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考研试卷库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理工大学各学院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普通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研究生学费标准
普通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2016年硕士博士研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阎国栋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新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丽丹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王传英教授简介
普通文章 南开大学苏立昌教授简介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

西安交通大学

2019年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古代文学 约55%

中国现代文学 约25%

中国当代文学  20%

 

三、试卷题型结构

解释题    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

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                        

论述题    2小题,第1小题30分,第2小题20分,共计50

 

一、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内容

(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基本线索、发生背景、描述对象和宏观特征。

1.神话

保存神话的书籍、 神话的演变与转化

2.《诗经》

风雅颂、四家诗、史诗、美刺传统、风雅精神

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春秋》笔法、《左传》的道德化叙事、《左传》的叙事结构、《左传》对后世小说的影响、《战国策》的言辞特点

4.《孟子》《庄子》等说理散文

《论语》的说理特点、《孟子》《韩非子》以寓言说理的特点、《庄子》的三言、《逍遥游》的主题及表现

5.屈原与楚辞

楚辞的体裁、屈原的作品、《离骚》的主题及抒情主人公形象、《九歌》的艺术特色、屈原楚辞的影响

6.汉赋

《七发》及七体、《子虚》《上林》与汉大赋、扬雄的创作及其对汉赋的认识、京都赋的创新、汉大赋的转型(汉末抒情小赋)

7.汉乐府

乐府的定义、乐府的分类、乐府与音乐的关系、乐府的艺术成就、乐府对五言诗创作的影响

8.《史记》

《史记》的写人特征、叙事特征、对传记文学的贡献

9.汉魏至南北朝的诗歌

最早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建安七子、建安风骨、正始诗歌、太康诗风、左思风力、游仙诗、兰亭集会、兰亭诗、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宫体诗、永明体、歌行体、南北朝民歌、庾信

 

(二)唐宋元明清文学史的基本线索、发生背景、描述对象和宏观特征。

1.唐宋诗歌

贞观诗风、陈子昂、张若虚的诗歌革新、盛唐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李白、杜甫、大历诗风、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晚唐诗风、晚唐体、《西昆酬唱集》、江西诗派、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江湖诗派、文天祥

2.

敦煌曲子词、诗庄词媚、《花间集》、晏殊、柳永、苏轼、周邦彥、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

3.唐宋散文

唐宋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南宋理学家的散文

4.金元明清诗文词

文: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前后七子、归有光与唐宋派、晚明小品文、清桐城派、清代骈文

诗:元好问、元诗四大家、铁崖体、清初遗民诗歌、虞山诗派、梅村体、王士禛、性灵派、晚清宋诗派、诗界革命

词:清浙派词、常州词派

5.戏曲及说唱文学

话本、诸宫调、杂剧、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南北杂剧作家群、南戏、《琵琶记》、散曲、明传奇、临川四梦、《长生殿》《楼花扇》、花部与雅部

6.小说

志怪小说、志人小说、传奇、变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清初白话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近代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考试内容

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现代文学的描述对象和宏观特征。

1.第一个十年:“五四”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发展、域外文艺思潮的涌入(英美、欧陆、日本、苏俄、印度等);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实践:胡适的早期白话诗、《新青年》与“随感录”作家群,后期《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分化;新文学社团的蜂起与现代文学的潮流与趋向:“文学研究会”与“问题”小说、“问题”剧、冰心的诗歌《繁星》《春水》及哲理小说,“创造社”与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女神》、《语丝》及“语丝派”散文、《现代评论》及“现代评论派”散文(“西滢闲话”)、凌叔华的小说、丁西林的独幕剧(轻喜剧)实践、徐志摩、闻一多等“新月派”诗歌、纯诗与中国早期象征派诗歌、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的“美文”;新文学的旗手鲁迅的文学实践:鲁迅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时期的思想进程、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鲁迅的散文和杂文、鲁迅的重要作品《呐喊》与《彷徨》、《野草》与《朝花夕拾》等、“春柳社”与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南国社”与田汉的话剧实践、旧文学的发展演变:“南社”旧体诗与“鸳鸯蝴蝶”派小说。

2.第二个十年:第二个十年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革命文学论争与左翼文学思潮、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及作家、“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京派与海派的论战及影响;鲁迅的杂文及小说《故事新编》;左翼小说:茅盾的“社会剖析”派小说、巴金《家》《春》《秋》等小说;京派小说;沈从文的《边城》、《八骏图》等小说、老舍的《骆驼祥子》《猫城记》小说,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等海派小说,徐志摩、闻一多、林徽音、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及废名、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林庚等不同倾向的现代派诗人诗作;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的“言志派”散文;林语堂一派的“幽默性灵”派小品散文,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与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3.第三个十年:抗战之后的文学、社会与政治以中国之存亡、历史之断续、个人之流徙为核心。 “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鲁迅后左翼革命文学内部不同文学和思想倾向的论争与演变、“民族形式”的论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文艺的方向、丁玲及赵树理的小说创作、根据地的散文、艾青的诗歌;抗战时期郭沫若的散文及《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创作、沈从文的《烛虚》、梁实秋《雅舍小品》、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王了一《龙虫并雕斋琐语》、师陀《上海手札》等散文;沦陷区张爱玲、苏青、梅娘等的小说与随笔及思想社会意蕴;上海抗抗战前期、“孤岛”时期、沦陷时期及和抗战胜利后的戏剧:“上海剧艺社”的戏剧活动,于伶从“国防戏剧”到“抗战戏剧”的戏剧创作及相关戏剧活动,阿英《碧血花》(又名《明末遗恨》、《葛嫩娘》)、《海国英雄》(又名《郑成功》)、《洪宣娇》、《杨娥传》、《李闯王》等“历史剧”的创作及戏剧活动;李健吾《草莽》(即《贩马记》)《这不过是春天》、杨绛《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师陀《大马戏团》,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陈白尘《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升官图》等的戏剧作品及相关活动;抗战时期的小说:沈从文的《看虹摘星录》、《七色魇》、师陀《果园城记》《无望村的馆主》《结婚》、萧红《呼兰河传》、钱钟书《围城》、卞之琳《山山水水》、张爱玲《传奇》,老舍的《四世同堂》三部曲、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与“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孙犁《白洋淀纪事》;抗战诗歌的创作,“七月派”诗人及诗作、“九叶派”(“中国新诗派”)诗人及诗作。

 

中国当代文学

考试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分期和发展概况、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联系。

1.50-70年代文学:新中国建国前后的“新文艺”与“毛泽东文艺思想”、50年代中期的“双百方针”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农村社会小说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与柳青的《创业史》,革命历史小说《保卫延安》《红旗谱》《红日》等;《青春之歌》的革命叙事及个人成长叙述,《李自成》等历史小说,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百花文学”作家群体及创作;贺敬之、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老舍《茶馆》、曹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郭沫若《蔡文姬》等剧作;“文革文学”、“革命样板戏”、文革时期创作的未发表作品,文革末期的“天安门诗歌”。

2.80年代以来的文学:“思想解放”潮流与文学艺术“拨乱反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人道主义”文学、“寻根文学”、“中国先锋派”文学、新写实主义文学、现代派小说、新历史小说、“归来者”的诗歌,“朦胧诗”、知识分子写作诗群、新生代诗歌、“新生代”文学,网络文学、科幻文学、打工文学、新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王朔、王小波等人的小说、陕西作家群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的小说、张承志的小说,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趋向、“文化散文”、散文发展的诸倾向、“新时代”以来文学发展动向。

 

考试要求:

1.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的古代、现代和当代的时间分期及文学内涵和文学形式的变革,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领略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古今相连、精神相通性,以及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生生不息、因时而变、汇聚众流、卓成一体的求新求变性,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复古”和“求新”两种倾向的辩证统一性。

2.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脉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学倾向。

3.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诗、文、戏曲与小说的思想内蕴和语言文体的基本特徵,阅读、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学运动、重要文学群体和文学派别、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对古代中文有良好的语言感觉和较高的欣赏能力,有活化古代中国文学的形式和精神,尝试进行古代文学研究和古体诗文创作的能力。

4.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转折的重要分期,了解和掌握其文学内部的动力、文学与文化社会政治之相互连动的深层问题。

5.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形式及内涵与中国古代文学与域外文学的多种复杂关系。

6.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社会的不同思想文化倾向、社会群体的关联,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在不同时代演变的整体趋向和重要分化,了解和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电影等不同文学形式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7.了解和掌握中国当代文学中文学和社会政治的关系,了解和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转变的整体趋向和不同转变,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文艺政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重要作家群体、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有良好的欣赏能力和辨识能力,初步具有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能力。

8.具体答题要求:

对名词解释的回答要求凝练、准确、高度概括。

对简答题的回答要求思路清晰,抓住要点,表述准确,概括性强。

对论述题的回答要求有观点、有见地,有理有据,论证严谨,有逻辑性。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