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尽管各自的人生价值有所不同。但可以说每个人都想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业。也许这是小时候每一个人的梦,然而随着一天天的长大,理想被现实一点点地积压,一点点地消磨,几近沉沦。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做科学家,发明家。”这是八十年代前期小孩们很正常的回答。
“你以后想做什么?”“做老板,开公司,当企业家。”还是这代人在九十年代后期的想法。
“你准备做什么?”“不知道,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做什么?你告诉我,我能做什么?”依旧是这代人的回答,不过时间已经是现在了。
尽管这代人不知道现在能做什么,怎么做?但我深信: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一个埋得很深的梦:无论做什么,都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实的中国农村状况远不如城市,而我家在农村。因此,生活条件很差,也许是穷则思变吧,于是努力学习,尽管奉守的是那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
第一次高考失利了,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复读的征程。身体与天气作战,精力与意志作战,毅力与自己作战,就这样,战了一年,成绩出来了,虽然不是特别的理想,但也不是很坏,当年能上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诸如此类的学校,结果我报了四川大学,也许上苍喜欢与人开玩笑吧,那年川大分很高(591),而我(590)以一分之差失之交臂,被第二志愿录取了。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心有不甘,是多么的咒怨老天的不公,但再多的怨愤也无法与现实抗衡,依旧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了现在这所大学,虽然这所大学也不错,是国家211,我省最好的学校,但毕竟少年的心是高的,梦是圆的。来到之后,更是发现并不热爱所学专业,于是在昏昏噩噩中度过了两年半的时光,在这两年多中,也想到过挣扎,想到过努力,想到过证明给别人看,也付出了一些努力,但心底总是有一种委屈,一种抱怨命运的意念,总觉得自己应当生活得更好;于是这种委屈及抱怨令一个年少无知的青年消沉了下去,于是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学会了逃课,于是开始担心每门课是否能及格,挂科后能不能补考过去,是否会重修。
今年寒假是在家过的,自从大一来这是第一次回去,因为心里总是觉得有一些什么,害怕见家人,害怕见村子里的人,尽管家人觉得这所学校已经很不错了。走进村子里,发现房子依旧是那些是房子,只不过更加破旧不堪;道路依旧是那条道路,只不过多了一些坑洼;人,依旧是那些人,只不过添了几根银丝,加了几道皱纹。这,就是我的家乡?就是我离别了两年半的家乡?原以为会有些新的变化,结果却是更加苍老。也许这就是村人都愿意去外边的原因吧。
回家的当天晚上,与父亲对坐,谈了我的及家乡的一些事情,才知道秋季下了大雨,把庄稼都淹死了,自己上学的钱基本上就靠那几头猪。父亲说今年既然回来了,就杀头猪吧,过个好年,吃得好一些,在学校不舍得吃,我当时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哪里知道我在学校的生活是多么的糜烂啊,于是略带着哽咽对父亲说,别杀了,平常怎么过还怎么过;父亲说,那怎么行,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能不吃顿肉?我知道在父亲以及村人的眼里,我就是国家的人了,端上铁饭碗,吃商品粮了。家里就我这一个大学生,而且我们村我也算是最好的了,有时候,看着父亲在村人面前的自豪与满足感,我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他并不知道我是在荒废中度过这两年半的,而家人依然指望我能去改变这个家,甚至去改变这个村,他们也深深地知道:这个村太穷了。
我是提前3天到校的,因为实在不敢正对家人那期盼的眼神。近段时间,我处于深深地自责与自问当中:难道就这样荒废下去吗?难道一生就因为高考的失利而抹上灰色吗?家人的期盼就置之不顾了吗?
也许当一个人的良心受到谴责的时候,他就要思变了,想着再也不能这样了。于是,拍拍身上的灰尘,抖抖疲惫的精神,去考研,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为自己的梦,为家人的期盼,重新踏上征程。谁都知道,跨专业,跨学校,是考研征程中最难走的道路,也许会比高考更加严酷,但自己给自己一句话: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哪怕最后依然是粉身碎骨!
漫漫考研路,我将背着梦与期盼,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