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汇编语言(A)》课程教学大纲本科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14090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教育专业(师范本科) 学时数:51(理论学时数:42 实验或讨论学时数:9) 学分数:3 编写日期:2004 年 2 月 执行时间:2003 年以后入学的年级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为《微 型机接口技术》、《操作系统》等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为从事计 算机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编程工具。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基础知识(4 学时) 本章介绍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80x86 汇编语言编程的硬件模型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特点 和作用。 第二章 80x86 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18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 (1) 80x86 的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的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寻址方式、与转移地址有关的寻址方式 (2) 80x86 的指令系统 指令和指令系统的定义、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串处理指令、输 入输出指令、控制转移指令、处理机控制指令 本章部分内容按排自学。 第三章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4 学时) 本章介绍汇编语言语句的种类和格式、指令语句、符号定义语句、数据定义语句、段定义语句、 汇编语言源程序格式、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 第四章 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6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 (1) 分支程序的概念和结构,双分支及多分支的程序设计方法。 (2) 循环程序的概念和结构,单重循环程序设计、多重循环程序设计,以及控制循环的方法。 第五章 子程序设计(3 学时) 本章介绍子程序概念和基本结构、子程序调用和返回、子程序设计、子程序的参数传递、子程 序嵌套的 DOS 系统功能调用简介。 第六章 高级汇编技术(2 学时) 本章介绍宏汇编、重复汇编、条件汇编。 第七章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2 学时) 本章介绍 I/O 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直接控制 I/O 方式、中断传送方式。 第八章 BIOS 和 DOS 中断(3 学时) 本章介绍键盘 I/O、显示器 I/O、打印机 I/O、串行通信口 I/O。 第九章 图形与发声系统的程序设计 ―――(自学) 第十章 磁盘文件存取技术――――――――-(自学)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均较 高,本课程的实验尤其重要,要求学生增加课余上机时间。在本课程中主要完成理论教学,教学中 要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 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电子技术。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沈美明等,《IBM-PC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季文等,《80x8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文章: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导论》大纲本科教学大纲 下一篇文章: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高等数学续论》教学大纲本科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