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由法国总统希拉克奠基、广受关注的中法中心大楼,10月28日在四平路校区正式落成启用。当天下午,受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希拉克总统委托,法国文化部长多内第·德·瓦布尔先生专程来到同济大学,参加同济大学中法中心揭幕典礼。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也专程前来为中法中心揭幕。
法国总统顾问苔拉诺娃女士,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同济大学顾问教授德勃雷先生,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周家伦、校长万钢等出席揭幕典礼。
中法中心大楼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13575平米。其主要功能定位于中法双方合作开展教学、科研,举行文化、艺术、科技交流活动的场所,同时,一批法国中小型企业也将陆续入驻,成为产学研结合、创新成果孵化的基地。多内第和吴启迪在致词中都表示,同济大学中法中心的建成启用,必将为中法两国,特别是两国的年轻人之间,开展广泛的教育、科研、经济、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提供更加良好的平台。
大楼的外观造型颇具特色。一侧是锈红色的耐候钢板墙,一侧是灰白色的水泥纤维板墙,这两个色彩不同、材质不同的建筑体渐渐走向融合,最终归为一体。据大楼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建筑师张斌介绍,“双手相握”的造型和“和而不同”的内涵贯穿在作品设计始终,旨在体现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与和谐共存。
该大楼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采用还是供热通风条件的考虑,都很好地融入了“节约”理念。所采用的耐候钢与普通钢材相比,其耐腐蚀性能超强。大楼的幕墙,采用4毫米厚的板材,后衬镀锌钢加强筋,然后悬挂于外墙龙骨上,板间开缝后衬排水槽。龙骨与维护墙体间为30厚挤塑板外保温层,使外墙热阻达到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中法中心大楼的落成,是同济大学与法国多年成功合作的一个成果体现,这也为双方今后持续深入的合作搭建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外办主任董琦说。以德、法等欧洲国家为重点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同济大学国际化办学已形成鲜明特色。近年来,在与德国继续保持亲密伙伴关系的同时,同济大学与法国之间教育科研方面的合作交流也取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同济大学与法国有关高校先后签署23个校际协议、10个管理类院校协议,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多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推进多学科领域的科研合作,促进师生互访交流。
中法合作办学成绩显著。由同济大学与巴黎高科技大学集团于1999年11月联合创建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以其突出的合作成果被誉为“中法教育合作的典范”。成立七年来,该学院理工类双硕士培养项目已扩展到智能交通系统、信息新技术、城市规划等8个专业领域,上海国际MBA项目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持续增强。迄今已招收近800名学生。一批毕业生已成为中法知名企业和政府部门工程和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拟于2007年起开始招生的中法工程师学院项目,是中法教育合作中的新亮点。这一项目将引进法国工程师的教育模式,联手培养土木、交通、环境等领域的工程师。学生毕业将获中法硕士双文凭。
同济大学还是2006年3月成立的中法博士生学院中国高校联合体成员之一,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担任中国高校联合体主席。6月,同济13名博士生成为学院第一批学员。
同济大学在科研领域也与法国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法国5个研究所在海洋地质方面的合作,已拓展到古海洋学、沉积地球化学、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方向。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与法国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多项科研合作项目,还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等机构联合建立中法崇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同济大学微电子中心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等合作承担了多处理器芯片的研发项目。同济大学还与法国多家综合医院开展多方位的医学交流合作等等。