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企业经济学专业是经济学院于2006年新开设的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企业经济学是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最具活力、与企业实践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更理性地认识企业的内部活动的规律和揭示企业(各种组织)管理的规律,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本专业将主要在现代企业理论的架构下,跟踪国际学术发展的最前沿,力图将经济学与管理学有机结合,对企业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从企业理论还衍生出对其他组织和机制设计的研究,其中有关政治和政府的组织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影响的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备受关注的前沿问题。因此,这也是该专业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专业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年富力强的科研教学队伍,不断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紧密结合中国企业的实践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取了丰硕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大量有影响的论文,出版了包括《企业理论丛书》和《企业理论译丛》在内的一系列专著和相关教材,获得了众多的省部级以上研究成果奖。本专业教师长期承担着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大量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为了更好地促进该专业的发展,经济学院还以该专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
该专业本着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基本原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与管理的高级人才。现已毕业26位硕士和10位博士研究生,全部就业于高等院校、国家部委、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和证券公司。
二、 主要研究方向
1、公司财务与治理
2、人事与薪酬制度
3、企业家与创业理论
4、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
5、新政治经济学
三、培养目标
(一)博士培养目标
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和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要求:(1)对该学科领域的重要理论,尤其是国际前沿理论的系统掌握;(2)掌握博弈论、微观计量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研究工具;(3)着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独立地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硕士培养目标
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理论素养、较为系统地掌握该学科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以便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也努力使他们掌握良好管理理论和技能,以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为优秀的管理人才。
四、师资力量
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在这四人中,有两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并且有两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此外,为了学科发展的需要,该专业还聘请了两位兼职博导。
杨瑞龙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丹麦奥登塞大学访问进修。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非均衡经济学,并且在该领域已发表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曾获第八届和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三、第四、第六届、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等奖项。被选拔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英国杜伦大学客座教授。现兼任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上海市政府咨询决策特聘专家。
Ø 李军林 教授 博士生导师。1998年在南开大学获得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9月研究期满出站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先后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经济学系和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LSE)经济学系的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博弈论及应用、企业理论(契约经济学)、经济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现已在《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出版专著一部。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优秀奖称号; 2005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学术兼职: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Ø 辜胜阻 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1978年至1982年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 1986年至1988年于美国密西根大学进修硕士学位课程。1982年2月至2003年1月在武汉大学任教。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并获教育部优秀成果特等奖,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工程”,1998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先后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5项国际合作项目和10余项部省级 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国跨世纪的改革与发展》、《新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政府与风险投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中国再就业工程》等专著10余部。他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软科学》、《改革》、[美]《人口与发展评论》等国家级报刊和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他有10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2002年12月至2007年11月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2003年1月当选为湖北省副省长。2005年7月辞去湖北省副省长。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Ø 韦 伟 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 现任安徽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聘为教授,1995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并已出版过多部著作和论文。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安徽省、教育部的多项课题。主要社会兼职: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国际金融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安徽省经济学会会长。
Ø 毛振华 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在湖北省、海南省政府和国务院研究室从事经济分析、政策研究工作。1992年创办中国最大的信用评级机构-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2001年~200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毛振华先生在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和信用评级理论方面有较多研究成果,出版了《资本化企业制度论》等专著,并多次发起和主持了涉及金融、证券领域的国际性研讨会。毛振华先生还参与了一些国内知名公司的创建,目前还兼任福建联华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 究所兼职教授等职。
Ø 李 琼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企业理论、个人收入分配、家族企业研究等。至今共出版专著和译著二部,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Ø 杨其静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获得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企业与契约理论、新政治经济学。现已在《经济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已多次获得北京市社会人文哲学奖。
Ø 聂辉华 讲师。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获得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研究领域为契约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现已在《经济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篇学术论文。2009年9月将去美国哈弗大学做一年博士后研究员。
五、对外学术交流
在该研究方向上,我们不仅与国内最优秀的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机制,而且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香港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著名大学有着广泛而频繁的交流。
六、主要课程
主要开设课程:高级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契约经济学、高级公司财务、产业组织理论、企业间网络研究、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