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读博的儿子来电话说,他的毕业时间可能要延期,原因是实验还没有做完,拿不出最终的实验数据。尽管此前已经发表过几篇论文,但现在正在做的较高层次的课题尚未完成实验,而要将实验做完,便只能延期。儿子为自己不能如期获得博士学位而感到遗憾,但却难以拒绝正在进行的实验的诱惑。所以,他对延期毕业并不忧虑。
儿子学理工。对他的专业我不大明白,但如期毕业需要些什么程序我还是知道一些的。据我所知,国内大学对博士生的论文并不怎么严格,有些理工科博士生的论文甚至用不着独自实验的数据,现成的东西拿来一用就是了,不可能因为实验未果而延期毕业的,更何况,在读博期间已发表过论文,将其修改变通一下,完全可以做毕业论文用的。儿子向我解释说,他们每个博士生的课题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的,而每个课题都是新的,决不重复过去、重复别人。研究靠实验,能不能得到预期的结论还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来证明。所以,在实验没有做完之前,无论是学生还是导师谁也不可能拿出数据,因而也就没法写出论文。再说,以高质量的实验和高水平的论文获得毕业资格,不但是学生的荣耀、导师的荣耀,也是学校的荣耀,所以,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不会凑合的。
他还告诉我,因为课题必须有创新,所以导师带的研究生很少,很长时间只有他和另一位中国学生,只是因为他们俩临近毕业,导师才在去年又招收了两个。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导师都这样谨慎,也有同时带十来个学生的,他们被导师分成几个课题组,分头试验,一年出五六十篇论文的情况也是有的。不过这要有前提条件,那就是不但要导师的能力强,而且要有足够的经费,因为对每个研究生都是要付费的。
这使我想起了曾经两次采访过的国家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祖光。马祖光教授从事激光学研究。从1986年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到2002年我第二次采访他的时候,他一共带了27位博士生。无论是时下流行的“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的带研究生的方法,还是一个导师一次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的现实,这个数字确实少了点儿。如果从名声的需要出发,他完全可以多带一些博士生,但是马老不肯。他的说法是:“我出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敢多带。做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好。”少则少矣,然而在马老所带的27个研究生中,单是后来成为两院院士的就有四位,其质量之高可见一斑。
近来媒体在探讨一个博导带几个研究生更合适的问题。我看了一下网上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有人提出,因为受到能力和精力的限制,一个导师能带6个研究生就不少了。这当然只是一家之言。自从实行“扩招”以来,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名额都无一例外地“扩”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扩”,但我猜想无非是要扩大高学历学生的数额,扩展大学教育的成果,同时也扩大教授、导师乃至学校的知名度。结果如何呢?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硕士生、博士生的数量倒是增加了不少,但其学识水平并没有像学历那样同步增长。更有甚者,在一些学校,硕士生、博士生的水分越来越多,其社会声誉和价值正在看跌。看来,教育、知识这类需要时日、需要真功夫的东西,真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一“扩”就灵、一“扩”就优的。
话说到此处,一个导师究竟能带几个博士生的问题还是不甚了了。依我看来,还是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为好,不必硬要“一刀切”。只要有能力,又能保证博士生的质量,带的学生越多越好。如果能像马祖光教授那样,带出的博士生中竟有1/7还强的比例成为院士,多带一些又何妨?如果没有那么强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还是量力而行为好。原则只有一个:千万别博士多了,文化却少了;文凭看涨了,知识却看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