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原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电磁兼容原理》是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为招收本校相关学科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学科专业水平考试,由我校自行命题,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硕士毕业生进入我校攻读博士研究生应该掌握的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二、考试范围
考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电磁兼容基本概念
2.电磁干扰源
3.电磁干扰的传播与耦合
4.接地与搭接技术
5.屏蔽技术
6.滤波技术
7. 电磁干扰预测
8.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
三、考核重点
重点考察考生对电磁兼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的把握,同时考查考生分析、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考试,总计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试卷题型分为填空题、解答题。满分100分,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如下:
1.电磁兼容基本概念,5~10分
2.电磁干扰源,5~10分
3.电磁干扰的传播与耦合,5~10分
4.接地与搭接技术,15~30分
5.屏蔽技术,15~30分
6.滤波技术,15~30分
7. 电磁干扰预测,5~15分
8.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10~15分
第三部分 考试范围
1.电磁兼容基本概念:电磁干扰及危害;电磁兼容的含义;基本电磁兼容术语;电磁干扰效应。
2.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源的分类;自然电磁干扰源;人为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源的基本性质。
3.电磁干扰的传播与耦合:电磁干扰的传播与耦合途径;传导耦合分析;辐射耦合分析。
4.接地与搭接技术:接地的概念;安全接地;信号接地;地线回路的干扰及抑制;电缆屏蔽体的接地;屏蔽盒的接地。
5.屏蔽技术:电场屏蔽;磁场屏蔽;电磁屏蔽;电磁屏蔽设计要点。
6.滤波技术: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特性和分类;插入损耗的计算方法;反射式滤波器;电容、电感的高频特性;有源滤波器;吸收式滤波器;电源滤波器;滤波器的选择与使用。
7. 电磁干扰预测:电磁干扰预测建模;电磁干扰发射机模型;电磁干扰接收机模型;天线模型;电磁干扰预测方法;系统间电磁干扰预测;系统间电磁干扰控制;系统内部电磁干扰预测。
8. 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电磁兼容性测试项目;测试场地;常用测试仪器与设备;电磁兼容试验用天线;电磁发射与敏感度;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第四部分 参考书目
1.杨显清、杨德强、潘锦,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