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实验心理学2002(含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2002 年浙江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5 分/题 1.心理物理学 2.似动现象 3.实验法 4.闪光融合理论 5.最小可觉差 6.等响曲线 7.完全随机化设计 8.部分报告法 二、论述:12 分/题 1. 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 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参考答案 2002 年浙江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5 分/题 1. 心理物理学:它探讨了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测量心理量和 物理量的函数关系,以及指定达到正确测量的实验方法。人们感觉虽有量的差异,又怎么能 像物理学那样对它进行精确的测量呢?此时韦伯已完成了对韦伯定律的表述。这使费希纳想 到可以用测量刺激量的变化来确定感觉量的大小。同时他也发现了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 感觉量则按算术级数增加。于是他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推导,把感觉强 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 S=KlgR,其中 S 是感觉强度,R 是刺激强度,K 是常数。 因为这个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所以亦称韦伯—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在 1860 年出版了他著名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对心物关系作了详细的说明。他在心理 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应用三种测量方法,即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通常把这些方法 称为心理物理法,而把关于刺激量的变化和感觉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心理物理 学。 2. 似动现象: 我们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决定似动现 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前后图案出现的时间间隔与空间间距。 3.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研究者可 以主动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和观察 法的不同之处。实验方法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 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我们在实验室中安排三种不同的照明 条件(由弱到强),让被试分别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对一个短暂出现的信号作出按键反应, 通过仪器记录被试每次的反应时间。这样就可以了解照明对被试反应时的影响。实验室实验 需要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进行。借助这些设备可以严格控制刺激的呈现,准确记录被试的反 应时。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自然实验虽然也对 实验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实际情境中进行的。 4. 闪光融合理论: 指当断续的闪光达到一定的频率,人们不会觉得是闪光,会得到融 合的感觉的现象。它是与光的时间特性对应的视觉现象。例如,日光灯的光线其实是闪动的, 每秒钟闪动 100 次,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闪动的,而是融合的光。 5. 最小可觉差: 又叫差别阈限,根据阈限的操作定义,是指有 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 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之值。普通心理学将其定义为: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
上一篇文章: 浙江大学实验心理学与统计学2003(含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下一篇文章: 浙江大学实验心理学2001(含答案)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