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理大学《经济学综合》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1年大理大学《经济学综合》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考研试卷库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西南政法大学2012考博报名/考试地点变更
普通文章 武汉科技大学2012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
普通文章 考博顺利通过考试须知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入学考试十大必杀技-考博
普通文章 考博成功的因素-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专业课复习应当如何进行-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考博选择专业与学校的原则和策略-考博信
普通文章 考博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考博信息网
普通文章 重庆大学2012年“申请-考核制”考博招生
普通文章 【考博】博士生导师的选择和首次联系-考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2
普通文章 华南师大光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
普通文章 关于报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2年硕
普通文章 广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公
普通文章 【广西工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桂林医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艺术学院2012拟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
普通文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考研调剂信
2021年大理大学《经济学综合》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大理大学 2021 年初试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

科目代码:814

科目名称:经济学综合

一、目标要求

(一)本科目考察考生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总体掌握程

度;

(二)所考察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

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二、试卷结构

(一)时间及分值

本试卷考试时间 3 小时,满分 150 分。

(二)内容结构

自命题科目各部分的分值分配:政治经济学部分约 50

分、微观经济学部分约 50 分、宏观经济学部分约 50。

(三)题型结构

自命题科目的题型及分值分配:3 个部分,3 种题型;

各个部分约占 50 分,各个题型中概念题总计 30 分、分析题

总计 90 分,论述题总计 30

(一)政治经济学部分约 50

1. 概念题约 10

2. 分析题约 30


 

3. 论述题约 10

(二)微观经济学部分约 50

1. 概念题约 10

2. 分析题约 30

3. 论述题约 10

(三)宏观经济学部分约 50

1. 概念题约 10

2. 分析题约 30

3. 论述题约 10

三、试卷范围

(一)政治经济学部分(约 50 分):

1.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及其

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

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 商品与货币: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

与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

的作用。

3. 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

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


 

额剩余价值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

剩余价值的源泉。

4.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

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理解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价值构成

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

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

5. 社会总资本在生产与经济危机:社会总资本简单

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

前提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条件。

6. 剩余价值的分配: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

润的决定因素;平均利润下降规律;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

获得途径;股份资本和股票价格;虚拟资本及其与实际资

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作用;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产生

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土地价格及

其变动趋势。

7.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垄断的

形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

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原因与性


 

;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二重性。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

置方式的 DIM 结构,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特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运行中的经济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

险机制)及其特征;社会主义市场规则;健全和完善社会主

义现代市场体系(当前的问题和重点)。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明确的产权界定;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和内在逻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

本特征、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国农户经营的利弊,农

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户经营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中农户的经济行为。

10.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分配制度的改

革重点和政策取向;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以初次分

配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我国对外

开放的发展战略、优化开放结构;新形势下的外贸战略转

移;“一带一路”倡议。

12. 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通货膨胀及其影响;通货

紧缩及其影响;转型经济中的就业问题;宏观调控的目标


 

及其关系;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

运用、货币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宏观政策选择与“三去、

一降、一补”。

13.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

作用机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制度因素的重要性,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与体制转变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

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和区别;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

其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微观经济学部分(约 50 分):

1.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的定义、预算集的性质、预算线

的变动;偏好:偏好的定义、偏好的假设、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效用:基数效用、构造效用函数、边际效用

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选择: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和需求;

需求:正常商品和抵挡商品、收入提供曲线、普通商品和

吉芬商品、替代品和互补品、反需求函数;显示偏好:显

示偏好的概念、从显示偏好到偏好。

2. 微观经济学分析工具:

斯勒茨基方程: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需求分析和跨期选择问题:生产要素禀赋和需求变动、劳

动供给、跨期选择的预算约束;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


 

或有消费、期望效用、风险厌恶、风险偏好、风险中性;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

市场需求: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弹性、弹性与收益、

边际收益曲线、收入弹性;均衡:市场均衡、比较静态分

析、税收、税收的额外损失、税收与帕累托效率。

3. 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决策

技术:投入和产出、生产函数、边际产品、技术替代

率、边际产品递减、技术替代率递减、长期和短期、规模

报酬;利润最大化:利润、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短期利

润最大化、长期利润最大化、反要素需求曲线、利润最大

化和规模报酬;成本最小化:成本最小化的定义、规模报

酬和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沉没成本;成本曲

线:各种成本概念、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厂商供给和行

业供给:市场特征、反供给函数、短期行业供给和长期行

业供给、零利润、不变要素和经济租金。

4. 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行为

垄断和垄断行为:垄断的定义、线性需求曲线和垄断、

成本加成定价、垄断的低效率、自然垄断、价格歧视的定

义、三种价格歧视;要素市场:边际产品收益和边际产品

价值、产品市场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要素市场买方垄断

市场的要素需求、上游垄断和下游垄断;寡头垄断:寡头

垄断特征与模式、古诺模型、斯塔尔伯格模型、价格领导


 

者模型、联合定价和合谋。

5. 微观经济学中的福利与公共问题

交换经济和福利经济学定理:埃奇沃思方框图、瓦尔

拉斯法则、均衡定义;生产经济与福利经济学定理:生产

的交换经济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偏好的汇总与社会

福利函数;外部效应:外部性的定义与表现形式、庇古税

与科斯定理、公地的悲剧;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定义、

搭便车、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博弈论:博弈的收益矩

阵、纳什均衡、混合策略、囚徒困境、重复博弈。

(三)宏观经济学部分(约 50 分):

1.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与国民

收入相关的其它几个概念;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国

民收入的分配-新古典分配理论。

3. 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

银行体系;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的成本;货币数量论与

古典二分法。

4. 工资与失业:失业率;失业的原因;劳动力的供

给与需求;工资刚性。

5. IS-LM 模型:产品市场与 IS 曲线;货币市场与

LS 曲线;IS-LM 模型;IS-LM 模型的应用。


 

6.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总供给

理论;菲利普斯曲线;总供给-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7. 开放经济:产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汇率与汇率

制度;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

对均衡的影响。

8. 经济增长理论:Solow 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

资本积累、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9. 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费雪的跨期选择

模型;生命周期假说;永久收入假说;消费的随机游走假

说。

10. 投资理论:新古典投资模型;住房投资和库存投

资;

11. 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目标、工具;货币政策

局限性;货币政策规则;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政府债务

的规模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2.主要宏观经济学派的主要观点、争论与共识。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