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性别 |
职称 |
硕/博 导师 |
学历/ 学位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工作 |
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申请专利情况 |
指导研究 生数 |
获奖或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张福锁 |
男 |
教授 |
硕/博 导师 |
博士 |
植物营养 |
从事植物营养、植物生理生态、肥料研究。 |
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近65篇。 |
硕士:42 博士:76 |
2001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2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李晓林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根际营养 |
生物修复及菌根效应与机理研究 |
30余篇 |
硕士:17 博士:28 |
|
米国华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植物营养遗传学 |
玉米籽粒积累铁的生理基础;作物高效利用氮肥的根系生物学与生理机制 |
30多篇(主要) |
硕士:5 博士:1 |
|
李春俭 |
男 |
教授 |
硕/博 导师 |
博士 |
植物营养生理 |
植物对养分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及其调节机制;植物冠根间的养分信号及其调节 |
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出版专著两部;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
硕士:16 博士:13 |
2004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师德标兵称号 2003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江荣风 |
男 |
教授 |
硕/博 导师 |
博士 |
植物营养学/ 资源环境生物技术 |
1.土壤肥力测试;2.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生理及分子机理 |
SCI:5篇 其他论文:30余篇 |
硕士:6 博士:5 |
|
李 隆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植物根际营养 生物多样性利用 |
根系相互作用及其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农业生物多样性综合应用模式与方法;间套作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
60余篇,其中SCI近20篇 |
硕士:13 博士:8 |
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 |
冯 固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根际生态学/环境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
植物对干旱、盐渍等逆境的适应性机理及植物资源利用 菌根生理生态 |
论文30(主要);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 |
硕士:4 博士:5 |
主持的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
陈新平 |
男 |
教授 |
硕/博 导师 |
博士 |
养分资源管理 |
优化氮肥利用效率;氮、磷迁移对环境合作物品质的影响 |
50多篇 |
硕士:5 |
|
林 杉 |
男 |
教授 |
硕/博 导师 |
博士 |
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高效利用 |
氮素营养生理生态 |
35篇 |
硕士:5 博士: |
德国基尔大学博士学位、现主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
陆雅海 |
男 |
教授 |
硕/博 导师 |
博士 |
环境微生物生态与生物技术 |
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生物修复技术 |
发表SCI论文14篇 |
硕士: 博士: |
|
苏德纯 |
男 |
教授 |
硕导 |
硕士 |
污染过程与生物修复 |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机制与农产品安全;污染土壤、水体的植物修复。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973子课题、北京重大科技项目各1项 |
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其中SCI论文15篇 |
硕士:9 博士: |
获奖5项 |
邹春琴 |
女 |
教授 |
硕/博 导师 |
博士 |
微量元素营养 |
硅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的机制;氮磷迁移对环境与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40多篇 |
硕士:5 |
|
左元梅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营养生理与分子生态 |
主持“间作体系中玉米改善花生铁营养对花生固氮的影响及机制”项目 |
28篇(主要) |
硕士:1 |
|
申建波 |
男 |
教授 |
硕/博 导师 |
博士 |
植物根际营养与生物技术;水稻养分管理 |
1 低磷胁迫诱导的排根形成和有机酸分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2 养分高效利用的根际过程及调控机理 3 水稻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优化施肥 |
SCI论文:9篇 其他论文:30余篇 教材1部 |
硕士:3 博士:3 |
2002、200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 |
王 贺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植物营养分子生理 |
1水稻控制硅沉积的分子机制 2纳米硅抗重金属毒害机理 |
30多篇 |
硕士:6名 |
2004及2005年校级十佳优秀硕士生指导教师 |
巨晓棠 |
男 |
副教授 |
硕导/博导 |
博士 |
养分资源管理 |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温室气体排放 |
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SCI收录8篇。 |
硕士:5 博士:6 |
|
刘学军 |
男 |
副教授 |
硕/博导 |
博士 |
养分资源管理 |
大气沉降与环境养分管理;水旱轮作系统氮素循环 |
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5篇 |
硕士:5 博士:4 |
|
于福同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 |
小麦锌效率的分子机理 |
十几篇 |
硕士:2 博士: |
|
张俊伶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根际营养、菌根 |
主持“从枝菌根菌丝吸收不同形态氮素机制研究” |
主要论文10多篇 |
硕士:2 |
|
崔建宇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硕士 |
植物营养 |
草坪营养与施肥 |
10篇 |
硕士:3 博士: |
|
李文学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植物营养分子 |
提高植物铁营养效率的分子机制 |
17篇 |
硕士:1 博士: |
|
慕康国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植物营养 |
草坪营养与病虫害防治 |
十多篇;三个专利 |
硕士:2 博士: |
|
王国安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生物地球化学 |
土壤有机质与地表植被稳定碳同位素差异的系统研究 |
|
硕士:1 博士: |
|
陈范骏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植物营养遗传育种 |
玉米氮高效基因筛选及氮高效新品种选育 |
5篇(主要) |
硕士:1 博士: |
|
陈 清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园艺作物养分管理及其环境效应 |
|
|
|
|
刘来华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 |
1.膜蛋白与养分吸收、运输/抗逆生长/信号传递。 2.根系发生、形成及功能的分子机理。 |
13篇(包括所鉴定的世界基因库中的数据)。有“The Plant 及Cell”“Plant Physiology” 等SCI代表作。 |
|
(德国)蒂宾根大学博士。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 首次克隆并鉴定出高等植物主动及被动运输尿素分子的基因(e.g AtDUR3_) |
石元春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硕士 |
土壤地理、土壤改良 |
从事中低产地区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和农业发展研究 |
学术著作7部,发表论文80余篇。 |
硕士:10 博士:17 |
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第八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李保国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水土资源利用与保护 |
|
|
|
|
龚元石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农业水土资源管理, |
|
|
|
|
林启美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生态 |
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率与持续利用;土壤原生动物生态学;中国内蒙古草地可持续性研究 |
46篇 |
硕士:6 博士:4 |
|
任 理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土壤水资源与环境 |
区域土壤水资源评价及氮肥、农药淋失风险的数值分析;土壤环境中农药、兽药、重金属运移动态的数学仿真;非均质多孔介质中多重尺度流动问题的数值模拟。 |
62篇(国际学术刊物6篇;国内学术刊物48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核心收录8篇。 |
硕士:9 博士:2 |
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
张宝贵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土壤生物、根系与土壤相互作用 |
植物根系生长模型; |
|
硕士:3 博士:2 |
|
左 强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土壤物理 节水农业 |
植物根系吸收功能及其与根系分布的关系 |
30余篇 |
硕士:3 博士:2 |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黄元仿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
|
|
|
|
任图生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土壤与环境物理 |
土壤水热盐耦合过程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定量化 |
SCI(EI)9篇/21篇 |
硕士:7 博士:3 |
|
郭 焱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数字农业 |
农林植物生长模型与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 |
SCI收录论文2篇,ISTP收录论文1篇,核心刊物论文10篇。 |
硕士:7 博士: |
|
李品芳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与对策 |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牧草对不同水盐胁迫的适应性反应机制”。与“农牧交错带土壤钙积层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论文30余篇,书1本
|
硕生:3 博士: |
|
李贵桐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土壤生物过程定量化 |
土壤生物在土壤地学过程中的作用 |
论文13篇,专利申请1项。 |
硕士:4 博士: |
|
李子忠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农业水土资源利用 |
不同利用年限老芒麦生长发育对土壤水分变动的响应机制 |
发表论文15篇,编写教材1部。 |
硕士:3 博士: |
|
胡克林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土壤-作物系统中水分养分高效利用 |
水土资源空间变异,土壤-作物系统水氮资源管理 |
30余篇;软件著作权登记一项 |
硕士:5 博士: |
|
赵小蓉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土壤环境微生物生态学 |
土壤磷的生物转化、流失 |
29篇 |
硕士:4 博士: |
|
刘 忠 |
男 |
副研究员 |
硕导 |
硕士 |
资源环境信息技术 |
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发表论文近10篇,出版专著1本,参编著作2本。 |
硕士:1 博士: |
|
吕贻忠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土壤退化、土壤荒漠化及土壤改良技术 |
主要从事土壤有机质、草场退化、土壤荒漠化 |
发表论文10多篇 |
硕士:6 博士:1 |
|
刘 刚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
|
|
|
|
陈 研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硕士 |
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的数学模型 |
数值分析、计算机模拟、系统工程、应用软件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
|
硕士:3 |
|
张佳华 |
男 |
研究员 |
博导 |
博士 |
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遥感 |
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遥感与 气象灾害 |
发表论文70余篇 专著4部 |
硕士:3 博士:1 |
外聘现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 |
李国学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硕士 |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环境污染与控制 |
65篇论文,3部专著,3个发明专利 |
硕士:13 博士:6 |
1997获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7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 |
夏立江 |
女 |
副 教 授 |
硕导 |
本科 |
环境工程 |
环境污染化学 |
专著4本 发表论文20余篇 |
硕士:15人 |
|
李花粉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环境污染化学与控制 |
重金属在土壤-蔬菜系统的迁移累积规律研究。 |
27篇 |
硕士:5 博士: |
|
胡 林 |
男 |
副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环境工程 |
绿地环境 |
论文27 专著2 |
硕士:6 博士:6 |
|
张宝莉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硕士 |
污染物治理及环境管理 |
|
发表论文5篇,主编书1本,副主编书2本,参编书2本,编写教材1本 |
硕士:4 |
|
孟凡乔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
|
|
|
硕士:5 |
|
金 适 |
女 |
高工 |
硕导 |
|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
亚铵法制浆废液利用的研究;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国家专利2项 专著1本 教材2本 论文10余篇 |
硕士:1 |
两项专利2001年列入国家经贸委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推广项目。 |
宫晓燕 |
女 |
副教授 |
|
|
|
|
|
|
|
曹志平 |
女 |
教授 |
硕、博导 |
博士 |
土壤生态 |
无公害农产品 |
论文:35篇; 专著:2部; 申请专利:2项 |
硕士:8人 博士:8人 |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宇振荣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景观生态和信息技术 |
土地持续利用,农业环境信息系统,作物模型和遥感结合应用 |
50多篇, 其中3篇被SCI收录。
|
硕士:4 博士:7 |
1991、1996、1999年度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
李 季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生态农业与生态工程 |
|
|
|
|
孙振钧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1.农牧生态工程与食品安全 2.家畜生态与有机畜牧业 3.环境生物技术 |
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与资源化;蚯蚓生物生态学;有机畜牧业生态系统;环境生物与生态毒理 |
论文60多篇, 4篇被SCI收录。专著:5部,获得专利:2项 |
硕士:6 博士:8 |
2005年两项成果通过国家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SCI源《Applied Soil Ecology》杂志编委(英文) |
李十中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
要从事植物生物质利用(Plant biomass utilization)方面的研究 |
|
|
|
张洪军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理论生态学与系统生态学 |
主要研究:1、生态空间理论(草原与森林优势种群以及资源驱动力);2、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战略(东北、华北、西北、沿海等区域生态规划与生态现代化模式) |
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3部 |
硕士:9 博士:3 |
1、中科院学部西部项目咨询专家 2、农业部生态建设咨询专家 |
乔玉辉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环境污染生态 |
大型人工土壤生态反应器的探索性研究;生态农业技术规范与保障体系研究。 |
发表论文20余篇。 |
硕士:3 博士: |
|
赵桂慎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经济生态 |
经济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5篇 |
硕士:2 博士: |
|
潘学标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生物气候与信息技术 |
作物模型,气候评价。 |
论文100余篇,专著2部。 |
硕士:10 博士:1 |
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
杨晓光 |
女 |
副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水资源优化利用与信息技术 |
水资源利用与信息系统 |
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2部。 |
硕士:5 博士:1 |
|
施生锦 |
男 |
副教授 |
硕 |
硕士/硕士 |
农业小气候及仪器 |
农业环境自动监测及植物生理生态仪器研制 |
|
硕士:6 博士: |
|
姜会飞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硕士 |
生物气候与信息技术 |
农业气象灾害与风险评估 |
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专著1本,教材2本。 |
硕士:1 博士:0 |
|
潘志华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生态恢复与重建 |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牧交错带生态重建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北方旱区农牧交错带防沙型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研究” |
15 |
硕士:3 博士: |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一等奖1项 |
龙步菊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硕士 |
生物气候与信息技术 |
气候变化 |
副主编教材一本,参编其他著作3部。 |
硕士: 博士: |
|
张凤荣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土地规划与可持续利用 |
土地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 |
论文245篇 专著译著14部 |
硕士:35, 博士:17 |
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多次 |
朱德举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硕士 |
土地评价 |
土地评价;土地整理;土地规划 |
论文50余篇,专著10部。 |
硕士:20 博士:5 |
|
郝晋珉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持续利用 区域农业综合开发 |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控制、土地管理、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
出版著作10部多,发表论文50余篇. |
硕士:20 博士:20 |
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1996);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0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 |
朱道林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土地经济、房地产估价与土地行政管理 |
土地及房地产价格、土地政策方面研究 |
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8本 |
硕士:16 博士:5 |
|
刘黎明 |
男 |
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乡村景观规划 |
|
|
|
|
孙丹峰 |
男 |
副教授 |
硕/博导师 |
博士 |
土地持续利用、土地信息技术及应用、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 |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土资源信息系统、遥感信息模型, |
共发表论文32篇,SCI/EI/ISTP三大检索8篇 |
硕士:9 博士: |
|
孔祥斌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土地资源管理 |
土地可持续利用 |
16篇 |
硕士: 博士: |
|
安萍莉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土地利用与规划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作制度变化及其环境影响与可持续评价”;副主持国土资源部项目“西部生态环境恶劣区居民生存条件评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持续利用模式研究”主要参加人; |
20篇 |
硕士:5 博士: |
|
张军连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博士 |
土地经济、土地政策 |
|
16篇 |
硕士:3 博士: |
|
王 数 |
女 |
副教授 |
硕导 |
硕士 |
应用地质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