格汉斯细胞病):病理类型及骨嗜伊红肉芽肿、Lettere-Siwe 病、
Hand-Schuller-Christian 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10)浆细胞肉瘤、中线致死性肉芽肿:临床表现和治疗特点;
(11)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治疗特点和预后。
8. 唾液腺疾病
(1) 唾液腺炎症和涎石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 唾液腺损伤和涎瘘:涎瘘的概念、临床类型与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3) 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的概念及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4) 唾液腺瘤样病变的病理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5) 唾液腺肿瘤发病情况、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愈后。
9. 颞下颌关节疾病
(1) 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解剖及下颌运动;
(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临床症状主要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3) 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方法;
(4)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预后;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定义、发病情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和方法;
(6) 颞下颌关节囊肿、瘤样病变及肿瘤的认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鉴
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10. 颌面部神经疾患
(1)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 舌咽神经痛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 面神经麻痹(面瘫)的分型;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
则;
(4) 面肌痉挛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
11. 先天性唇腭裂与颅面裂
(1) 唇、腭裂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情况;分类、手术治疗方法和时间的选择;
(2) 面横裂、正中裂、面斜裂的形成及整复方法:
(3) 牙槽突裂的临床分类、手术目的、手术时间的选择:术前准备、手术方法;腭-
心-面综合征的认识、发生率、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则。
12. 牙颌面畸形
(1) 现代正颌外科的生物学基础、发展的历史、手术技术的进展;
(2) 牙颌面畸形的病因与分类、检查与诊断方法;
(3) 头影测量常用标志点及测量分析、牙颌面畸形的治疗设计及治疗步骤;
(4) 正颌外科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及治疗动机;
(5) 牙颌面畸形的临床常用手术及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掌握、手术技巧;
(6) 牙颌面畸形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其护理。
13.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1)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的原因、诊断、治疗原则、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2) 组织移植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其适应证、供皮区的选择原则、供皮区及受皮
区的处理;
(3) 各类畸形及缺损整复的手术设计及原则。
(五) 口腔修复学
1. 临床接诊
(1) 口腔修复前的口腔检查内容及其必要性
2. 牙体缺损的修复
(1)牙体缺损的病因、影响及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种类;
(2)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正确地恢复形态与功能、牙体预备过程中注意保护软硬组
织健康、修复体龈边缘设计应合乎牙周组织健康的要求、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
位形的要求);
(3)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固位原理(约束和约束反力、摩擦力、黏接力)及常用的固位
形(环抱面固位形、钉洞固位形、沟固位形、洞固位形);
(4)暂时修复体的功能和作用(恢复外形,美容修复;恢复咀嚼功能;保护牙髓,防
止过敏;维持与稳定作用;保护软组织(牙龈)健康;诊断信息作用)、种类(暂
时冠桥、暂时可摘活动义齿、即刻全口义齿、过渡性夹板和牙合 垫、种植义齿中
的暂时修复体)、制作方法(直接法、间接法、直接-间接法)、试戴与黏固;
(5)固位修复印膜技术的基本要求、材料选择及方法,排龈的必要性;
(6)铸造金属全冠的适应证及临床注意事项、牙体预备的要求和步骤;
(7)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适应症及临床注意事项、金-瓷结合机制、基牙形态要求和预
备方法、咬合调节与金属烤瓷冠的粘固、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8)全瓷冠的特点、适应症、临床注意事项、牙体预备以及试戴与粘接;
(9)嵌体的定义、种类、适应证;
(10)桩冠、桩核冠的适应证、修复设计、牙体预备的要求和步骤;
(11)贴面的种类和适用范围、术前准备与牙体制备(直接贴面修复;间接贴面修复)、
注意事项;
(12)牙体缺损修复体(前牙、后牙)的临床应用选择;
(13)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疼痛,食物嵌塞,龈缘炎,修复体松动、 脱落,修复
体破裂、折断、穿孔,塑料树脂冠变色、磨损、脱落,修复体的拆除)与处理。
3. 牙列缺损的固定局部义齿修复
(1) 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固位体、桥体、连接体)和类型(双端固定桥、 半固定
桥、单端固定桥、复合固定桥、特殊结构的固定桥);
(2) 固定局部义齿修复适应证及临床注意事项;
(3) 固定局部义齿的生理基础(牙周潜力、牙周膜面积、牙槽骨)及适应证、 临床
注意事项;
(4) 固定局部义齿的设计基本原则、基牙的准备、固位体设计、桥体设计、连接体
设计、设计中的美学要点、不同类型牙列缺损的固定桥设计、不同材料固定桥在临
床应用中的选择、黏接固定桥及其设计要领;
(5) 固定局部义齿的固位(原理和影响因素)和稳定(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6) 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包括基牙疼痛(过敏性疼痛、咬
合痛、自发性疼痛)、龈缘炎、牙槽嵴黏膜炎、基牙松动、固定桥松动、脱落、固
定桥破损、基牙牙周健康的维护。
4. 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1)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
(2)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缺点;
(3)类型及支持方式(1.牙支持式、2.黏膜支持式、3.混合支持式);
(4)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修复的特点比较;
(5)牙列缺损及可摘义齿的分类(Kennedy 牙列缺损分类、王征寿六类分类);
(6)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
1) 支托的作用及要求(位置、大小、材料、与基牙关系、厚度);
2) 固位体的功能、要求、种类及各类直接固位体的组成、作用和要求;
3) 连接体,包括大连接体(腭杆、腭板、舌杆、舌板、唇杆、颊杆)及小连
接体;
4) 基托的功能、类型、制作要求伸展范围、厚度、与基牙及邻牙的关系、与
黏膜的关系、形态和美学要求);
5) 人工牙的作用、选择原则、种类。
(7)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1)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组成、影响因素、调节固位力的具体措施与稳定)
及不稳定的原因、临床表现、不稳定的消除方法、临床处理;
3)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
4) 固定-可摘联合修复。
(8)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修复前准备、印模、确定颌位关系和上颌架、模型设
计和模型预备);
(9)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铸造支架的制作、弯制法制作支架和卡环、排牙、完
成);
(10)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注意事项、检查和处理、戴牙须知;
(11)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包括疼痛、固位不良、义齿咀嚼功能差、义
齿摘戴困难、食物嵌塞、发音不清晰、咬颊黏膜、咬舌、恶心和唾液增多、咀嚼肌
和颞下颌关节不适、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
(12)可摘局部义齿基托折裂、卡环及颌支托折断、人工牙折断或脱落或增添、义齿颌
面磨耗或咬合过低的修理,重衬,余留牙拔除后增添人工牙、卡环。
5. 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1) 附着体的特点、分类;
(2) 机械式附着体义齿的组成、设计;
(3) 套筒冠义齿的特点、组成与设计。
6.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1)牙列缺失的组织改变、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无牙颌的解剖标志及其临
床意义,组织结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2)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吸附力、大气压力、表面张力),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
因素(颌骨的解剖形态、口腔黏膜的性质、基托的边缘、唾液的质和量),影响义
齿稳定的有关因素(良好的咬合关系、合理的排牙、理想的基托磨光面);
(3)全口义齿印模的分类(一次、二次印模法;开口、闭口式印模法; 黏膜静止、运
动式印模法)、步骤方法、要求;
(4)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1)垂直颌位关系 2)水平颌位关系 3)确定垂直距离和
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 4)上牙合架的操作步骤,前伸髁道斜度、侧方髁道斜
度、切道斜度的确定;
(5)垂直颌位关系,包括垂直距离、牙合托的定义,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垂直距离
恢复不正确的影响;
(6)水平颌位关系(哥特氏弓描计法、直接咬合法、肌监控仪法);
(7)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
(8)上牙合架的操作步骤,前伸髁道斜度、侧方髁道斜度、切道斜度的确定;
(9)排牙,包括人工牙的选择(质地、形态、色泽和大小)、排牙原则(美观原则、组
织保健原则、咀嚼功能原则)、前牙后牙排牙方法;
(10)平衡牙合的分类(正中牙合平衡、非正中牙合平衡),平衡牙合 的理论(五因素:
髁导斜度、切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定位平面斜度,十定
律,三因素四定律);
(11)戴用义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包括疼痛(组织面局部问题、基托边缘、咬
合、义齿不稳定、垂直距离过高)、固位不良(休息状态时义齿容易松动脱落、张
口或说话或打哈欠时义齿易脱位、咀嚼食物时易脱位)、发音障碍、恶心、咬颊咬
舌(牙列缺失后唇颊内陷或舌体变大、人工牙排列覆盖过少或呈对刃牙合、颌间距
离后部过小)、咀嚼功能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
(12)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特点、修复原则。
7. 牙列缺损/缺失的覆盖义齿修复
(1) 覆盖义齿的定义,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物学基础、适应症和临床注意事项以及优
缺点;
(2) 覆盖义齿修复的设计,包括基牙的选择、基牙的类型、基牙上的附着体及特殊
类型覆盖义齿;
(3) 特殊类型覆盖义齿。
8. 种植义齿修复
(1) 牙种植成功标准;
(2) 种植义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 种植义齿修复原则、设计中的生物力学、牙种植体植入手术设计、咬合设计、
上部结构与基台的连接;
(4) 局部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设计和制作、全口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分类设计;
(5) 种植修复并发症及处理,包括种植体基台的松动和折断、上部结构螺丝的松动
和折断、种植修复支架的断裂、种植体折断、种植体周围龈缘炎、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美观问题、发音问题。
9. 颌面缺损修复
(1) 颌面缺损的病因及影响;
(2) 颌骨缺损的分类;
(3) 上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原则、修复特点。
10.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1) 牙周病修复治疗的特点和原则;
(2) 牙周病修复治疗方法(调 牙合、正畸治疗、牙周夹板固定)。
11. 咬合病与颞下颌关节病的修复治疗
(1) 咬合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治疗;
(2) 食物嵌塞的的原因、症状、分型和治疗;
(3)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致病因素、临床检查及诊断及治疗。
备注:上述内容为本科目的考察大致范围,可根据命题实际需要,允许偶有超出上述范
围的命题情况出现。请各位考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