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芝卿(学员,2008年以416分考取上海财大金融学院)
从2008年1月考研结束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5个月。我有幸能以416的总分被录取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其中,政治72,英语78,数学136,专业课130。现执笔写下此文,作为自己对考研阶段的一个总结,也希望能给后来人一些借鉴。
一、心路历程
去年3月,我像其他很多异地大学毕业生一样,背着行囊,来到向往以久的上海,希望能够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曾经对上海滩抱有很多美好的幻想,而真正迈出校园来到上海,我才发现现实是不容许人有太多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的。由于本科学校所在地为武汉,在上海并不出名,而且专业不对口,工作分外难找。1个半月的时间内,我奔走于各场招聘会,所得到的offer不是销售就是客服,不仅工作的低薪让我无法忍受,更重要的是,我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一份还比较满意的工作,在一家出口公司做外贸业务员。薪水还算丰厚,而且我经常有机会和各国客户接触,工作还较有趣。我也以为自己就这样安顿下来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呆在这个公司,凭借自己的勤奋和能力,不断得到晋升,获得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成功。可是后来,我发现自己又错了。公司内部的一次人事调整,让我忽然意识到在这种类型的公司里,接触和学习到的东西十分有限。或许,这样下去我永远只能是一个打工者。我开始迷失,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然而专业决定了就业的领域,第一份工作往往决定了今后的职业趋势。我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这样被定下来,可是怎样我才能重新选择我的职业?思索良久后,我想到了考研,而且要选上海的名校,选好的专业。于是我选择了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这时,已经是2007年的9月份了。
二、数学的复习
我正式开始自己的考研复习,是2007年的10月,距离08年考研只有3个多月时间。从10月份起,我最先开始进行的是数学的复习。我认为数学的复习,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本科期间我的数学还马马乎乎过得去,但是应付考研还是需要加强。于是,我找来数学课本。高等代数的课本是我以前本科时候上课用的我们学校自己出的,因为感觉同济大学的课本对我来说有点深,看起来比较费时费事。我还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等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是咨询我在人大读研的同学,她复习时觉得比较好的书。
由于我有一定数学基础,我采取的复习方法是:巩固基础知识+做大量习题。
在巩固基础知识方面,我是这么做的:4天时间快速把课本全都过一遍,然后找了一叠A4纸,一本08年数学大纲,对照大纲上的每一知识点,在A4纸上把自己能想起来的内容全部写出来,一章的知识点全部写完后对照一下大纲解析和课本,看有哪些没注意到的地方,用红笔标记上去,平时空的时候就翻阅一下。(这里我补充一下,一些定理的前提是很重要的,这是我在做大量习题之后发现的。尤其是一些证明题,题干结合各定理的前提条件往往就能猜测出选择哪条定理进行证明。)如此复习两遍之后,我开始大量作题了。我选的参考书有:李永乐的复习指南和陈文登的习题集。个人感觉,李的书比较简单,而陈的书题目偏难,有些题目甚至很怪。这些题总结总结就好,不用太花时间。我有同学说这些书都应该做到2、3编效果才好,但是我觉得关键在于总结,包括思维方式的总结和证明方法的总结,这比单纯反复做题要有效果。当然,自己觉得好的题目还是应该做几编,加强记忆。我就是每做一题总结一次,就把心得写在题目旁边,并把自己觉得典型的题目标出来,反复做。而且,在做完一类题的时候,经常做个总结,记在笔记本上。
大量习题做完后,差不多11月底12月初了,这时候我开始做真题和模拟题了。模拟题我用的是《400题》。说实话,里面有很多题目把好几个知识点放在一起考查,有些甚至给人生拼硬凑的感觉,不过作为知识点的复习还是挺好的,而且感觉08年数4里面一道大题和《400题》上一道题差不多。真题作为测试和了解考研数学试题的难度,是很不错的选择。最好能多做几遍。不过我时间不多,所以只是做了一遍,其中挑了些题多做几遍。
三、英语的复习
在此强调一点:英语单词真的很重要。建议大家要早做准备,单词复习越早越好。因为我的工作是外贸性质的,成天和英语打交道,平时会有意看看单词,也算是提早准备了。不过正式开始考研英语的复习也是10月份。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全职复习期间,我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看看单词。全职复习考研后中午也会再看看单词。可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没能把所有单词全背一遍,考试的时候难免心理有点七上八下。所以大家一定要提早复习,把单词复习好。
英语其他部分的复习,我主要是针对阅读的。新东方的阅读120篇做了一遍,英语真题我做了两遍。真题我只留了近3年的,在临近1月份考研的时候挑了3个下午的整块时间做模拟考试练习,其他几套全被我拆开,隔几天就练一两篇,把握一下真题难度。然后我还做了毕金献的模拟题。非常难,所以做不出来很正常,关键心态要摆正,不要影响心情。我拿这套试题主要是练习一下对难文章的把握。
关于翻译,我把手头上有的翻译题全做了,再把真题里面的阅读理解都翻译了一遍,没买其他的辅导资料。不过个人感觉翻译更多考的是中文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对英文意义的把握,突击不来的。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也只是把现有的资料做完了,找找感觉。
复习期间我每隔两三天就会写写作文练练笔,而且会挑一些好的范文背背。市面上也会有些关于作文模版的书,可以看看。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总结的模版最好用,也比较好记。
在考试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题目来不及做,所以有个方法可供参考:先做作文,再阅读、完型、新题型和翻译。这种做题顺序主要是根据各种题目的得分难易程度和考试心理来安排的,好象还挺有用的。如果觉得对考研英语实在没把握的话,也可以报辅导班或从网上下辅导班听一听,里面会有专业老师的分析,并介绍一些技巧。
四、政治的复习
我的政治得分不高,只有72分,可能和我本科期间政治科目基础不牢以及复习不够充分有关。复习前期我是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然后就是做题和背书了。题目我做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二,但由于时间不够,没全做,只做了一部分,所以更没有做总结了。后期背书比较仓促,开始我是背核心考案,后来觉得时间不够,又开始背考点狂背。背完考点狂背后,发现作题还是没什么感觉,然后又回过头来背核心考案。政治大题的复习,我只看了《20天20题》。本来打算全背掉的,可是发现内容实在太多,只挑了些题目背了背,其他都是看两遍而已。其他的模拟试题啊、真题啊我都没做过,这也是分数不高的原因之一吧。考完以后听同学说恩波的点睛班里押中了很多原题,那段时间心里遗憾了很久。
五、专业课复习
金融联考专业课共有5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学。我的专业课复习的比数学英语都要晚,但却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门。因为专业课分数重、内容多,而且我以前从没涉及过,重要程度及难度不言而喻。我选的书有:《辅导讲义》、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胡庆康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和刘红忠的《投资学》。
我的复习程序是这样的:快速把辅导讲义和课本对应章节过一遍,再仔仔细细把辅导讲义和课本看一遍,然后开始大量做题。我做了习题精编和10套模拟题,都做了两到三遍。
由于现在的金融联考都比较注重微观基础,对投资学等课程的考察比重加大了。而这些部分恰恰是没有金融基础的我觉得最难懂的部分,即使反复看书,可就是弄不明白。又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人考研,不懂的地方找不到老师同学请教,结果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到12月的时候,我感觉这样下去肯定要挂了,于是就报了个金融联考冬季冲刺班。
有些人喜欢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辅导班上,也有人觉得辅导班一点用都没有,不过我不是这两种人,我知道报辅导班该怎么样利用,因此辅导班对我来说还是有较大帮助的。因为我只上过冲刺班,所以我只能针对冲刺班谈谈自己的看法。冲刺班老师讲的都是一些难点,应该比较适合自己已经搭好了专业课框架的同学。我记得有个同学问老师说是不是把冲刺班老师讲的东西弄懂了专业课就没问题了,老师回答说当然不是,冲刺班只是把难点给同学们讲讲,根据老师的经验把重点提一下,再把同学们的思路理一理,分析一下怎么答题。要想顺利通过,关键还是要靠同学们自己。
老师功底都很深厚,毕竟是复旦上财的教授,他们知道我们哪些地方薄弱,上课的讲解正好解答了我心中的一个个疑惑,补充了书籍上很多没有的内容(而且是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冲刺班还提供给我一个宝贵的和同学老师交流的机会。我连课间休息时间和下课时间都利用起来了,捧着一大堆复习资料追着老师和同学问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和我一起上过冬季冲刺班的同学可能会记得一个坐在第一排穿墨绿色羽绒服的小个子,经常一下课就冲向讲台问老师,那就是我啦,嘿嘿。在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也发现其实自己觉得很难懂的部分也是大家普遍觉得困难的部分,心中过多的焦虑一下就消散了许多,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起难点来。通过冲刺班,我还结交了几位研友。在辅导班结束后我向他们请教过问题,对我的帮助相当大。我在这里也再次道个谢:-)。
有些同学认为上辅导班后没什么收获。我刚开始也有这样的感觉。上课的时候我恨不得把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记下来,下课后也觉得没记住多少内容。可是等6天的课上完后,我忽然对整个联考的脉络感觉更清晰了,可能这就是哲学上说的量变引起质变吧。
上完辅导班,做完所有的题目后,我又把课本和辅导讲义看了一遍。这时候我发现,在做了大量练习后,我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看书也不那么费力了。
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不要紧张,即使碰到自己不会的问题,也要冷静,能答多少答多少。08年参加专业课考试的时候,有道15分的论述题,是关于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效应的比较的。最开始的时候关于这个知识点我什么都回忆不起来,心里十分紧张。在调整了一下心态后,我拼命回忆,只想起上冲刺班的时候老师说过一句:冲销式干预一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不变。就凭这一句话,我逐渐扩展,再根据效应分析的惯用思路,分析两种方式的效应并进行比较。这一题总算就这么过去了。对于计算题,即使完全不会做也不要放弃,能联想到的知识点、定理、公式,统统写上去。有图也尽量画上,能拿一分是一分。
六、总结
研究生考试是对一个人的毅力、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验。在有了正确的方向、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之后,复习方法也十分重要。而方法是因人而异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了解自己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我这个人的特点是:看书快,忘得也快,做题粗心。所以我选择的方法是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反复看书,反复、大量做题,勤做总结。在做题和考试的时候,尽量要求自己细心再细心。由于我复习时间很短,所以我对自己效率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每做一题就要有做一题的效果。如果觉得看不进去书,宁可去玩一玩,放松心情,也不要低效率地复习。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的复习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在今年的考研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