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师范大学《编译原理(A)》课程本科教学大纲
《编译原理(A)》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Compiler(A) 课程编号:07112020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教育专业(师范本科) 学时数:68(理论学时数:60 实验或讨论学时数:16) 学分数:4 执笔者:周有顺 编写日期:2004 年 2 月 执行时间:2003 年以后入学的年级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编译原理”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 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可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软件之一 编译程序的构造原理及相关技术,同时,还可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素质,培养学 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4 学时) 本章介绍编译程序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编译技术的发展历史, 讲解编译程序、 解释程序的基本概念,概述编译过程,介绍编译程序的逻辑结构 和编译程序的组织形式。 要求理解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和遍的基本概念;掌握编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 和编译程序逻辑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上下文无关文法和语言(6 学时) 本章是编译原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与课程相关的形式语言及自动机 的基本概念,包括符号串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文法和语言的形式定义、句型分析、 文法和语言的 Chomsky 分类。 要求理解文法、语言、规范推导、规范归约和短语、简单短语、句炳的基本 概念;掌握语言的求解方法、文法的二义性与递归性的判断方法及句型的分析方 法。 本章的作业为语言的求解、短语、简单短语、句炳的寻找、文法的二义性的 证明。 第三章 词法分析(14 学时) 本章介绍编译程序的第一个阶段词法分析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源程 序输入与词法分析程序输出、正则文法及其状态转换图、确定的有限自动机(DFA) 不确定的有限自动机(NFA)正则表达式与正规集。 要求掌握正则文法、状态转换图、DFA、NFA、正规式和正规集的基本概念和 词法分析设计与编写及词法分析自动生成(LEX)的原理。 本章的 LEX 部分可安排自学。不占上课学时,但要考试。 本章的作业为正则文法及其状态转换图的转换,DFA 及 NFA、正规式的转换。 本章的实验为一个小语言模型的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或 NFA 确定化算法的 设计与实现。 第四章 语法分析(18 学时) 本章介绍编译程序的第二个阶段语法分析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包括自上 而下分析的无回朔的递归下降分析、 LL(1)分析法及自下而上分析的简单优先分 析法、 算符优先分析法、LR 分析法。 要求理解递归下降分析、LL(1)文法、简单优先文法、算符优先文法、最左素 短语、有效项目的基本概念;掌握无回朔的递归下降分析的设计和实现、LL(1) 分析表的构造与分析方法、简单优先分析方法、算符优先分析方法、LR(0)文法的 判断及 LR(0)分析表的构造与分析方法、SLR(1)文法的判断与 SLR(1)分析方法。 本章的由算符优先关系矩阵构造算符优先函数部分可安排自学。不占上课学时, 但要考试。 本章的作业为递归下降分析程序的设计及实现,算符优先分析、LR(0)、SLR(1) 分析的设计与实现。 本章的实验为一个小语言模型的语法分析程序的设计。或某分析表的构造算 法的设计与实现。 第五章 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16 学时) 本章介绍编译程序的第三个阶段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的设计原理和实现 方法,包括语法制导翻译的基本概念、 中间代码的形式,可执行语句和说明语句 的语法制导翻译方法。 要求理解语法制导翻译、语义动作的基本概念;掌握算数表达式和赋值语句 到中间代码的翻译、布尔表达式和几种控制语句的目标代码结构分析和到四元式 的语法制导翻译;说明语句的语法制导翻译。 本章的作业为算术表达式和赋值语句到各种中间代码的转换,算术表达式和 赋值语句、IF 语句、WHILE 语句到四元式的语法制导翻译。 第六章 符号表的管理 本章介绍编译程序的组成部分之一符号表的管理,包括符号表的作用、建立、 符号表栏目的组织、符号表上的操作。 要求掌握符号表管理的基本方法。 本章可安排自学。不占上课学时,但要考试。 第七章 运行时的存储组织(2 学时) 本章介绍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方式,包括静态存储分配和动态存储分 配。 要求掌握各种存储组织形式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错误的检测与处理(2 学时) 本章介绍编译程序组成部分之一错误的检测与处理,包括错误处理方式和错 误分类。 要求掌握词法分析阶段和语法分析阶段错误的检测和处理方法。 第九章 目标代码的生成(6 学时) 本章介绍编译程序的第五阶段目标代码的生成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 基本块的划分、基本块内的引用信息和活跃信息链、寄存器的分配算法、目标代 码的生成算法。 要求掌握四元式到汇编语言的目标代码生成方法。 本章的作业为基本块的划分和四元式到汇编语言的目标代码生成。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 求均较高,本课程的实验尤其重要,要求学生用增加课余自学时间努力完成。在 本课程中主要完成理论教学,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和连 通性等方面入手,进而达到学生在完成相关内容学习的同时能够自我提高而成为 合格人才。 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PASCAL 语言或 C 语言》,《数据结构》,《汇编语言》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吕映芝等,《编译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陈火旺等,《编译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 [3] 蒋立源,《编译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编译原理(B)》课程本科教学大纲 下一篇文章: 安徽师范大学《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大纲本科教学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