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经济学博士点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是全国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2002年该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排名第一。2004年“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该专业隶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学科1996年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本专业有四名博士生导师,他们是:
孙久文教授、陈秀山教授、张可云教授和宁吉喆教授。
二、专业概况
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是国内最早创立、并始终处在学科发展前列的区域经济学学科点。在全国的生产力总体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获得一项国家社科二等奖和一项国家社科三等奖,这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是唯一的;该专业是最早和最完整从国外引进“区位论”理论的研究单位,为国内区域经济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该专业于1999—2001年推出国内第一套共计16本“区域经济系列丛书”,总结了国内近20年区域经济研究的成果,对国内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05年编辑出版了“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这是国内第一套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其中,《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政策》入选2005年“两会代表”推荐书目,这套丛书得到各地高校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普遍采用;该学科点承担并完成了“211”工程项目,对西部开发重大工程项目的区域效应进行评价,包括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退耕还林还草等西部开发中重大项目的经济效应评价。
三、主要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专业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布局、城市经济与城乡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投融资等。
近年来,我们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走向2020年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2005)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实现路径与动态评价研究”(200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9),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还完成了教育部社科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发改委课题以及各地区的委托课题多项。
区域所教师为地方政府制定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入选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招标课题,承接了北京、深圳、青岛、成都等城市和河北、安徽、河南、浙江、贵州等省有关市县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十一五”规划和“十一五”时期专项产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多项。该学科点教师还积极参与“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专题研究课题,承担了 “北京新城发展政策研究”、 “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规划研究” 、“北京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意向调整研究”3项专题研究。获得教育部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以及国家发改委科学研究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等,等共计35项。
四、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去向
我所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学术能力的区域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我所学生既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掌握,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研究生在校期间均参加过科研课题和调研,所以,我所学生毕业时能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满意度非常高,就业率接近100%(有个别学生因出国等选择不就业)。毕业去向为:国家机关、银行、研究机构、咨询机构、高校、大企业等,还有大约15%攻读博士。
区域所是全国区域经济学专业教师培训中心、国内区域经济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会长单位;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不仅要发挥学科建设的作用,而且应该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全国范围的凝聚力。为了达到这一要求,2002年10月,我们率先联合其他两个重点学科点,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了首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建立了区域经济学学科点学术带头人联席会制度,自此之后分别在有关高校每年举办一届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已连续召开八届,对我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区域所自2002年举办了首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班以来,已连续举办了4届高校教师班,培养的高校教师回到原工作单位后已成为教学骨干,社会效应良好。
五、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方法、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规划、现代城市规划、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外商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双语)、城市可持续发展等。
六、本专业师资力量
在我学科点的教师中,100%具有博士学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学位构成最高的学术梯队之一,60%的教师有国外学习的经历。在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领域具有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力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我所的师资力量如下:
1.孙久文教授
男,北京市人,1956年12月生,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北京市行政区划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宣武区区政府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区域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经济学
主要学术成果:出版著作《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区域经济规划》(商务印书馆2004年)、《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等近20部,发表论文40多篇;
完成科研项目“走向2020年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2005年)、“我国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和产业布局区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4年)、“澜沧江流域区域开发与国际合作前景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1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项目2007年)和“中国区域城市化道路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2007年)等20余项;
获奖:《区域经济学原理》一书,获2001年国家“五个一”工程著作奖;“昌平文化定位对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影响研究”项目获北京市2004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站在学科前沿,深化教学改革,构筑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示范性体系”获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200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2.陈秀山教授
男,北京市人,1954年10月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区域经济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翻译家协会社会科学翻译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及其应用,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区域竞争与政府调控,重大项目区域效应评价。
主要学术成果:出版著作《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组合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国防工业发展战略与国防工业政策研究》(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年)、《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西电东送工程区域效应评价》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等15部;发表论文80多篇;
完成课题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实现路径与动态评价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8年)、“西方市场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9年)、“区域非均衡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系统与风险防范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西部开发重大项目区域效应评价-西电东送的区域效应评价”(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子课题2005年)和“中国的城市规划及城市开发体制研究”(韩国国土研究院委托项目:(2004.12)等近20项。
获奖:“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获2006年12月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站在学科前沿,深化教学改革,构筑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示范性体系》,获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200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市场功能与政府功能组合论》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3.张可云教授
男,湖南临湘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区域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客座教授、湖南理工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合作与冲突、区域经济理论、区位理论等
主要学术成果:出版著作《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等10余部,发表论文80多篇。
完成课题研究: “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009年)、“区域规划编制办法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课题2005年)、“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要求与政策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课题2004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一五’空间规划研究”,(中关村管委会课题2006年)、“评估现代国际城市--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课题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对北京的影响”(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2005年)等30多项。
获奖:《站在学科前沿,深化教学改革,构筑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示范性体系》,获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200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研究--一个区域经济关系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2004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2002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4.侯景新教授
男,河北唐山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五洲论衡世界新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2001年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2001--2005)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开发与地区竞争力、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区域文化与区域管理等。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区域经济方法、城市规划新论等;
主要学术成果有:出版《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行政区划与区域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落后地区开发通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西部大开发鉴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东部西进战略》,(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著作16部,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研究课题“西部特色旅游资源整合问题研究”(课题主持,国务院西部办委托课题2005年)、“我国西部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主持,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委托课题2005)、“承德县十一五规划”(课题主持,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委托课题2006年)。“通州市发展定位及区域竞争力研究”(课题主持,通州市委委托课题2006年)等共计12项,。《论落后地区开发模式》于1990年获前苏联科学院颁发的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1997年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西部大开发鉴论》2001年荣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
5.付晓东副教授
照片
男,江苏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投资环境、区域与城市经济;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区域投资环境。
主要学术成果有:出版《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年)、《投资环境优化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经营城市与城市发展》(新华出版社2004年)和《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商务印书馆2004年)等著作;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和参加课题:奥运经济影响评价(OGGI)、典型城市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研究(2003DIB3J128)、藁城市滹沱河开发治理项目、城市基础设施与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中国流动人口对城市体系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北京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市新城建设与投资政策研究、郑卞一体化研究
西部开发重大工程项目区域影响评价——退耕还林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哈尔滨市经济影响评估等20多项。
6.李丽萍副教授
女,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规划、城市人居环境;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区域与城市规划、城市人居环境、城市发展与规划、现代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规划案例研究等。
主要学术成果:出版《城市人居环境》(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城市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形成路径》(新华出版社,2005年)、《经济区与经济区划》(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等著作10部。发表论文40余篇,完成课题研究有:“首都经济及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北京市社科院课题)、“大连国际性城市发展研究”(大连市委政研室课题)、“石嘴山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石嘴山市政府课题)、“中国区域城市化研究”(教育部哲社课题)等。
获奖:副主编、全书统稿的《区域经济学原理》获2001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专著《城市人居环境》于 2003年9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科研成果优秀奖”。
7.姚永玲副教授
女,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4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获经济地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在荷兰奈洛德大学学习经济管理;在瑞士联邦科学院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和开设课程为城市管理,区域经济学,GIS应用。
主要学术成果:出版著作《城市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Encyclopedia of Digital Government(Edited by Ari-Veikko Anttiroiko)E-Government Development in Nanhai City”, China, Idea Group Inc. (美国)、《环渤海区域发展报告2006—历史、现状与趋势》(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等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课题“北京市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模式研究─一以奥运为契机,构建北京城市运行长效机制”(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委托)、“首都城市运行安全研究”(北京市科委招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城市管理研究”(北京市政府2008环境建设指挥办公室委托)、“第29届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价”(北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委托)、“环渤海经济圈研究”(国家开发银行委托)等20项。
8.文余源副教授
男,湖南永州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和开设的课程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主要从事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应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投资环境评估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暂缺。
欢迎有志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和应用的青年学子报考区域经济学专业!
200972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