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06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6 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 1、灵感 2、接受美学 3、世界文学 4、崇高 5、摹仿 6、移情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请简要论述文学意象 2、请丁关根论述小说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论文学风格 2、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 四、评论写作(题目自拟,字数在 800 至 1000 字,共 50 分) 下面是一位清代画家谈到绘画酝酿时所写的一段话,请结合作家的修养和创作过程,谈谈你 读了这一段话以后的见解: “有毕生之酝酿,有一时之酝酿者。少壮之时兼收并蓄,凡材之堪为吾用者,尽力取之,惟 恐或后,惟恐不多,若少缓焉其难免失时之叹。及至取资已富,别择已精,则当平其心气, 抑其才力,以求古人之所以陶淑其性情而自成一和气象者,又不在于猛烹极炼之功,是则一 生之酝酿也。因有所触,乘兴而动,则兔起鹘落,欲罢不能,急起而随之,善恐春一往而不 复再觏也。若其迹象既成,林壑毕现,又当静检其疏失,细熨其矜暴,聚之以致其坚凝,融 之以至于镕化,粹然以精,穆然以深,务令意味醇厚咀嚼不尽而后已,是则一时之酝酿也。”
上一篇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艺批评与写作2009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史综合2008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