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江苏大学842公共政策学考研大纲
1 目录 I 考查目标........................................................................................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 考查内容..................................................................................... 2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3 2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行政管理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 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 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试测试 考生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扎实程度,考查考生能熟练运用这些概念与理 论分析解决现实生产中公共政策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应该对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分析,以及公共政策管等方面的理论有 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能就不同领域的公共政策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有一定深度的分析。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6 个 ,每题 5 分,共 30 分) 简答题(6 小题,每题 10 分, 共 60 分) 论述题 (2 个,每题 20 分,共 40 分) 案例分析题 (1 个,每题 20 分,共 20 分) 假如每题分数有变化,变化范围亦不大。 III 考查内容 3 1. 公共政策活动:公共政策活动的实质;公共政策活动的基本功能;公共政策活动的历 史演变;公共政策活动的主要领域。 2. 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行动主体的特征与构成;公共政策活动中的具体行动主体; 公共政策行动主体面对的矛盾。 3. 公共政策价值:公共政策价值的地位和特点。 4. 公共政策工具:公共政策工具的实质和作用;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别;公共政策工具的 选择。 5. 公共政策议程:公共政策议程的地位与类型;公共政策议程设立的激发机制;公共政 策议程设立的主要途径。 6. 公共政策规划:公共政策规划的取向与类型;公共政策规划的步骤与原则;公共政策 规划中的行动主体组合。 7. 公共政策决策:公共政策决策实质与作用;公共政策决策的主要模型;公共政策决策 的主要规则;公共政策的采纳与合法化。 8. 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和原则;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公共政策执 行的工具选择;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模型。 9. 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与模式;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与方法;公共政策 学习的类型与途径。 10. 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和任务: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质与人员;公共政策分析的特征; 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公共政策分析的交流和利用。 11. 公共政策的问题建构分析:公共政策问题建构分析的意义与步骤;公共政策问题的 特征与结构类型;公共政策问题建构分析的模型;公共政策问题建构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12. 公共政策的前景预测分析:公共政策前景预测分析的目的和形式;公共政策前景预 测分析的局限性;公共政策前景预测分析的未来状态和目标;公共政策前景预测分析的方法 和技术。 13. 公共政策的行动建议分析:公共政策的行动建议的性质和特征;公共政策的行动建 议的两种选择模型;公共政策的行动建议中的理性形式和标准;公共政策的行动建议的两种 分析途径;公共政策的行动建议的若干方法。 14. 公共政策结构管理:政策结构原则与类型;政策结构管理;政策的形式结构管理; 政策的周期结构管理。 15. 创新性政策管理:公共政策创新的特点与类型;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公 4 共政策创新的主要实现机制。 16. 应急型政策管理:危机事件与应急型政策决策;应急型公共政策管理的意义与步骤; 应急型政策管理的综合模式;应急型公共政策的整合管理。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 1. 公共政策: 是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经论辩、竞争、 合作的民主途径,以科学方法选择适合的工具,采取行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求得社会进步 的活动过程。 2. 公共政策行动主体:是指参加到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之中的,对政策的规划、决策、执行 和评估起到实际作用的具体组织机构和代表组织机构的个体构成的能动体系。 3. 政策工具:就是执政党和政府部门选择并确定的,运用来实施政策方案,解决社会公共 问题,达到政策预期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4. 公共政策议程:是由一程序构成的过程,指的是社会公共问题进入由政策行动主体构成 的政策子系统的范围并成为政府特别关注的,在深思熟虑后下决心要加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 题的过程。 5. 公共政策规划:是政策行动主体在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 序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或方案,为政策决策提供 必要前提的过程。 6. 公共政策决策:就是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 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 公共政策工具包括哪些? 答:公共政策工具包括自愿性政策、强制性政策工具,以及混合型政策工具。其中自愿 性政策工具包括家庭与社区、自愿性组织,以及市场。强制性政策工具包括规制、公共企业、 5 直接提供。混合型政策工具包括信息与劝诫、补贴、产权拍卖(产权交易)、征税和用户收 费。 2. 根据政策规划的方式可以将政策规划分成哪些类型? 答: (1)常规式政策规划;(2)类比式政策规划;(3)渐进式政策规划;(4)延伸式 政策规划;(5)创新式政策规划;(6)中央的政策规划;(7)地方的政策规划;(8)部门的 政策规划。 3. 政策问题建构分析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1)边界分析,需要三个步骤来实现,即饱和抽样、问题陈述、边界估计;2)类别 分析,分为逻辑划分和逻辑归类两个过程;(3)类比分析,有四种类比分析形式,即个人类 比、直接类比、符号类比、想象类比;(4)假设分析,大致有五个步骤,即确定相关人员, 假设呈现,假设论证,假设汇集,假设合成;(5)头脑风暴;(6)多角度分析,通常包括技 术角度、组织角度、个人角度。 4. 公共政策前景预测结论为什么具有局限性? 答:(1)预测准确程度有限。因为预测受到许多因素制约,而且当今社会问题越来越复 杂,所以准确性的确保也越来越难。(2)预测形式和方法具有相对性。不同的预测形式和方 法的效果都是相对的,而且不同机构做出的预测的准确性也不一样。(3)预测过程受背景因 素的制约。在预测中,人们不可避免要受到机构、时间、历史因素的制约,所以预测的准确 性是有局限性的。 5. 公共政策有哪些结构模式? 答: (1)塔式结构模式;(2)树状结构模式;(3)链状结构模式;(4)圈层结构模式; (5)网络结构模式。 6. 政策创新有哪些特点? 答:(1)边界性;(2)新质性;(3)持续性;(4)互动性;(5)渐进性。围绕每个特点, 展开适当解释说明。 三、论述题 (2 个,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 试述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 答:公共政策执行指的是政策操作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资源,选择相应的政 策工具,采取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活动,将已合法化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 6 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直接或间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对这些因素加以系统分析,才 能排除执行障碍,完成政策执行任务,实现政策目标。具体来看,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方案的影响。政策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执行的过程,决定了政策所 能获得的最终结果。因此,政策执行受到政策方案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问题的性 质;政策方案目标的性质;政策方案内容的性质;政策方案是否科学;以及政策方案的综合 配套性。 第二,政策执行机构的影响。优化行政组织机构对提高政策执行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政策执行的组织保证,精简高效的执行机构可以节约政策执行成本,下列 政策执行机构的因素对政策执行具有较大影响:一是组织机构的层级和幅度。合理的层级有 利于政策执行的执行,合理的幅度能使组织目标按照性质和业务类型得以分解,管理职能得 以综合或扩展,有利于政策执行的专业化和程序化。二是组织内部的权力结构和体制。行政 组织内部的权利结构和体制一般有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层级制与职能制、集权制与分权制三 种类型。应根据要执行的公共政策的性质选取合适的权利结构和体制,以达到最佳的执行效 果。三是组织内部的凝聚力。有效的政策执行需要良好的凝聚力。 第三,政策执行人员的影响。执行者对政策的认同、创新精神、责任感、政策水平和管 理水平是政策是否能被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 第四,政策对象的影响。政策对象的利益取向、受教育程度,以及政策对象的群体力量 都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 第五,政策资源的影响。任何一项政策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 源,制度资源以及权威资源的投入。这些资源是政策能够被顺利执行的重要保证。 以上五类资源对于政策能否被有效执行是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的。因此,要想提高政策 执行的有效性,不但要保证以上五类资源,而且要确保以上资源的互相依托,互相配合。 2. 试述应对危机事件的应急型公共政策管理模式和在整合应急政策方面应怎样做 答:应急型公共政策主要侧重于采取行动应对社会危机的突发事件。这类事件一般具有 恐惧性、扩散性、不确定性、紧急性、阶段性,以及警示性。 政府的社会危机要实施果断、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必须依据一定的模型,并遵循一 定的程序。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危机进行管理的模型观点不尽一致,但通常大多数比较赞同 7 的是著名危机管理学家尼格罗提出的政府突发危机管理综合模型。(画出该模型。见指定复 习教材 484 页图 16-2。 )这一模型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防范危机的发生,二是制定危 机管理计划,三是对危机进行研究,四是对具体危机的管理,五是危机期间和危机之后进行 沟通,六是对危机处理工程进行监控、评价,并做出调整。要运用好这一模型必须要确立两 个观念,即全过程危机政策处理和管理的观念和充分资源支持的危机政策处理和管理观念。 在应用上述模型进行危机处理,提出并实施应急型政策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公共政策的 整合问题。首先是各层级政府政策的整合。从我国的层级结构和制度安排出发,必须将中央、 地方和基层政府的应急政策加以整合。要根据突发危机事件的类型,规模、发生的可能性、 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实行分级响应,分层决策管理,把应急决策和管理的中心适当下移到 基层。 其次是政府部门之间应急型政策的整合。由于大量突发危机事件破坏领域多,涉及范围 广,仅仅以条条为主建立政府各部门的应急型政策系统和以快快为主建立各地政府有限的应 急型政策管理系统就显得不够了。必须协调和综合指挥,使各政府部门的应急型政策系统相 互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各地政府应急型政策系统应当互联,形成条块结合、协调一致的应 急政策管理体系。 再次是官方与民间政策的整合。政府要对多元主体应急政策加以整合,就必须在官方机 构与民间组织之间实行合理的应急政策管理的分工,并依据不同情况对民间组织的应急政策 管理加以分类指导。 最后是早期预警与危机应对政策的整合。在早期预警阶段,政府必须对社会生活的正常 参量进行研究,尽可能形成数字化预警指标体系,建立预警体系网络,并及时发布危险程度 信号。只有早期预警做得好,才能有利于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之后的应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因此,综合来看,在应对危机事件时,除了在理论上要研究应急型政策管理的最佳模型, 还要在实践中做好几个方面的协调和整合,这样才能使应急型政策管理及时、有效,尽量减 少危机事件的危害。 四、案例分析题 (1 个,每题 20 分,共 20 分) 【案例】:义乌人把 2 亿元“仍到水里” 从 2005 年 1 月 6 日开始,汩汩的清水从浙江东阳市的横锦水库流出,经过刚刚完工的 渠道奔向比邻的另外一个县级市义乌。至此,备受关注的中国首例水权交易宣告正式交货。 8 浙江中部的东阳和义乌地处金华江上下游,虽然两地人“同饮一江水”,但水资源的丰 歉却大相径庭。在金华江流域内,东阳市的水资源最为丰富,人均水资源量达到 2126 立方 米,除了满足自身正常用水外,每年还要向金华江白白流掉 3000 多万吨水。而处于下游的 义乌,人均水资源量却只及东阳的一半。义乌是著名的“中国小商品城”所在地,万商云集, 工厂遍地,上世纪 90 年代就出现了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双双告急的情况。 为此,义乌市多次召集水利专家调查论证。当时提出的方案有三个,一是扩建原来的水 库,二是新建水库并通过管道向义乌城区供水,第三个就是以投资的方式实施境外引水。客 观条件表明,义乌市境内已没有很合适的库址,提水灌溉的办法也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 如过境水少,水污染严重等。于是,境外引水这一方案也就成了唯一的可行方案。2000 年 11 月 24 日,东阳、义乌两市政府经过多轮协商签署了用水权转让协议:义乌市一次性出资 2 亿元购买东阳横锦水库每年 4999.9 万立方米水的使用权;转让用水权后水库原所有权不 变,水库运行、工程维护仍由东阳负责,义乌按当年实际供水量按每平方米 0.1 元标准支付 综合管理费。 【分析】阅读案例,请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 1.该案例主要采取的是什么政策工具? 2.哪些因素影响了政策工具的选择? 参考答案: 答:1 该案例中主要采取了产权拍卖或者称之为产权交易的政策工具。(补充说明关于政策 工具的概念、类型,以及各种类型的优缺点。) 2.在选择产权交易这一工具时,以下因素影响了选择。第一,目标。东阳市和义乌市有 偿转让用水权的目标是解决义乌市的缺水问题,同时东阳市也能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义乌 市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经过多次论证,但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库址,它和东阳市合作 的目的是显而易见。而东阳市水资源重组,通过一系列对水资源的开发和改造后,供水能力 大大加强,而且能有剩余。经过工程措施蓄积在水库里的水,已经是劳动的茶品,凝结了人 类的劳动。当东阳市有意把自己用不完的水通过交易转让给有需要的义乌市时,水一开始就 具有了商品的性质。因此,东阳市转让用水权的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而义乌市可以把用来 开发水资源的资金用于购买成品水。双方具备初步的共同合作的可能性基础。而双方的互利 互补的交易目标是促成对该政策工具选择的推动因素。 9 第二,工具自身特征。双方在达成协议之前进行了几次谈判。但是由于只限于行政手段, 也就是政府单纯进行了直接行为,也就是说是传统的管制行为。所以谈判没有结果。我们都 知道,管制因为有其强制性,它也有可能扭曲资源性,导致经济上的无效率。在这个水资源 使用权的转让过程中,政府的干预就显示了这一缺点。它使两个城市迟迟不能解决他们之间 的矛盾,不能实现政策目标。相反,产权交易促成了谈判的成功。这是因为交易是以平等协 商,市场等价交换为基础,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为契机,弥补了以往所采取的行政手段的刚 性的不足,适应了外部环境的要求。可以说正是这种交易工具适应了这次双方各自的目标要 求,才能在众多政策工具中成为首选工具。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天然水资源的产权有偿转让 的前提是产权关系要明晰。我国水资源属国家所有,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对分离。当前水资源 的初始使用权十分模糊,也没有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来界定。所以既要肯定适度模糊产权给 交易带来的便利,又要警惕将来不可避免的纠纷。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工具本身以外的因素。比如社会环境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使通 过市场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市场机制的认同也逐渐渗透到公共部门 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通过交易获得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做法已为社会所广泛 接受。这是推动选择产权交易作为此次政策工具的主要环境因素。还有主要的管理者因素。 水利部发起的关于“水权、水价、水市场”的理论讨论后,供需双方受到启发,找到了解决 义乌市水资源紧缺问题的理论、防范和思想基础。在政府的指导下,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运作, 通过友好协商,最终形成共识。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义乌市人民政 府向东阳市人民政府购买了其水库的部分用水权。
上一篇文章: 2017年江苏大学843管理学原理考研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7年江苏大学841分子生物学考研大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