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现代通信原理本科教学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安徽师范大学现代通信原理本科教学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安徽师范大学现代通信原理本科教学大纲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电子信息系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第 页1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现代通信原理课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目的使本专业学生掌握
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的理论和基础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以通信系统的模型为
主线,讲述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使本专业的本科生了解模拟通
信和数字通信,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
通信人才的需求。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以现代通信系统和代表发展趋势的通信新技术为背景、以信息传输系统模型为主线,讲述通信
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并以数字通信系统为主,介绍调制、编码等基本
理论和分析方法。通信原理涉及理论广泛,要求读者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新技术的
应用和发展。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
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信号系统、模
拟和数字电子技术
总学时:60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2(有课程实验)
开课学院:皖江学院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大纲执笔人: 教学院长审定:
教研室主任审核: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电子信息系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第 页2
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最新应用,具体包括各种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现代数字调制新技术以及新一代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难点:本课程的难点是各种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和编码理论,它们涉及
到概率论和随机过程,信息论和近世代数等理论。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
章 目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时 数
教学方式
或 手 段
课 后 作 业
思 考 题 练 习 题
一 绪 论 3 讲授(多媒体) √ √
二 随机信号分析 4 讲授(多媒体) √ √
三 信道 4 讲授(多媒体) √ √
四 模拟调制系统 5 讲授(多媒体) √ √

数 字 基 带 传 输 系

8
讲授(多媒体) √ √

正 弦 载 波 数 字 调
制系统
6 讲授(多媒体)
√ √

模 拟 信 号 的 数 字
传输
7 讲授(多媒体)
√ √

数 字 信 号 的 最 佳
接收
3 讲授(多媒体)
√ √
九 差错控制编码 3 讲授(多媒体) √ √
十一 同步原理 3 讲授(多媒体) √ √
* 机 动 2
合 计 48
三、本文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方框图、信息量与信息熵、传输速率与差错率;熟
悉通信系统模型;了解通信发展趋势和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重点难点】
信息熵的计算。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电子信息系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第 页3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通信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第四节 信息及其度量
第五节 主要性能指标
第二章 随机信号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字特征、高斯白噪声、输出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与功率谱密
度;熟悉统计描述、严格平稳随机过程与宽平稳随机过程、窄带随机过程的定义及性质;了解
功率谱密度。
【重点难点】
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N 维高斯分布。
第一节 随机过程的一般表述
第二节 平稳随机过程
第三节 高斯过程
第四节 窄带随机过程
第五节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第三章 信道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群迟延、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熟悉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随参
信道的特点;了解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的模型、频率畸变、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离散信
道的信道容量。
【重点难点】
香农公式。
第一节 信道定义
第二节 信道数学模型
第三节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第四节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第五节 信道容量的概念
第四章 模拟调制系统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电子信息系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第 页4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 AM、DSB、与 SSB 调制原理、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的原理;
熟悉抗噪声性能分析;了解 VSB 调制。
【重点难点】
抗噪声性能。
第一节 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第二节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误码率的计算;熟悉常用的基带信号码
波形、基带系统中脉冲传输的特点、眼图的模型;了解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重点难点】
误码率分析。
第一节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
第二节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第三节 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
第四节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第五节 眼图
第六章 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 2ASK、2FSK 与 2PSK 原理及其系统抗噪声性能。
【重点难点】
误码率分析。
第一节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第二节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低通抽样定理、均匀量化及非均匀量化、时分复用原理;熟悉
带通抽样定理、脉冲振幅调制、脉冲编码调制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重点难点】
μ 压缩律与 A 压缩律。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电子信息系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第 页5
第一节 抽样定理
第二节 脉冲振幅调制(PAM)
第三节 模拟信号的量化
第四节 脉冲编码调制(PCM)
第五节 时分复用与多路数字电话系统
第八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大似然准则;熟悉最小差错概率;了解统计判决模型的统计
描述。
【重点难点】
匹配滤波器的原理。
第一节 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表述
第二节 关于最佳接收的准则
第九章 差错控制编码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奇偶监督码、行列监督码;熟悉纠错码的概念、分类;了解差
错控制的工作方式。
【重点难点】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常用的简单编码
第十一章 同步原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插入导频法、直接法、连贯式插入法、间隔式插入法;熟悉群
同步系统的性能。
【重点难点】
群同步。
第一节 载波同步的方法
第二节 位同步的方法
第三节 群同步
【课程考试】
本课程考试采取“闭卷”(占 60%)与“平时成绩”(占 4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闭卷”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电子信息系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第 页6
主要考查现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测评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综合等
能力;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作业、实验和课堂讨论组成,测评学生的应用、评价等能力。
四、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樊昌信主编,《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年 5 月
【教学参考书目】
1、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年 8 月
2、周炯槃,《通信原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年 8 月
3、隗永安,《现代通信原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年
4、张传生,《数字通信原理》,西交大出版社,1990 年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