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1996年(含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1 中国人民大学 1996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行政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行政职权 2.行政执行 3.行政监察 4.行政参与 5.人员调配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 3 分,共 15 分) 1.职位分类优于品位分类。 2.风险型决策比确定型决策难度更大。 3.分权优于集权。 4.乡镇长是由县政府任命的。 5.直辖市的各区的街道办事处相当于县一级政府。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行政领导能力素质的基本内容。 2.人事行政的原则是什么? 3.行政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试分析前些年发生“棉花大战”、“烟叶大战”现象的成因。 2.试述横向部门结构之间的行政协调。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 1996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行政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行政职权:指具体配置于不同的行政主体的行政权,是行政主体所拥有的具体的行政 权。行政职权与行政权具有同质性。其基本特性如下:(1)与行政主体的关联性按照我国的 行政主体理论,行政主体须能以自己的名义开展行政活动,即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而行政主体以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即便能够开展某些行政活动,但也只能借助他人的名义。 这就意味着行政主体定然拥有行政职权的所有权,而非行政主体则只能拥有行政职权的使用 权。也可以说,是否拥有行政职权,是判断一个有权开展行政活动的组织是否属于行政主体 的标准。 (2)两面性。行政职权的两面性表现为:一方面,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行政职权 是行政主体所拥有并具体由公务人员所行使的一种权力,它具有强制力和拘束力。另一方面, 对于国家而言,行政职权是行政主体的职责所在,是行政主体的法定义务,具有不可处分性。 (3)优益性。行政职权是一种公权,是为维护社会公益而设置的一种国家权力。 2.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决策中心发出的决策指令,以达 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行政执行是从决策形成起到决策目标实现为止的全部活动。它是行 政人员最经常的活动,也是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行政执行全过程各个阶段各个 环节的活动,都是为了实施决策,同时又可以验证和修正决策,并为下一个决策提供必要的 经验。 3.行政监察:行政监察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行政监察是指在立法机关和行政 机关内设置专门的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和职务活动所进行的监
上一篇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1997年(含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1995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