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好为人师的毛病,喜欢看各种介绍经验的文字。其实这篇文章是在考研刚开始的时候就在酝酿了,每天在复习的过程中我都会想,到时候我该怎么给别人讲经验呢?把自己哄得不亦乐乎,也算是枯燥的考研生活中的绿色添加剂吧。现在拟录取名单公布老长时间了,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草就此篇,算不上经验,只是自己的一些流水账似的经历,与大家共勉,希望各位不要见笑。我所絮叨的内容我只能保证真实性,科学性我无法预料,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些东西或许只是我臆想的。考上,终究有偶然性在里面。
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始说,如果说从萌发考研的想法开始的话,高考填报完志愿就有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不好细说,我居然还是我们班的第一名),我来到了某省属高校,这个我从来没有关注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来到这里的高校接纳了我。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把所有的学校志愿都填满了,专业志愿只填了一个且不服从调剂。当时并非多么热爱历史,直到现在,我还是比较偏好中文的,只是考虑到就业(后来再看,简直是无稽之谈,历史的就业比中文好?),于是选择了历史。小时候也算看了些书,大多是文史方面的,因此,对于历史也算是有个一知半解。
或许每个中国的孩子心中都会有一个北大情结,我也不例外。家中数代读书,勉强也算耕读传家。二爷爷是北大哲学系1945级的,偶尔也会给我提起系主任汤用彤、校长“胡先生”等的光辉事迹,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更是刺激着我、鼓舞着我。从小时候起,我就把北京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小学、初中、高中,我一直在努力着拿第一,心中的情结愈加浓重。高考对我是个打击,让梦想在一瞬间变得遥远、迷离。
其实上大学后,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人的斗志在逐渐消退。身边不少高中时成绩很好的同学,虽然整日的抱怨,但时光把人的棱角都磨碎了。我也是每天稀里糊涂的过活,凭着自己的爱好看书、打球、闲聊,后来在豆瓣计算了一下,20多年来杂七杂八看的书总共不到300本,惭愧惭愧。本来以为自己很牛懂得很多,跟牛人们交流之后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我看书的一个习惯就是杂,虽然集中在历史领域,但基本没有深入某个专题特意的去阅读,这直接导致了后来学年论文选题时的痛苦。没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朝代,后来索性把在高中时在中青报上读过的袁伟时老师的一篇论述二次革命的文章作为选题,费了好大劲才写成论文。复试的时候劣势也是很明显的,对于专业知识方面的回答自我感觉不好,很多东西一知半解,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各位后来者引以为戒。
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家里出了点事,下半年还要教育实习,占用了很多时间。不过对我而言,我比较看重平日的积累和努力。教育实习回来之后,大概是五月底了,我开始去听师兄师姐们的经验介绍。我们专业的师兄师姐去年考研考的很不错,据说初试通过的只有一个复试被刷的。那时候才知道了“序列一、序列二”,知道了历史研究生要考三门。
选择报考的学校颇为犹豫,北大当然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可内心里始终有种莫名的恐惧,怕考不上,怕未来没有着落。幸好历史统考,就先复习着再说。
在考研扫盲之后,我开始看教材,不时的去图书馆看看闲书。学校所在的大学城四周都是山,夏天很热,美女们花枝招展的来来回回,我还有些坐不住,主要是热的。慢悠悠的一直到了暑假,家里要我回去复习,顺便帮忙干活。因此,暑假我没有留校,回了家。
刚开始的时候,我在离家很远的一个阅览室看书,里面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爷爷和10岁以下的小弟弟。我蹬着破旧的自行车冒着大雨或者大暑去那里,阅览室光线还不好,最重要的是,这里早晨八点半开门下午五点关门,于是我决定换地方。后来去了离家很近的大学,也是一所师范类高校,学习气氛很好,自习室里慢慢的都是准备考研的,我还经常找不到座位,但我已很知足。这样的生活也持续不了多久,经常接到同学聚聚、打球的电话,自己也有时候偷懒,在家玩玩电脑。后来去了趟北京,在北京尽兴的玩了十天,当然,去了北大,看到了那个圣地。北大里挤满了游客,尤其是未名湖畔,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挨个的在石碑前留影,然后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的说,好好学习,将来考北大。我看着觉得很好笑,接着一阵心酸。
从北京回来后,心有些散,但还是要坚持。忙着写学年论文,之前也做了些阅读上的准备,用了10天的时间把论文写完。一直和留校的舍友联系,互相说着复习的进度。我的有些慢,心里还是有些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