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发[2008]研字13号
西北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按照“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促进创新、提高质量”的原则,加强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二条 加强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本,教育和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风建设,培养研究生树立严谨的学风,提高研究生的科学道德素养;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第三条 增强创新能力。坚持以增强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通过改革培养模式,更新培养方案,完善培养环节,增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研究生学术个性培养,创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进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出高水平的成果。
第四条 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研究生导师要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课程教学与科研指导相结合,努力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第五条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强化课程教学,重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结合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突出科学研究实践,重点培养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重大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的形成。
第六条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在遵循本规定的基础上,制订适合本单位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办法,送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章 培养方案
第七条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对培养质量进行监控的主要依据。
第八条 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
1.培养方案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培养方案应处理好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研究生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3.培养方案应体现学科专业培养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对培养流程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规定。
第九条 培养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制、学习年限、学分要求以及对课程、科研与学术活动、教学与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的具体要求。
第十条 培养方案学分要求
1.博士研究生:总学分20个。其中,课程环节16个学分、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3个学分、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1个学分。
2.三年制硕士研究生:总学分33个。其中,课程环节30个学分、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2个学分、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1个学分。
3.二年制硕士研究生:总学分27个。其中,课程环节24个学分、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2个学分、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1个学分。
第十一条 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安排,由培养单位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导师制订和修订,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送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
第三章 课程环节
第十二条 课程环节是研究生获取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第十三条 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1.注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不同层次的课程衔接,避免内容重复,确保不同层次学位课程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开阔其知识和学术视野,使其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注重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设置。
3.博士研究生课程: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设置,注重知识的前沿性;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学术热点和难点问题融入教学。
4.硕士研究生课程:课程体系注重综合性、系统性和学科交叉性;课程设置要按照各自学科特点,结合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计划,设置高水平的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平台学位课;学校鼓励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学科专业以一级学科为平台,优化组合课程内容。
第十四条 课程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应体现研究性、探索性,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发挥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提倡教师设计研究性的、探索性的或未确定性的问题,激发研究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使课堂成为研究生求学问道、交流探讨和自由争鸣的场所。
第十五条 读书报告
课程教学要积极引导研究生阅读科学文献与学术经典著作,将课程考核与研究生读书报告结合起来。应根据课程内容与单元,按照教学进度,选取在该学科领域有重要学术价值、反映国内外本学科主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的中外文献资料供研究生查阅,每个教学单元都应撰写读书报告,交任课教师评阅。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培养单位开展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活动。
第十六条 研究生专业课程一般以1个学分按18学时计。研究生公共课程根据教学实际另行计算。
第十七条 课程学分要求
1.博士研究生:总学分16个。学位课11个学分,其中,政治理论课2个学分、第一外国语3个学分、专业学位课6个学分;非学位课5个学分。
2.三年制硕士研究生:总学分30个。学位课21个学分,其中,政治理论课3个学分、第一外国语6个学分、专业学位课12个学分;非学位课9个学分。
3.二年制硕士研究生:总学分24个。学位课17个学分,其中,政治理论课3个学分、第一外国语4个学分、专业学位课10个学分;非学位课7个学分。
第十八条 研究生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应结合上课考勤、读书报告、课程作业、期末考核等综合评定,考核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第十九条 校内跨学科和校外选课
1.研究生因培养需要在校内跨学科选课,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培养单位审批,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少数课程需到校外(限“211工程”院校和科研院所)选修的,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培养单位审核,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审批。
2.校内跨学科和校外选修的学位课学分,不得超过学位课总学分的三分之一,选修的非学位课程学分不得超过非学位课总学分的二分之一。
3.研究生因跨学科和校外选课发生的相关费用由培养单位或研究生个人承担。
第四章 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
第二十条 科研与学术活动环节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参加科研活动要求和学分
研究生必须参与至少一项科研课题研究,完成课题主持人要求的科研工作量,对课题研究作出实质性的贡献。课题主持人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写出评语,包括在课题研究中的态度、工作量、完成质量及工作能力等,考核合格者取得1个学分。
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要求和学分
1.指导教师须定期组织研究例会,听取研究生汇报研究进展,开展学术讨论。博士研究生至少两周一次,硕士研究生至少每月一次。
2.研究生在全校范围内至少选听、参加10次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二年制硕士研究生为6次),结合学位论文选题,完成一篇学科发展综述报告;至少参加一次学术月活动并提交论文。
3.硕士研究生应在一定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博士研究生应在培养单位或全校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报告会必须在学校张贴宣传海报,注明时间、地点。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国家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同时达到上述要求者,取得1个学分。培养单位负责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具体考核工作。
第二十三条 培养单位应做好研究生学术讲座的组织工作,统筹安排本单位的研究生学术讲座计划,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将本学期的学术讲座计划送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学校鼓励按一级学科或相近学科联合举办学术讲座。
第二十四条 博士研究生撰写基金申请书要求和学分
博士研究生应在论文申请答辩前,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或自身的学位论文撰写一份基金申请书。理工科博士研究生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为样式,文科博士研究生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请书”为样式。基金申请书须充分调研、认真思考、规范填写,选题应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或实际意义,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恰当,经费预算合理。申请书应达到可以公开申请的水平,经指导教师考核合格后,取得1个学分。
第五章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
第二十五条 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在实践中树立知识报国、服务人民的志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研究生面向社会、面向基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十六条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研究生了解高等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学实践活动可以采取讲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和毕业论文等形式。
第二十七条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研究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取深入社会基层从事与所学专业相近的知识培训、技术指导、科技咨询、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和调查研究等形式。
第二十八条 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规定并认真考核,考核合格取得1个学分。
第六章 学位论文环节
第二十九条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位授予质量的基本标志。学位论文开题是形成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基础和重要保证,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确立研究课题,通过学位论文开题答辩。
第三十条 开题报告表的内容和要求
1.选题背景:阐述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硕士研究生应阐述选题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博士研究生应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阐述选题的学术价值,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本部分不少于1500字。
2.研究思路及方法: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等。博士研究生应阐明在研究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本部分不少于1000字。
3.研究内容:阐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本部分不少于1500字。
4.特色和创新点:阐述论文的特色及主要创新点。博士研究生应着重介绍预期的创造性成果。本部分不少于800字。
5.论文的基本框架:阐述论文的结构安排。
6.参考文献:列举论文的国内外参考文献、有关数据的最新资料。
第三十一条 开题答辩形式
开题答辩由培养单位按学科专业分小组进行。硕士研究生开题答辩专家组由不少于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博士研究生开题答辩专家组由不少于3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开题答辩以研究生汇报,专家组提问的方式进行。
第三十二条 开题答辩的结论,分通过、修改后通过、不通过三种情况
1.结论为“通过”的研究生,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2.结论为“修改后通过”的研究生,在3个月内修改,向专家组提交修改报告,审核通过则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如果仍未通过,则随下一级重新进行开题。
3.结论为“不通过”的研究生,在3个月后重新开题,通过则进入论文写作阶段,不通过则随下一级重新开题。
第三十三条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其撰写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学术水平达到学校的有关要求。
第三十四条 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应达到学校或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规定的科研成果要求,按照《西北大学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校发[2007]研字14号)执行;学位论文评审、答辩按照《西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校发[2007]研字24号)执行。
第三十五条 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审核、学位论文评审由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组织。
第七章 培养流程
第三十六条 博士研究生培养流程
1.拟订培养计划在第一学期进行。导师依据培养方案,结合研究生实际,为研究生拟订个人培养计划,经培养单位审定,送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备案。培养计划的内容应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包括所学课程、学分、学时、时间安排等)、科研与学术活动计划、教学与社会实践计划、学位论文写作计划等。
2.课程学习在第一、二学期进行。
3.论文开题答辩最晚于第三学期进行。
4.在第六学期学位论文申请答辩前,达到课程、科研与学术活动、教学与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有关要求。
5.开题答辩通过后,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一年半。
第三十七条 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流程
1.拟订培养计划在第一学期内进行,具体内容同博士。
2.课程学习在第一、二、三学期进行。
3.论文开题答辩最晚于第四学期进行。
4.在第六学期学位论文申请答辩前,达到课程、科研与学术活动、教学与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有关要求。
5.开题答辩通过后,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一年。
第三十八条 二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流程
1.拟订培养计划在第一学期内进行,具体内容同博士。
2.课程学习在第一、二学期进行。
3.论文开题答辩最晚于第二学期进行。
4.在第四学期学位论文申请答辩前,达到课程、科研与学术活动、教学与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有关要求。
5.开题答辩通过后,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一年。
第八章 研究生培养的激励与淘汰机制
第三十九条 研究生应按照培养方案要求,认真完成课程、科研与学术活动、教学与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的有关内容。培养单位应认真考核研究生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并将其与推荐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等选拔工作和各项资助评定工作结合起来。
第四十条 在培养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1.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
2.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学校审查不合格的。
3.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4.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的。
5.超过两周未注册而又无正当理由的。
6.不服从培养单位或导师安排,不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
7.明显表现出科研能力差,不适宜继续培养。
8.本人申请退学。
第四十一条 在课程环节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1.累计有二门以上(含二门)课程考核不合格的。
2.有一门课程考核不合格,经补考后仍不合格的。
第四十二条 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1.论文开题答辩结论为“不通过”,随下一级重新开题,结论仍为“不通过”。
2.论文中存在抄袭或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严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
第四十三条 退学处理程序
学校和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培养过程实施动态监控,每学期对研究生进行考核。研究生出现第四十条至第四十二条中规定的情形,由培养单位提出处理意见,经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审核,由主管校长召开的专题会议研究决定。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已经2008年6月18日校长办公会议通过,适用于2008年9月以后入学的全日制研究生。其他相关文件中有与本规定冲突的内容或条款,以本规定为准。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由学校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西北大学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